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俊没想到鼎鼎大名的亚圣这么直爽,心下更生敬意。
“那我就直接叫你俊儿吧。”季彧直爽的说道。
“多谢老夫子抬爱。”晁俊赶紧说道。
“呵呵,不必拘礼了,都坐下吧,俊儿,我对你可不陌生了,诗琪可是天天都在我面前提起你啊,说你这好,那好。”
“老夫子,我哪有啊。”欧阳诗琪听到季彧这样说自己,脸红得跟樱桃一样,分外好看。
“多谢老夫子挂念。”晁俊赶紧岔开话,为欧阳诗琪解围。
“哈哈哈,诗琪已经告诉我你关于孝道的理解,老夫听了也是受益匪浅,所以早已和你神交已久了。今日一见,更是一见如故啊。”季彧高兴的说道。
“老夫子过誉了,小生口无遮拦,还请多多包涵。”晁俊谦虚的说道。
“诶…年纪轻轻,怎么像个腐儒一样,你我可畅所欲言。”季彧见晁俊老师那么谦逊,稍微有点不满。
“晁公子,老夫子虽是亚圣,但为人却很豪迈,你大可不必拘礼。”欧阳诗琪说道。
“哦,我最喜欢和豪迈的人相处,哈哈哈”晁俊大胆的随口说道。
“恩,这才对嘛。”季彧满意的点了点头。
“俊儿,今天的祭天祭文,你听了觉得怎么样?”季彧问道。
晁俊知道,这可能是老夫子在考验自己。想了想说道:
“此祭文在感情的渲染方面,皇上把旱灾的归咎于自己的过错,又信誓旦旦的为了天下生灵而祈求,能够换取百姓对朝廷的好感。于理方面,从大武朝开国开始叙述了历代皇室对天下百姓做出了贡献,在文采上也是恰到好处,不像其它祭文那样过于浮华,朴实厚重,符合老百姓在场的环境,可以说是一篇很好的祭文。”晁俊慢慢的说道。
听完晁俊的叙述,欧阳诗琪投过来赞许的目光。
“恩,你说得一点都没错,对于朝廷来说,稳定天下百姓的作用使起到了,但是皇室和朝廷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像皇帝那样为天下鞠躬尽瘁,有些养尊处优的高官和皇室成员,天生养成的自大和骄横,恐怕不会这么认为,他们永远想到的是自己的地位,而不是百姓。所以这部分人天生就和老百姓是死对头,你想想,皇帝取悦了百姓,也就伤了这部分人的心,所以说,这篇祭文并不完美。”季彧冷静的说到。
听了这番话,虽然道理浅显易懂,但晁俊还是不得不被季彧的这种冷静的洞察力和宽阔的思维所震惊。
“哦,皇上还是把这一层考虑掉了。”晁俊喃喃道。
“那倒未必,只是现在面临天灾,皇帝必须有所选择,这种局面下,只有宁愿得罪一些皇室成员和高官子弟。”季彧继续说道。
“那也就是说,这场旱灾确实给大武王朝带来了很多麻烦。”
“哈哈,麻烦是长期积累的,只是天灾这个契机给麻烦提供了温床。”季彧说道。
“只是这写祭文的人到底是谁,很不简单,整篇祭文看似恢弘大气,但是细细品来,句句缜密,很显然是仔细揣摩了皇帝心思后写出来的。”季彧饶有兴趣的说道。
晁俊没好说是周明写的,要说就要说出一大串的事了。
“那倒未必吧,也许写祭文的人就是觉得皇帝是要借此稳定百姓的心,所以这样写。”晁俊说道。
“哈哈哈,你不是官场中人,想法可以这么简单,但这写祭文的人明显是官场的人,不可能不清楚这篇祭文会招来皇室一些人的不满。”季彧接着说道:“这写祭文的人,心思之聪颖,必将成为朝廷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离开圣门书院,一路上晁俊感慨良多,从一篇小小的祭文,就能看出这么多事情,晁俊不得不敬佩眼前这位亚圣。这才是真正的智者啊,身在局外,却能通过蛛丝马迹了解局内之情。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