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屋里却是没有回应,中年汉子便又喊了一遍,声音粗狂响亮。
这时,唐僧从卧房的里屋走了出来,双手合十,施了一礼,道:“施主,老汉和他孙女都出去了,不知你找他有何事?”
中年汉子盯着唐僧,疑惑问道:“你这小和尚是谁?怎么会在老渔头的家中?”
唐僧回道:“小僧是昨日借宿的。只因贪睡了会儿,便不知老汉去了哪儿?”
中年汉子哦了一声,言道:“俺是来收鱼的。”
唐僧眉宇微皱,念道:“收鱼?”
中年汉子虽相貌粗犷,却是憨厚。他见唐僧不明白,忙解释道:“这儿离清江镇较远,而老渔头也不怎么愿意去,所以,他让俺替他去镇上卖鱼,然后得了钱就分我一点。”
唐僧点了点头。恰在此时,老渔头领着小孙女儿回来了。
一进屋,老渔头便看见了中年汉子,笑道:“哟,是李三来了。怎么,你明天要去镇上么?”
说话时,老渔头见唐僧也站在一旁,笑了一下。
李三点头应是,然后笑道:“老渔头,你上哪儿去了?俺还以为走错了门呢?”
说完,三人一同笑了起来。只有一旁的小女孩儿仰着头,奇怪的望着他们,也不知他们为何发笑?
之后,老渔头留李三吃中饭,李三当然痛快的答应了。桌上,老渔头和李三闲聊起来,说起了最近清江镇上的一些趣闻。
李三兴奋的说道:“老渔头,你知道么?最近,清江镇上出现一位捉妖的道士。据镇上人说,那道士极为厉害,不费吹灰之力,一夜之间就降伏了张大人家的两只狐妖。”
老渔头也不觉奇怪,笑道:“中土之大,能人异士自然多了。不过,若是说起捉妖,恐怕还得数无量山轮回寺里的大师们最为厉害。”
唐僧闻言一愣,然后无奈的笑了笑,只顾吃饭。
李三夹起一块鱼头,又说起那位捉妖道士,道:“听说,那位道士还收了位小乞丐为徒弟。老渔头,你知道那小乞丐是谁么?”
老渔头摇了摇头,问道:“是谁?难道俺认识?”
李三回道:“你当然认识,他还在你家住过呢?”
老渔头凝神想了会儿,突然开口道:“难道是那日在俺家乞食的小乞丐?”
李三笑了笑,点头应是。
老渔头似乎很高兴,笑着说道:“那小乞丐总算是福缘深厚,有了归处就好。”
然后,老渔头望向唐僧,笑道:“唐僧,这位小乞丐你也见过呢?”
唐僧听之,有些摸不着头脑,只是疑惑的望着老渔头。
老渔头见唐僧这副神情,笑口言道:“定是你那日只顾偷鱼,所以才没有印象。”
接着,老渔头便将那日的事情又重述了一遍。而捉妖道士的徒弟则正是那日站在唐僧身旁,犹豫了片刻的小乞丐。唐僧当时只想着救白鲤,自然没有注意到一旁的他人。
饭毕,小女孩儿收拾了碗筷,颇为勤快,引得李三不住的称赞。他本也是有家室的人,虽生活自在,却膝下无子,确是有些悲凉。
之后,老渔头见今日天色不错,冬日和煦,颇为暖和。他便又备了些茶水,三人来到屋外,围木桌而坐,闲聊起来。
唐僧听多说少,只因他实在是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时,天色已是不早,又起了风,微有寒意。
李三起身告辞,然后拿上老渔头要卖的鱼便回家去了。而唐僧在老渔头的极力挽留下又住了下来。傍晚时,他跟着老渔头去往鲤江边,收网捞鱼。也算是真切体验了回尘世中的平凡生活。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