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白袍军神> 六十八、救援交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六十八、救援交州(1 / 1)

() 六十八、救援交州

身向榆关那畔行,

聒碎乡心梦不成。

若似月轮终皎洁,

不辞冰雪为卿热。

——纳兰容若

挂掉了叛梁降魏的定州刺史田超秀,又游说使北魏镇北将军崔亮不败而退兵。

这两件功劳加在一起,大梁给我们三个加官进爵。我的级别升为从五品中阶,官职为交州长史,兼任交阯郡太守。宋景休的级别升为正六品上阶,官职为交州九真郡通判。鱼天愍的级升为正七品下阶,官职为交州九真郡河静县县令。

长史是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丞相、太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的属官,为掾属之长,带将军号开府的各州刺史,也设置长史这个职位。(说通俗点,南梁的州相当于现在的省,有的州的地盘比现在两、三个省加起来还要大,刺史就是州里的一把手,长史的工作相当于现在的省zhèng fǔ秘书长的工作,不过那时候不实行玩行政副职,没有副刺史,长史就是州里的第二把手,不过长史的品级和刺史相比就相差了好几级。)

听着好像很美,我们哥三个都成为了统管一方的地方大员。其实,才没这个美事呢。

交州虽然说地方很大(今越南中、北部,广西大部),居民也不少。可是多山、河流、浓密的热带雨林,不富庶,当地居民多为蛮夷,不服教化,往往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

这些都不算啥,最麻烦的是交州刺史李凯据全州叛变了。李凯是会稽郡人,眼看岁数越来越大,老李思乡情节越来越重,总想着回到家乡,身死后,埋葬于故乡。

所以,李凯几次上书朝廷,要求主动降级从州刺史内调为会稽郡太守,朝廷不准。老李又要求朝廷准许告老还乡,不再当官,朝廷还是不准。

眼看自己身体越来越差,李凯可不愿意了,趁着北魏和南梁在进行硖石之战的功夫,老李反了。他不想啥称王称霸,就天真地想着打回会稽郡去,埋骨故乡。

李凯的长史李畟,即交州的二把手,李畟可不愿意跟随李凯反叛,逃了出来,召集自己的亲信,打出大梁的旗号,和李凯耗上了。

对这种忠臣,大梁朝廷自然要嘉奖,让李畟连升四级,封任李畟为了交州刺史。

朝廷升我们哥三个的官,就是要让我们三个带五千jīng兵去交州,协助李畟一起镇压李凯的叛乱。

还真是高门士族的子弟便坐享其成,随便给点小官职,就让我们这些寒门子弟去舍生忘死地冲锋陷阵、替他们卖命。

哎,谁叫我们哥三个要报效朝廷呢,只好连家都不回的马不停蹄赶往交州。

到了交州,却没想到情况要好得多。李凯起兵才一个多月,就病死了。老李手下的将领,当地土著阮宗孝继承了李凯的造反大业。

李凯比较有威信,他扯旗造反时,交州七郡全部响应,搞得李畟东突西跑,很是狼狈。李凯一死,树倒猢狲散,不少当地土著又想起了大梁朝对自己还是不错的,和大梁朝对着干没啥好处,纷纷退出造反阵营。

李畟光复了六个郡,只余下景休和天愍要走马上任的九真郡由阮宗孝率叛军占据着。

“李大人,是不是九真郡城高墙厚,不好攻占?”我问李畟。

“不是,九真郡是交州最穷的郡,城池不高,一小座城,我们也曾攻占过九真郡。”

“可为什么叛军还盘踞在那里呢?”宋景休问。

“阮宗孝是九真郡本地人,很熟悉当地,阮氏家族在九真郡是大族,当地又多丛林,大军进剿,阮宗孝就带兵退入丛林,丛林那么大,根本找不到他们,留下来守九真郡的士兵太少的话,阮宗孝就出兵进攻,留的士兵过多的话,一则通往九真的山路崎岖,粮草供给不上,二来其它郡的守卫力量就薄弱,所以才拿阮宗孝实在是没办法。”

各位朋友,实在不好意思,在16天后,我要去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要在一天内考三门,本来鹏云已经负责干宣传、组织、人事、文秘了,还要让我干财务,郁闷啊。为准备考试,只好在半个月内先放一放,幸好我还有一小点存稿,不过就每周更新会很少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