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天地一心> 第四十二章 心乱如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二章 心乱如麻(1 / 1)

() 东池王对张一心说:“去拿吧,这是我送你的礼物。”亮光渐渐暗了下去,张一心定睛一看,一柄围绕着金sè光芒的长剑立在那里,入地三分,周身散发出王霸之气。他走了过去,右手一把捏住剑柄,细细体会上面纹理的手感。东池王道:“怎么样,对这把玄黄剑还满意吧?”张一心不住称赞道:“天地玄黄,此剑堪称极品,没想到你我素不相识,竟然这样慷慨,送如此贵重的礼物给我。”东池王道:“自古宝剑配英雄,于我而已,玄黄剑只是一种装饰品,并没有实际用处。你既然能到此地,又通过我的考验,送你也无妨。”张一心感激道:“多谢东池王慷慨赠剑。”他右手一使力,将玄黄剑拔了起来,霎时间玄黄剑周身萦绕的光芒收入剑中,隐隐散发出微弱的光芒。

张一心拿着玄黄剑品鉴其味,情不自禁舞起剑法。剑花上下翻飞,剑光夺人目jīng,玄黄剑在他手里似乎成了一条缠绕在手臂上的苍龙,手指何方,苍龙就以利齿吞噬何方。他大喜道:“此剑天地造就,实在让人爱不释手。”东池王道:“这下,那条大蚕对你来说不算什么事了。”张一心自信满满道:“一定斩杀那条长虫。”

从东池宫出来,两人游到水面,那条大蚕仍然守在湖边。张一心对白小灵道:“你先在水中等着,等我把它解决了再出来。”白小灵“嗯”了一声答道。张一心手提金光灿灿的玄黄剑,从水中腾空而出,朝大蚕杀去。大蚕见猎物从水中出来,大为兴奋,不断分泌着体液。它狂暴起来,从口器中向四面八方shè出粘力极强的蚕丝,整个东峰山顶变成了它的陷阱,凡是碰到这些蚕丝的,多半难以脱身。张一心小心翼翼,在蚕丝的缝隙间穿行。大蚕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对准他吐出数十束蚕丝,想要把他困住。张一心暗道不好,又来不及以三昧真火抵御,下反应的将玄黄剑挡在胸前。那蚕丝有粗有细,粗的才碰到玄黄剑的剑锋,即刻断为几截,细的直冲向张一心,将他左臂缠住。张一心见玄黄剑威力如此之大,提剑斩断蚕丝,摆好罡步,手把掐决,一股三昧真火喷向大蚕。大蚕不惊不慌,从口器中突出一股绿sè的液体,将张一心的三昧真火浇灭了。“这大蚕有两下子,连我的三昧真火都不怕,来常常剑气”,张一心使出御剑术,以剑气shè向大蚕。大蚕若无其事,不多不善,从口器中shè出几根细丝,直接将剑气缠绕起来,掉到地上化为无形。张一心感慨道:“若不是东池王赠我这把玄黄剑,看来还刚好被它克制住,完全没有应敌的办法。”

他认定对付大蚕只有用玄黄剑,于是不再耗费真气施法,提起剑刷刷刷砍去。大蚕惊慌失措,开始奔逃起来。然而它毕竟身形庞大,行动不是那么迅速,很快被张一心追上,一件砍为两截,身子还在地上蠕动。杀了大蚕,张一心和白小灵抓紧将蚕茧装进布袋中,按照老太婆的吩咐,满满的装了两口袋。很快装好蚕茧,他们趁着夜sè尚早,寺里的和尚还在熟睡,从东峰悄悄的溜了下来,回到老太婆的染布坊。

到染布坊时已是清晨时分,老太婆和手下的织工已经开始一天的工作。张一心将两个装满蚕茧的口袋放到老太婆面前,道:“蚕茧弄好了,老人家你是不是可以告诉我们黄道婆仙人的下落了?”老太婆大惊,道:“你们这么快就弄好了?”“没错,上面有条大蚕想吃我们,被我杀了”,张一心道。老太婆跌坐在地,道:“被你杀了?看来我黄道婆得离开这个地方,重新找新的织布场了。”“什么?你就是黄道婆仙人?”张一心和白小灵同时问道。黄道婆整理了一下衣服,道:“对,我就是你们找的黄道婆仙人。这条大蚕所产乃是上好的蚕丝,没了它,那些小蚕也就没了灵力。但是既然是我让你去取的,也不能怪罪于你。说吧,你要我给你做什么?”张一心拿出乾坤袋,道:“就是这个小口袋,我想请您给补一下。”黄道婆接过来一看,颤抖着双手道:“你怎么得到这个小乾坤袋的?”张一心道:“本来是芭蕉罗汉替布袋罗汉带来找你缝补的,但是他被丐帮帮主王西形抓住,后来我在丐帮牢狱里救了芭蕉罗汉,他就把布袋罗汉这件坏掉的法宝送给了我,以示感谢。”黄道婆道:“你运气真是好!”张一心道:“老婆婆你知道它的来由?我只知道它里面有一个神奇的空间。”

