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袭陋> 第十五回 善恶皆有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回 善恶皆有报(1 / 1)

() “再来看看你感觉的另一个世界吧。”修心诚小保说:“在圣界内,也有一个佛教世界和一个道的世界。但是,它不是人间的寺庙佛教和道观庙的概念,而是佛教的顶尖圣界和道的极地。与人间有相似的部分,但不完全雷同。”

修心诚小保接着说:“在人间,佛教的教义也含有有利于治疗心里毒素的关键内容,比如佛教定义的‘戒除三毒’:第一个毒素是‘贪’,它是对yù望的执着;总有填不满的yù沟。当然,人间的正常yù望是应该满足的,那样才会有幸福感。但是,七情五yù的歪道无穷的渴望满足,就是毒素作用的表现。其实,人间佛教早有发现,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并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详细地讲,‘贪’是指染著于sè、声、香、味、触等五yù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yù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人类生活于人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sè、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yù之心,因此叫做五yù。于此五yù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产生心里毒素,就成为‘贪’......”

“我听不懂啊!”文兴打断修心诚小保的话:“能不能讲得明白一些?”

“这些,你以后以圣界的眼光,就不难理解了。”修心诚小保并没有在乎文兴的插嘴,继续说:“佛教定义的第二毒素是‘嗔’,是指对于喜怒的偏执;总是将自己的喜怒强加给别人。‘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yù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jīng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人世间的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严重的会导致战争,轻者危害dú lì的一个人,最我一个家庭和一个村庄,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战火的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还是不懂。”林月清也补了一句。

修心诚小保并没有停下来,继续说:“‘嗔’也可以理解为‘嗔怒’、‘嗔恚’等,是指人类的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这些都是人类生理中的心里毒素。《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xìng。”《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xìng,能障无嗔,不安稳xìng,恶行所依为业......”

“我们不是佛教徒,很难理解佛经,你可以讲白话。”林月清帮言道:“请用一般语言讲解。”

修心诚小保说:“我这就是用通俗的语言讲佛经。佛教定义的第三毒素是‘痴’,是对于喜好的偏执;又作无明。指心xìng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xìng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xìng,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文兴略有所悟,说道:“我有点听懂了,人间的佛教指的三毒是指‘贪’、‘嗔’、‘痴’对吧?”

修心诚小保高兴地说:“圣界成员悟出这些是不难的,以后你们都会明白。”

“哪,怎么治这三毒呢?”林月清问。

修心诚小保说:“佛教讲义里,用‘戒’、‘定’、‘慧’来对付三毒。‘戒’,是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也就是人间所说的‘制度’和‘法律’,用这种办法来整治过分的‘贪心’;‘定’,是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是人的内控力,可以控制和治疗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引起的‘嗔恨’;‘慧’,是对于生命以及宇宙实相的如实了知,无论任何事、任何物,不痴迷、不盲从,一切发自本心、真意、自然,脱离“相”的束缚,从而对治‘愚痴’。也就是我说的,圣界的‘道’和‘理’的规矩和规律......

修心诚小保发现他们俩听得出神,就接着说:“佛教讲义里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学佛之人,除了不可杀生之外,还有几点忌讳:不可偷盗、不可邪yín、不可妄语、不可饮酒,这也就是佛规中的“五戒”,这就是圣界里指的去心毒。”

文兴感叹地说:“要是能讲得形象一点,就更容易懂了。”

修心诚小保一拍大腿:“我都忘了,用这‘时空镜’,可以眺望佛教的圣地。”

说完,他调整了‘时空镜’的角度,让林月清上前再看。

“嗨,真的看到了。”林月清惊喜,大叫道:“看到了佛教的寺庙,看到了有‘极光’。”

文兴马上迫不极待地,抢过‘时空镜’,对着镜子仔细瞧起来。他果真看了一片金光闪烁的庙宇,一群群修行的佛教子弟,穿棱在那里。一座最大的寺庙大堂里,信徒们在潜心打坐。

修心诚小保说:“佛教教义里,很重视因果、轮回学说。就是万事万物,都是有因必有果的。人之所以做好事、行善积德,其结果一定有好报应。人如果做坏事、处恶损德,必定下地狱......”

文兴一听,马上放下‘时空镜’,问:“对了,真的有地狱吗?”

“有。”修心诚小保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人间的人心里毒素太强之后,整个人体的灵魂就会坏透,死了之后就会放逐到一个专门集中存放毒死的灵魂的地方。在那里强行去毒,是非常惨烈的。”

“那死了的人会有痛苦的感觉吗?”林月清问。

“死了的人是不会有痛苦的感觉,但其灵魂是非常痛苦的。”修心诚小保说:“你想一下,当一个人的心脏毒素和灵魂毒素扩散到全身时,要清除全部毒素,是多么的艰难。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只有用刮骨、割肉、火烧水蒸的办法。”

“那么说,十八层地狱是有的哟。”林月清听得有点害怕:“看来,人间的人,是应该多做点好事,要多多注意净化心脏和灵魂。”

“人间佛教的教义里,有‘因果’和‘轮回’的说法。‘因果’是说,前世种什么‘因’,后世必定是得什么‘果’。讲的是人间的人做任何事,都会有报应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说法都是对的,但圣界认为还不够全面,仅强调前世、今生、来世的轮回报应,没看到每个阶段自身也都有因果原因。”修心诚小保说:“前世与今生有因果,今生今世也有因果。一个人间的人,做好事与做坏事,也有因果。这就是‘毒素’是因,‘心魂菌’是因,导致其做坏事、恶事是果。”

“‘时空镜’能看到地狱吗?”文兴不相信地问。

“可以。”修心诚小保说:“我来帮你调整一下‘时空镜’。”

他稍微思考了一下,认真地摆弄着‘时空镜’,自己对着‘时空镜’边看边搜索着。一会儿,他一惊:“有了,有一个人间的人,在世的时候做假药害人。现在地狱里,正在用油炸他的躯体,帮助他清除灵魂的毒素。”

他离开时‘时空镜’说:“还是修心正小君来看吧。”

文兴和林月清俩人都没反应,修心诚小保就指着文兴:“叫你呢。以后我都叫你们圣界的名号,记住了自己的名号吧?修心正小君,正魂真美莉。地狱太恐怖了点,正魂真美莉还是不要看吧。”

文兴上前一步,瞄着镜子一看,马上心惊肉跳地歪过头不敢看:“太可怕了。”

“我看看什么情景。”林月清不信邪,推开文兴,扑上去看。略微一惊,但还是没有离开镜头,大声呼叫道:“真是下油锅耶。”

之后,她放开‘时空镜’问修心诚小保:“他是做假药的?”

“是的。”修心诚小保说:“他干了很多年的假药生意,人间的人硬是没发现他。或是发现后被他买通了,他在人间发了财。最后由于心脏毒素和灵魂毒素齐发,他也得癌症死了。因为有钱,死的时候很风光、很排场。但是,他逃脱不了进地狱,为了给他去毒,只有用下油锅。而且,是一点点慢慢放进油锅。”

“这回我相信了。以前,我总认为‘下油锅’是吓唬人的。”林月清深有感触地说。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