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九鼎神丹录> 第二回 深山每能屠猛虎 学堂间可读中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回 深山每能屠猛虎 学堂间可读中庸(1 / 2)

() 太玄山脉巍峨高耸,虎踞岭南。有大河,名“恶溪”,斗折蛇行。有重镇,名“越城”,为中原去蛮荒之必经道路,扼岭南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太玄山连绵数百里,峰峦起伏,最高者名凤凰,据闻是凤凰栖身之所。高耸入云,平rì里只见山高林茂,山sè空濛不能识山顶真容。太玄山千山叠嶂,万千气象,奇峰怪石,险峻峥嵘,山林密布,飞瀑奇岩,饥虎饿狼,毒虫猛兽,在所多有,景sè幽险,奇峻,天下闻名。

深山小径,有一少年正独自行走,看似要进山打猎。这个少年十五六年纪,穿着一身布衣短衫,长得方脸阔额,朗目高鼻,虎背熊腰,雄姿英俊。走路足不沾地,健步如飞。看起来似乎武功不弱。

光yīn似箭,逝者如斯!

这个少年正是李彻,已经十五岁了。他爷爷李学人十年前,他五岁时就已去世。他现在和村庄里的教书先生一起住,那个先生姓易,学问很高,也不知道怎么落难到这里的,他孤身一人正好收留李彻,还教李彻识字,指点他学武功。这李彻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所谓穷人孩子早当家,十年来他也不知道打了多少猎,做了多少事了。前几年主要还靠村里人帮助,东家吃一顿,西家吃一顿的。而现在的他,却经常带很多猎物回去分给众人。今天又不知那只山禽野兽要倒霉了。

李彻在山里走了半天,什么都没遇见。心想:今天看起来运气不好,又或许那些野兽都怕了我,躲了起来。正得意时,忽然只见一阵狂风吹过,乱树背後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老虎来。咆哮着向他逼近。李彻定眼一看,叫了一声“阿呀”,随即抽出一把青钢刀,紧紧地握住。心里寻思:这只老虎与往常大不相同。只见它十分高大,比普通老虎要大出一倍,全身金黄,白额利齿,眼如铜铃,血盆大口,暴啸如雷,凶猛异常。应该是虎中之王,年久成jīng了。

那老虎把两只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李彻见老虎扑来,轻轻一闪,就闪到老虎背后。随手一招按虎刀势,青钢刀便向猛虎砍去。

这一招正是当年青龙刀关云翔传给他的《青龙刀法》的第一式。叫亢龙有悔,招名有悔,就是要先躲过对方的攻击,闪到对方身后,与对方背对背时突然转身使出,往往能收到奇效。这青龙刀法一共有十八招,分三层,前面六招是第一种境界,叫如影;中间六招是第二种境界,叫残影;最后六招一种境界,叫无影。如影境界就是要如影随形,虚实不定。讲究刀法连绵不断,又虚虚实实,如幻影一般。李彻苦学十几载也只领悟了第一层境界,学会了这前面六招。至于残影,一实数虚,如有残影,真假难辨,修为越高,残影越多,高手一招使出,满天刀影。最后一层境界,讲究返朴归真,大道自然。一招使出,刀气满天。以气御敌,何来刀影?那《青龙刀法》中还附有一篇《青龙真气》,是正宗内功心法,配合青龙刀法使用,威力更大。此时李彻的青龙真气也修练到了第二层境界。这青龙真气共分六层,元始钟气篇第一;四大假合篇第二;凡圣同归篇第三;物我一致篇第四;行住坐卧篇第五;洗髓还原篇第六。李彻现在练到了第二层四大假合。这第一层元始钟气是练气之根本,没有元始钟气,何来青龙真气,所谓渡河须用筏,到岸方弃诸。百尺竿头步,原始更无始。悟得其中意,方可言真气。这一层是最简单的,大多数人修学三五载便可修得。第二层四大假合就大不相同了,有的人学了几十年也不能跨入这第二层,原因就在一个悟字,基础有了,能否领悟大道呢?这第二层就是一条通往顶尖高手的大道,找对了这条大道,就等于找到了修学的方向。所谓四大假合形,谁能分别此。水中有火具,湿热乃蒸腾。水久澄为土,火乃气之燠。人身小天地,万物莫能比。假借以合真,超脱离凡类。不能领悟这层境界,是不可能“超脱离凡类”的!