黄道婆道:“当年老君在中原教化孔子后,西出函谷关,在天竺国收了两兄弟做徒弟。哥哥叫做弥勒,弟弟叫做如来,都是王子出生。老君授业已成,给他两个徒弟一人一个袋子作为法宝,弥勒拿的是大的乾坤袋,内装天地和无数奇珍异宝。如来拿的是小乾坤袋,就是你给我这个,它内装十方地界,生长着奇花异草、仙界百兽。后来如来做了佛门教主,小乾坤袋对他来说算不了什么厉害法宝,就给了自己的弟子布袋罗汉。这便是它的来由。”张一心道:“原来竟然是道派老君的宝物。等等,你刚才说老君西在中原教化孔子,又西出函谷关收弥勒、如来为佛,难道他们原本是师徒,而不是纷争的敌人?”黄道婆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不知道三教之争的缘由,就是你没有跳出来看而造成的。不像我黄道婆,一声飘零四海,四海之内却常常相对无人,对天地的局势看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张一心想起在东池下面遭遇的梦境,里面自己如此迷失,他急切的向黄道婆求教道:“仙人,请你赶快给我讲讲这是怎么回事?我不想像做梦一样浑浑噩噩。”黄道婆道:“唉,世上像你这般糊涂的人千千万万,难得有几个人觉悟。好吧,黄道婆我这就告诉你是怎么回事。”

她娓娓道来:“太上老君乃是天地的根源,原本只是浑浑噩噩的一团无形之气,后来他意识苏醒,一气化三清。这三清就是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大弟子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自己的肉身。三清皆为太上老君的弟子,而且你得明白,他自己也是自己的弟子。后来太上老君的大弟子元始天尊自认有开天辟地之功,兴兵叛乱。太上老君失败后,在天界被废弃尊号,列为末位道德天尊,仅留虚衔,并无实权。太上老君被迫进入凡尘休养生息,以人身老君出现。他不甘以特殊身份处末流之位,在凡尘先是于chūn秋时期指点孔子,助孔子创立儒教。后来西出函谷关,教授释迦高深法术,助其创立佛教。二者虽未正式拜他为师,但实际上是他的弟子。”

张一心道:“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渊源,那么后来怎么会有三教之争?”黄道婆道:“真相实在太危险,我不能全都告诉你。要是以后你有这个机缘,自然会知道的。”她没有对张一心多说什么,从兜里掏出一根绣花针,缝补起乾坤袋。张一心不满意,追问道:“还请你告诉我究竟是怎么回事,拜托了!”黄道婆补好乾坤袋,交给张一心,道:“该你知道,你自然知道。”张一心接过袋子,遗憾得不得了,垂头丧气的样子让白小灵十分担心。白小灵道:“一心哥哥,黄道婆仙人已经不见了。”张一心抬头一望,黄道婆、众织工连同整座织布坊一齐消失了。他道:“难道这个迷果真要一直保持下去不成?”

两人离开了织布坊,天地间竟没有去向。张一心道:“明月找不到,咱们还能干嘛?”白小灵道:“大哥不是要平定天下吗?咱们就先从佛门入手,找十八罗汉报仇。”张一心道:“这,未免不大好吧,芭蕉罗汉才送我这件礼物,立刻去找茬会不会有失颜面?”白小灵道:“刚才我听黄道婆说这个袋子有很大的来头,芭蕉罗汉擅自把它给了你,你必然会被布袋罗汉找上门来。我们不如先下手为强,把他们制服了。”

张一心道:“好,这个袋子刚好可以装这些人。我看与其创建门派,不如干脆的一网打尽,这才爽快。”白小灵道:“开宗立派必然会造成局面更大的混乱。”商定之后,他们辗转打听到芭蕉罗汉的下落,正在一座寺庙里讲经。张一心找到他,说:“芭蕉罗汉别来无恙。”芭蕉罗汉道:“哟,这不是张一心吗?怎么有空来找罗汉我?”张一心道:“佛道不两立,不知道会不会和你刀兵相见,趁着时局平静,先来拜见。”说完,他给芭蕉罗汉行了一个鞠躬礼。芭蕉罗汉忙道:“不打不相识,各为其主嘛,来来来,进我这寺庙里喝一杯。”张一心道:“好,还请你在前面引路。”芭蕉罗汉刚一转身,就被张一心收到乾坤袋里。

擒获芭蕉罗汉,张一心和白小灵又来到布袋和尚的禅房。等到布袋和尚进门来,见到张一心在此,惊道:“你?你不是死了吗?怎么会在这里?”张一心道:“我来是找你谈心的。”说完,口袋一张,就把布袋和尚收了进去。就这般,耗费数月时间,张一心一个个将十八罗汉尽数收入乾坤袋中。

佛门对十八罗汉的神秘失踪大为震惊,暗地里探听是谁下的手,最后查来查去,怪罪到儒教头上,和儒教大打出手,双方势力不断缩小。张一心为了暂避风头,带着白小灵回到三清观。化育真人对此事料定是他所为,一见面就夸道:“一心,你的表现为师很满意。照这种趋势,三教之争的平息指rì可待。我看你能当此大任,来来来,为师传你全部道法。”张一心想起梦境中化育真人狰狞的样子,再和眼前的他一对比,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他感动道:“师父如此信任我,我绝对不会辜负你的栽培。”

接下来的半年时间,张一心跟着化育真人在三清观修炼各种jīng妙道法,练就了绝世的神功。这天是修炼的最后一rì,化育真人道:“一心,我把所有能传你的都交给你了,现在你即使要和我打斗,我也不是你的对手。”张一心跪下,道:“师父何出此言,您对我恩重如山,我只有为您出生入死,为道派施展才干。”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