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照观,弥陀如也,六道其中,畜生为上,百世添苦......”一段晦涩的佛言之后,老僧似乎有些支撑不住,缓缓软倒在杂草堆上。
少年郎快步走近,将老僧扶住,从背后取出一捆柴火放置在老僧后背。
半个时辰之后,滚烫的狗肉汤被老僧端在手里,浅浅的一口口吞咽,虽没狗肉,倒也为老僧脸上增添了一抹红色。
少年抱膝,坐于杂草堆上,一对泛白的眼珠望着老僧。
“所谓人世天注定,为人者,无语何来罪业?正所谓是开口即罪,闭口禅正是己身开口到极点,心亦有所悟,方行闭己口,方得小成。”老僧缓向少年说道。
“但闭口禅的本意非是如此,闭己之口,亦可闭他人之口,悠悠众口,妄言,则是罪过,闭言仅仅是开始,这三年你也算有小成,先天缺失语言后天来修成,再过三年,第一章完成之后你便可开口说话,记住,慎言,闭口禅有成者,开口可伤人,一怒则杀人,也不知道老衲做的对不对,唉!”老僧眉宇间多有忧虑,脸色开始出现潮红。
突然,老僧剧烈咳嗽,残余的肉汤中似乎有一丝嫣红。少年郎快步走回老僧旁边,脸色微微有些担忧之色。
“无妨,终归是赤身而来,赤身而去,无碍此生,倒是你随我三年,未能化去你心中戾气,唉!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你。。。。”老僧说到此处咳嗽加剧。
少年轻拍老僧后背。
“你心中有苦,自幼先天残缺,反复遭弃,浑噩度过5年,受尽欺凌,历经世间疾苦,故戾气积多,若不能化解,此生你将杀孽缠身,死不度入轮回。”老僧转头望着少年,一副慈悲之色。
“口不言,眼不观,倒适合修闭口禅,可惜,老衲大限将至,后续的几卷,则需机缘,据我所知好像有残缺,他日你去天音寺求取,去找贫僧师傅,至善上人,记住了么?”老僧咳嗽剧烈,最终嘴角不断有殷红溢出,少年虽眼不能观,但尚有鼻子可闻,耳朵可用,知道老僧到了弥留之际,脸上露出悲伤之色,微微点头,泛白的双眼,一滴晶莹流出,少年不知从何时起自己再无眼泪,如今,这种滋味又涌上心头。
老僧猛然停止咳嗽,看着少年,满脸赤红,双眼突出。
“谨言....小心.....玉....”
老僧本来抓住少年的双手突然软化,溘然长逝,少年静静的跪在老僧的面前,口中呜呜声不断。
..这正是:
口不语,
眼不观,
戾气震苍天,
左一深,
右一浅,
老僧终升仙。
第二日,破庙外,少年在庙外数百米的一株老树之下掘一条深坑,忙碌了整夜,终是完成,将老僧用破旧的麻衣包裹之后,拖着老僧置入坑底,合上土,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头,坟前一块木板端正的的写着少许字迹。
“天音寺,仁能大师尘化之地!”少年跟随老僧三年,日日研习佛法,修闭口禅第一章,虽眼不观,尚能书写。
木板的右下角则有一行小字:谨言泣立!
少年郎被仁能大师赐名:谨言,无姓。
谨言枯坐坟前半日,手中的匕首不断的在地上划拉着,细细看去,却是“天道宗”三个大字。
盘坐在地面的谨言陷入了安静,抬起头,泛白的双眼望着新起的坟头,猛然,左手凭空一动,长长的指甲上面一只细小的绿头苍蝇翅膀被少年抓住,少年诡异的一笑,苍蝇被丢入嘴里,砸吧两下。
伏地磕了九个长头,谨言转身回到破庙,这个自己曾居住三年之久的地方,除了仁能大师生前的一个钵盂,一根禅杖,两本古书,无他物。
昨夜的野狗肉早炖熟,且留有一半多用于做肉干,谨言泛白的双眼盯着香喷喷的狗肉,眉毛上扬,干涸的嘴唇微微裂开,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却森森无比,枯瘦的右手从滚烫的肉锅里捞起一块,似不觉得烫,直接放置嘴中大口吞咽。
小半只野狗肉,半柱香的时间,谨言全部吞入腹中,连肉汤也不曾剩下。
随后谨言来到正殿,端坐在老僧常用,早已破烂不堪的蒲团之上,嘴里呜呜连连,似有言语涌动,周围空气顿时发生剧烈变化,一股气流自谨言周围涌现,蒲团边上不时出现一个个的风旋,但凡旋窝经过,手指粗细的树枝猛然变成数节。
旋窝越来越多,足有十几个,最终汇聚到一起,殿中央的一口足有十几米高早已锈迹不堪的青铜巨钟猛然被敲响,钟声悠扬、沉闷,传出数十里,自大周王朝禁佛以来,此庙的晨钟再也没响过。
这正是:钟声悠悠彻南山,
........佛道相争万民难!
ps:本书所有诗、词、言等大多都是作者根据本书剧情倾尽心力创作,为作者心血,未经作者同意,用于商业用途,作者不排除诉诸于法律。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