马利养停下话,琢磨着怎样说些的故事,让英姑感觉到宝弓国的事更难。
英姑转头想起刚才马利养说过的话,提起一件事说,公子讲过,成保攻打过京师,让大王打回去了。马利养说,和我们不同,戎邦五年换邦主,他们要比谁的功劳大,谁当邦主,才勾得成保做出这等疯狂事,邦主应当是后台吧,早就听说邦主想学宝弓国,把王位留在自己家里,一直往下传下去。英姑好奇地问,那些算大功劳?马利养挨个数着说,京师,大王,公子,关城、百姓、土地。
听到大王和公子,英姑发寒,不想让马利养看出来,摇摇头说,不懂这些事。马利养说,夫人不能不懂眼前的事。英姑问,你在说扶灵回京师的事吗?马利养摇头说,王位。
英姑想不到点子上,看到马利养说得实在,不晓得怎样接下去。
马利养说,大王没了,公子没了,王家没有其他男丁,只剩下女人。英姑说,你们和我说过,薄王后,卢夫人,去京师就能见到他们。马利养不理睬这句话,照直说,还有英夫人。英姑撇撇嘴巴说,王家还没认亲。
听到这番话,马利养觉得英姑还是懂些京师的事,可以议论一番,问道,谁来当家吗?英姑想想,回应说,王后吧,她是家长。马利养认真地说,自古以来,宝弓国没有女人当家做王的规矩。英姑不明白,女人为什么不能。
马利养继续说,虽然如今只能女人当家了,可是少不了将军,将军们该上场了,女主内,男主外。英姑明白半分。马利养说,卢夫人依靠哥哥卢君将军。英姑心眼快,赶紧问,王后依靠哪位将军?马利养讲不出他是谁,改口说,听我数数宝弓国有几个将军。
英姑盯着马利养,耐心地等着。
马利养头次琢磨这种事,小心地想着,一次就想到根上,喃喃地说,应该是赵如意。
英姑听到这句话,心头的雾气慢慢散开,现出赵如意正在朝自己开怀大笑。
马利养眯着眼睛看着远处说,还有一个张苍,守卫京师的将军。英姑心思稍稍回过来,替赵如意辩白说,赵如意远在斜口关,薄王后应该依靠眼前的张苍。马利养摇头说,张将军只会跟着大王,不会跟着王后。
看来只剩下赵如意,王后和赵如意。
马利养说,夫人不要多想,这是我猜的,想的。英姑转口说,参军说得有道理。马利养掉头问英姑,夫人依靠谁?英姑反手指着自己问马利养,我?马利养说,是。
英姑从来没想过,晃晃身子,不知从何说起。
马利养说,夫人不想,会有人想;夫人不做,会有人做。如今宝弓国有大难,里面有,外面也有。如果夫人不懂这些,不想这些,自己恐怕有灾难。话很重。
英姑听到耳里,落在心里,孩子似的认真地听着。
马利养说,今天高旗关是非之地,大王、公子、戎邦主、多番、成保都来这里,为什么。英姑听着,不懂。马利养说,夫人回到京师,就回到是非之地。英姑奥了一声,没法回应。马利养继续说,女人当家,夫人也在其中,要多想多听多看。
这是老套的话题,英姑已经想过好多遍,认得清其中的玄机,对这个从赵如意身边过来的马利养,心底少不了疑惑。转念之间,英姑顺着马利养刚才的话,想多听听马利养的想法看法,接口说,我可顾不上这些,一直想着怎样能出关,想着怎样能上路,灵棺怎样能太平。
在马利养念头里想着京师,王位,听到英姑的说法,无从接话。
英姑心思转到多番身上,神神地问马利养,多番一直不回去,是不是等着我们出关呢?马利养说,也许吧。英姑埋怨自己说,我什么都不懂,没有想到这里,亏我还时时护着他,替他说好话呢。马利养说,多看看才能知道他想干什么。
看起来马利养对多番没有恶感,英姑从多番身上想到马利养,对这个人多一些好感。
这时候马利养显出一副无神的样子。
英姑漫不经心地问,明日赵如意来不来?马利养说,会。英姑又问道,他会送到京师吗?他护送我们避开成保,应当回斜口关去。马利养忍住不说。英姑看出道道,捧着头说,太可怕了。马利养说,夫人拦不住。英姑问,他会拦我吗?马利养说,不知道。英姑自解地说,我没别的想法,只想让公子回家,把公子送回京师。如果待不下去,我就回来英。
马利养觉得英姑天真,直言道,虽然夫人的话不假,心肠好,可京师里的事没这么简单。英姑问,我只想过日子,还有人不让吗?马利养不想让英姑停下来,说出底话:夫人想法已经办不到了。英姑不知何意。马利养说,来水儿杀了公子,按规当灭族,就算夫人活下来,谁能让来英活下来。英姑跟着着急,乱乱地问,怎么办呐?
马利养把话说尽了,英姑还是听得糊涂,没办法,下回有机会再说吧。当下告辞离开。
英姑一个人枯寂地坐着,不停地问自己,怎么办?怎么办?
忽然肚子里动了一下,英姑赶忙伸手放上去,慢慢地抚摸着,心里慌乱不停,有个念头问自己说,我有孩子了吗?我怀上公子的孩子吗?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