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白袍军神> 五十九、青楼密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五十九、青楼密谋(1 / 1)

() 五十九、青楼密谋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陆游

元雍是北魏的王爷,封为高阳王、于忠是北魏朝的侍中兼领军将军一职,总管皇宫禁卫事务,深得魏帝元恪信任。

“来就来呗,大爷不认识他们,难道大爷喝花酒,他们也要管。”景休说。我们哥三人照旧吃肉喝酒,李刚略显得有些局促。

老鸨原来是想用这两人的官威吓这四个小子,见他们不买账,老鸨急道:“那两位大人一定要点我们的头牌侍候,请诸位大爷让一让,我给你们换上还没开个苞的美女,包你们满意。”

“你们就这四个头牌吗?”我问。

“哎呦,大爷,我们有十大头牌,其它六个陪的大爷来头大,我没办法啊,谁会想到元王爷和于大人这么晚了还会来玩。”

老鸨说着,一下认出了李刚。“呀,这不是李大人吗,贵公子才十五岁,可就来我这里很会玩啊,他签单欠下的三千两的账单,李大人您啥时候付钱啊?”

“会付,会付,你不用急,今天我不是带兄弟们来照顾你的生意了吗?”

正说着,走廊上传来了人边走边高声说话的声音,“这个死老鸨,叫他喊个头牌都半天喊不来,这个青楼是不是不想开了。”

李刚喃喃自语地小声道:“于忠。”接着李刚马上对老鸨说:“不许对人说我来过,你敢说我来过,欠你的三千两债,我就不付了。”说完,“哧溜”,李刚钻到床底下去了。李刚怕见于忠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朝景休、天愍一打眼sè,我也钻到床底下去了。冲锋陷阵这种事情让他们两个来做,钻万人睡的床就交给我吧,我也顾不得晦气不晦气。床还算很大,两个人躲在下面也不挤。

屋内进来三个人。

天愍愤愤地道:“死老鸨,为巴结大官,来扫大爷的兴,二哥,我们走,这臭花都,永远都不来了。”

“走。”

景休和天愍装作很生气的样子,扬长而去。

于忠说:“老鸨子,算你识相,把人赶走,我们就坐这里了。”

于忠身后一人说:“快把新的碗碟换上来,好酒、好菜上来,再叫三个姑娘来,五个也太少了点。”

那人用衣袖打擦了两个凳子说:“王爷请坐,于大人请坐。”

三人菜过五味,酒过三巡。

元雍说:“老于啊,郭祚和裴植都讨厌你,说你专权无道,暗中劝我把你外放,让你离开朝廷。”郭祚和裴植平rì里看着于忠和元雍交往少,所以就劝老元。那里知道老元还没有当王爷,在年轻的时候,就和于忠交往深厚了。

于忠闻言,愤愤地骂道:“这两个竖子是找死,小羊,你还记得郭祚经常志气骄满,每谓人曰:‘非我须尚书,尚书亦须我。’每入参议论,好面讥毁群官,又表征南将军田益宗,言:‘华、夷异类,不应在百世衣冠之上。’”(郭祚作了尚书,志高气傲,常常对人说:“不是我想作尚书,是尚书要由我来作。”每次他入朝晋见,议论政事时,他都喜欢当面讥讽伤害众位官员。他还上表诋毁征南将军田益宗,说道:“汉人、夷人种类不同,不应当让夷人位在百世衣冠的汉人之上。”)

于忠的祖上是羯族,他的父亲都还有一半羯族的血统。元雍更是纯正的鲜卑族,老元听到这话,也恨得咬牙切齿。

被于忠呼为小羊的,是北魏雁门太守羊祉,羊祉是于忠的心腹,老羊说:“这两个不想活的,由我来上奏一本,说我受皇甫仲达的指示,叫我从雁门军队中挑选好手前来暗杀于大人。”

“皇甫仲达和裴植往来密切,也是他的表弟,就只凭这两点恐怕还很难牵扯到郭祚和裴植吧。”元雍有些疑惑。

于忠继续说:“要扳倒裴植并不难,韦伯昕告裴植yù谋帝位的废黜,只要在裴植家中搜到相关的信件,仅凭这一条,就够杀裴植了。”

“于大人放心,小人在皇甫仲达和裴植的身边潜伏着人,只要大人一声令下,去抓皇甫仲达,那么我潜伏的人会栽赃陷害小皇,伪造一封有郭祚和裴植签名,要求皇甫仲达找我谋划刺杀于大人的信件,到时叫人赃俱获,不就可以了,然后去搜裴植家的时候,再寻到郭祚和裴植往来yù谋帝位废黜的信件,也就行了。”

“好,就这么办,小羊办事可以,本大人马上在圣上面前保荐你为豳州刺史。”

“多谢大人美意,小人敬大人一杯。”

皇甫仲达和裴植身边的jiān细,其实是听命于忠,老于不想在元雍面前表现得过于yīn险,就让羊祉来做这个恶人。

从雁门太守升为豳州刺史,不仅是官升了两级、管的地盘大,更主要的还是豳州可比雁门富裕多了,油水充足。

我一听,这于忠的权势还真不小,一下子就要谋害北魏的两名重臣。

裴植,字文远,裴叔业兄叔宝子也。少而好学,善谈理义。仕萧宝卷,以军勋至长水校尉,随叔业在寿chūn。后来,老裴背叛南朝、投靠北魏。北魏封为安东将军、瀛州刺史。再后来解除了刺史一职,复除大鸿胪卿,迁度支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

郭祚,出身于士族大家,字季祜,更是北魏的重臣。在孝文帝在位的时期,就深得孝文帝的赞赏。孝文帝在一次宴请百官时,曾举杯向郭祚劝酒说:“郭祚忧劳庶事,独不欺我……”。可见孝文帝对郭祚是非常信任的。正因如此,郭祚一直被孝文帝留在身边,成为其重要的谋臣。后孝文帝亲征南朝,以郭祚兼为侍中,又官拜尚书,进爵为伯。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孝文帝死,年仅16岁的宣武帝继位。由担任辅政的咸阳王元禧等人奏荐,郭祚又兼任吏部尚书,并州大中正。

后来,老郭奉旨外抚,为使持节、镇北将军、瀛州刺史,不久又转为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在青州任内适逢天灾,百姓饥弊,史载郭祚“矜伤爱下,多所赈恤”,以致当地人民一直感激和怀念他。

郭祚解任回京,复任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并州大中正,后又迁任尚书右仆shè,参与朝中大事。

延昌元年(512年)十月,元诩被立皇太子,郭祚又奉诏以本官领太子少师,成为孝明帝幼年时的师傅,可见宣武帝对郭祚的才学是非常赏识和信任的。

这次到花都**还是收获颇多,听到了北魏一王爷,两大臣的密谋,我可以事先通过飞贲府的暗线通知郭祚和裴植事先提防。看北魏内部互掐,是我的乐趣。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