闲话休题,言归正传。李彻一招“亢龙有悔”,青钢刀向猛虎砍去,那老虎背后难以视人,只见它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避过李彻这一刀,借一掀之势,后脚踢向李彻。李彻一招没有击中,刀势已老,难以为续,只见他轻轻一跃,避过了猛虎后脚,就顺势往上将刀一提,如行云流水般右提撩刀势,这一招叫做“时乘六龙”,就是刀从下往上劈。真气运转,刀极速往上,往虎腹而去,那老虎非同小可,竟腾空跃起,避过这一刀,三丈外方才落下。一人一虎两眼互视,都不敢妄动。那老虎显然知道刚才的利害,吼声不断。李彻更加惊讶不已,自己武功虽然不高,但能避过这连续的两招,毫发无伤的还是头一次见到。

那猛虎显然是发怒了,仰天震吼,虎尾倒竖,一跃而起,虎尾一扫,如一根铁棒一般向李彻打来。李彻见猛虎翻身复来,急忙一跃,后退了几步,避过了那虎尾这一扫,随手将钢刀斜削出去,使出了一招“突如其来”,真气灌注,如火龙出海般向猛虎削去。那猛虎顺势前跃,落了下来。这一招“突如其来”只削下了几根虎毛。李彻不再迟疑,末等刀势使老,横扫过去,一招“利涉大川”如扫千军,横劈过去。那猛虎猛的前跃,扑向李彻,李彻知道如果不躲避的话,固然能劈中猛虎,恐怕自己也要为利爪所伤。只见他轻轻扭腰,身体竟往后飞出,刀势一变,猛的往下砍,使出了一招“震惊百里”,李彻心想:猛虎一扑不中必在身前,这一刀刚好劈中。谁知那猛虎也真够利害的,只见它舞动虎躯,止住了下跃之势,往后一抑,向后退去。李彻知道老虎此时气势已尽,使出了他最后一招“鸿渐于陆”,这一刀单刀直入,势不可挡,只见那猛虎尚末站稳,青钢刀已中虎腹,直没至柄。顺势一带,瞬间猛虎就被开堂破腹了。

李彻跌坐地上,再也没力气站起来。一时间动弹不得。只得勉强在原地盘膝坐下,运起功来,慢慢的恢复了体力。神情沮丧,心想:这只猛虎确实利害,前面两招自己用尽全力使出竟不能伤它分毫,后面四招瞬息之间,一气而成,那老虎竟无半点停滞,要知道自己青龙刀法这前面六招“如影”就是一气而成,连绵不断的。那可是自己练了很长时间才能做到的啊,看来以后要加倍努力才行。李彻暗暗下了决心。随即又想:这老虎虽然利害,还不是让自己六招搞定,呵呵。心情顿时又好了起来。

李彻整理了一下衣物,拖着那只吊睛白额的大老虎就下山了,天sè已然不早,再不回去就得走夜路,虽然李彻武功不错,但拖着这近千斤重的大老虎,任谁也不轻松。

天边新月如眉,李彻却没有夜观月空的雅兴。把虎肉分给村人,处理了一下虎皮之后,李彻就对着这明月沉思了:自己的武功还不行啊,区区一只老虎都打得这么辛苦,拖回村里后更累得要趴下。怎么搞的,我一共才用了六招啊,平时练功也不会这样啊,难道……不错!应该是自己内力不足,虽然只用了六招,但却是在全神灌注,用尽全力的情况下使用的。所以打完老虎,jīng神一松,就虚脱了。这只老虎也实在利害,往常也打过老虎,那一只不是被一招搞定的,这次居然用了六招,自己一共才会这六招啊!看来要好好练练内功才行。

