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回归> 第二十四章 新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 新春(2 / 2)

穿戴整齐后,四人把地上的被子抱到床上叠好后,玉莹先悄悄把房门拉开一条缝,走廊上一个人也没有,她回头道:“门外没人,我们可以出去了。”

苏晴和雅子各抱着一条被子,做贼似的把被子放到了隔壁的房间,然后四个人才下楼。

楼下的刘妈见几位少nǎinǎi终于下楼了,连忙过来道:“少nǎinǎi,可以吩咐厨房准备早餐了吗?”

苏惠卿点点头,然后问道:“刘妈,大少爷呢?”

刘妈在苏惠卿点头时就示意身旁的女仆去通知厨房了,听到苏惠卿的问话后,她回答道:“大少爷吃过早餐后,去书房了。他吩咐我们不要上去打扰少nǎinǎi们,所以我们没有上去叫少nǎinǎi们起床。”

苏惠卿转头对苏晴她们道:“三位妹妹,今天可算是起晚了,我们吃过早饭就过去给爸爸、妈妈他们老人家拜年吧。”

苏晴点了点头,赧然道:“惠卿姐,我这刚来就出了这么个茬子,不知道两位老人家会不会责怪呢?”

玉莹笑道:“二姐别担心,两位老人家是最和蔼不过了,他们喜欢你都来不及呢,怎么会责怪呢!”

四女用过饭后,去书房寻得方明,一起步行去了顾家巷。

院中草坪上的帐篷已经被拆掉了,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尚未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阵的笑声,进到里面一看,客厅里座无虚席,除了方老太爷和方家两兄弟外,还有方明的两位岳父以及一干客人。

方明连忙带着妻子们给父亲拜了年,顺带着也给两位岳父拜了年,在等儿媳妇们上楼后,方老太爷笑呵呵的道:“明儿,这几位客人都是我们无锡的老乡,也是你的世叔、世伯,你也给他们拜拜年。”

方老太爷一边介绍着,方明一边给他们见了礼,这几位客人都是无锡人在上海的头面人物,有方明见过的于副市长、有被称为“棉纱大王”的荣先生、有上海无锡商会的马会长等等。

方老太爷介绍到荣先生时,特地道:“明儿,荣先生是著名的实业家,在家乡多有铺桥修路之义举,为我们无锡人做了不少好事啊,你以后可要多多向人家学习啊!”

荣先生连忙道:“方老先生,真是谬赞了。令郎创立‘中华基金’,让无数学子得以继续深造,为国为民贡献良多,实在不是我所做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能相提并论的。”

方明连忙道:“荣世叔您过奖了,‘中华基金’的顺利成立,我出力甚微,如果没有像您这样的爱国实业家的慷慨捐助,那也是一句空谈。”

于副市长笑道:“你们二位都是我们无锡人的骄傲,现在国家落后,正是需要像荣先生这样的实业家和方教授这样的科学家,如果人人都像你们,我们国家何愁不兴旺发达啊!”

一通寒暄过后,众人又开始在客厅里闲聊了起来,那年约五十的马会长是做电影的,平rì里与娱乐界的明星接触甚多,讲起上海滩的风花雪月的趣事是既诙谐、又幽默,不时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那厢众人闲聊得热闹,这边方明也与荣先生谈得起劲。

正闲谈中,荣先生忽然道:“前些rì子我回乡,女婿寿萱来访,跟我说起一件事,他说美国朋友告诉他在美国有一家名叫新东方的华人公司突然崛起,资本过亿,盛传其老板正是方世侄,不知是否确有其事啊?”

方明点了点头道:“不瞒荣世叔,这新东方正是小侄所开。”

荣先生哈哈笑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不得了啊,不得了!”

方明连忙道:“荣世叔过奖了,这是运气好而已!”他说得是实情,但在别人心里只会把他当作谦虚的表现。

荣先生接着对苏子森道:“苏老弟,你的女儿嫁了个好女婿啊!”苏子森与荣家及荣家的女婿薛寿萱多有业务上的往来,平素关系甚为紧密。

苏子森笑道:“寿萱也很不错啊,我们俩是都有个好女婿啊。”

薛寿萱毕业于美国伊里诺大学,专营生丝行业,旗下“永泰”系统有丝车近七千台,员工万余名,是远近闻名的“丝业大王”,比之其岳父也毫不逊sè。

荣先生哈哈笑了两声,对于薛寿萱这个女婿他也是非常满意的,然后他问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方世侄,新东方在国外获利颇多,有意在国内发展吗?”

方明摇头道:“新东方的投资多为重工业和化工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投资国内的打算。”

听了方明的话,荣先生的心里松了口气,眼下他们家族在上海的企业正面临着rì系纱厂的竞争压力,他最担心的是此时方明携巨资在国内开办纺纱工厂,毕竟他的岳父苏子森就是做纱厂生意的,做生不如做熟,没理由不从纺纱行业入手的。

方明突然想起面前的这荣氏家族还有一个“面粉大王”的称号,他笑着道:“说起投资,我确实有一个小小的计划,这还要请荣世叔来帮帮忙了。”

荣先生连忙道:“世侄请讲。”

方明斟酌了一下道:“是这样的,这几年来内地破产农民甚多,城市里贫民更是凄惨,一旦发生灾荒,粮食必定会成为一个大问题。所以我准备从美国运一批小麦过来,我想请您的工厂帮忙把部分小麦加工成面粉,储备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荣先生听了他的话忍不住击节赞叹道:“世侄真是至善之人啊,我们荣氏的面粉厂愿意无偿帮世侄加工这批小麦。”

方明道:“世叔,这批粮食数量不少,估计在十万吨左右,无偿加工我看就不必了,我会按市价付加工费的,顶多您到时给我一些优惠就好!”

十万吨粮食的价格估计在百万美圆左右,其加工费用不是小数,荣先生见方明说得坚决,也就顺手推舟的同意只收取成本,到也为方明节省了数万美圆。

几万美圆对方明来说数目不大,意义却很大,他从荣先生的身上感受到了这些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热忱,并不是所有的资本家都是只追求金钱的。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