李彻不由得默背起了内功心法:学内功者,不可不明乎经络。若不明脉络,犹习shè而cāo弓矢,其不能也决矣。能内景遂道,返观而以察之,则体用兼备矣。前任后督,气行滚滚,井池双穴,发劲循循。气纳丹田,冲起命门,引督脉过尾闾,由脊中直上泥丸,下人中龈交,追动xìng元,引任脉降重楼,而下返气海。两脉上下,旋转如园,前降后升,络绎不绝也。井者,足少阳胆经,肩上陷中之肩井穴也。池者,手阳明大肠经,屈时横纹头陷中之曲池穴也。大肠经所入合土,土生金,手足少阳,足阳明,阳维之会,连入五脏,周身发劲之所也。龟尾升气,丹田炼神,气下于海,光聚天心。龟尾者,长强穴也。谷道轻提,真气自然上升矣。丹田者……

只见李彻忽然盘膝坐下,似有所悟:老虎如何,人又所何,天地凡有七窍者皆可学道,人与老虎都是动物,论其根本都是一样的,怎么能因为它是只老虎而渺视于它呢?认为自己一招杀死它才是正常的呢?凡人如何,圣人又如何,不都是人吗?不一样都要死吗?死后还不是一样吗?就在此刻,李彻领悟到了“青龙真气”第三层境界“凡圣同归”,所谓:凡夫与圣人,眼横鼻长直。自知原来处,归向原来去。若能收放心,提念生与死。趁此健身驱,jīng进用心力。洗髓还本原,凡圣同归一。

真气运转,任督二脉相继打通,真气如长江大河不断涌向丹田气海,绵绵然,帕帕然竟成无边无际。李彻只觉得全身轻松,说不尽的舒畅。

晨风习习,宿露未干。李彻入定醒来,只见朝霞满天,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看看自己竟一身污垢,想来是昨晚领悟心法所致的,忽而哈哈大笑,起身拿了一套衣服就走出去了。

李彻洗完澡,随便吃了点东西,就向村里的学堂走去了。这个村庄其实不是很大,只有两千多人。学堂的先生是十几年前搬来了,长得瘦骨伶仃,弱不经风的样子。也不知道他以前是做什么的,只知道他很有学问,几乎什么都能说上两句。他孤身一人,看李彻无人照顾,就半收养了他。之所以说半,是因为这个先生只管住,不管吃,教学也是只言传,不身授。随着李彻武功越来越高,往往进一次山就能带回来很多猎物,足够吃用一些时rì。所以大多数时间都是跟着这个先生作学问。

远远地李彻就听到易先生在教学生读书了。先生读了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学生们也朗读了一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这是四书五经中《大学》的第一句,看来先生是在教学生读《大学》了。小孩识字,必先读《百家姓》再读《三字经》,然后才能学《大学》《论语》等书的。学了四书五经,就可以参加科考了。科考不是进入仕途的唯一路径,却是大多数只会读书不会做事的人最好的路径。

易先生看见李彻来,就让学生们zì yóu活动。原来昨晚他看到李彻盘坐练功的情景,心知李彻武功有了突破,这时候见到他来,正要问他,所以课也不讲了,就朝李彻走来。

两个人在学堂外树下桌边坐下,易先生也不问李彻,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松风煮茗”就煮起茶来了。

李彻知道易先生每天都要喝上一杯茶,但刚刚那句“松风煮茗”却是在考他,出了个上联让他对。李彻不加思索就对道:“竹雨谈诗。”

易先生笑道:深思立身道。

李彻脱口对道:快读有用书。

易先生又道:学浅自知能事少。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