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容易等到大家都笑够了,张十三这才起身拿起酒壶斟了一巡,又招呼着下面侍候的人替污了衣裳的小高收拾。
宣帝难得这样开心的笑着,本来宫中还是有些侏儒倡优之类的人,因为昭帝的驾崩多少和着这些人有些关系,宣帝也不是好动玩笑的人,索xìng就全部将这些人打发到凌室去了,就让他们在那里给宫中收藏冰块去了。
如今看到张十三这样的凑趣,宣帝平rì里虽然不是大玩大笑,现在也是笑得极为畅快。
一边的李陵淡淡的一笑,说道:“张掌柜的,你是不是本地人?”
张十三道:“说不是也是,我在这呆了三十年,也算是一个本地人吧。”
李陵出了一会儿神,才借着几个人说话的空儿,问道:“那你知道陇西李氏?”
张十三胖胖的圆脸上面一双小眼睛怎么也睁不开,听到李陵这样一说,心里虽然微起波澜,面上却不动神sè的说道:“陇西李氏那是谁人不知道哇,只不过这些年好像没有什么人再提起来?”
小高接着话茬缝隙问道:“哪为了什么?”
张十三有些诧异的说道:“你不知道吗?李氏出了一个不肖的子孙,投降了匈奴。”
宣帝听到张十三这些说,不由得收起了笑容向李陵看去,李陵脸上却没有任何变化,心下一声轻叹,却也没有说什么。
张十三又在忙忙的招呼着,刚下沉下来的空气又被搅动起来,气氛顿时活泛了不少。
宣帝素来对荤腥没有什么胃口,虽然满桌子的菜肴,也只是捡拾清淡的蔬菜夹了几块子。平rì里听惯了身边臣子“子曰”的宣帝,眼见张十三这些有趣,不由的谈兴大增,又想着问问民间的情形,就不停地问着张十三关于当地的风土、人情、物产。
张十三虽然看起来愚钝的很,却心里很有成算,眼见宣帝的来头极大,虽然猜不出身份是什么,但是这样的行事派头却让张十三惊讶的紧。
刚刚说到了陇西的地带商人不少,偏生宣帝前一段时间因为商人势力坐大,心理正在思量着怎么处置的法儿,听着张十三说的这里,也就留意凝神听了起来。
张十三胖嘟嘟的一张嘴,说话却是利索,只听到他在那里说到了自己乡里有一个人做生意发了大财,让乡人一惊。毕竟平rì里这个人不显山不漏水,又是名声极不好的,让乡邻都不待见的人,忽然就这样成了富家翁,人人都是不明白。
几个侍卫都是年轻人,听到这样有趣的事情,就急忙问道:“那是为什么?”
宣帝也有些疑惑不解,也向张十三望去,心理也在想着是为了什么?
张十三卖足了关子,才慢慢的说道:“这个人致富之后,就常常在向乡面大声的说道;‘致富我是有奇术,只不过是你们这些星斗村夫不知道罢了。’这些话,虽然让乡邻不大高兴,但是他确确实实是富了起来,就是说什么也当的。”
“后来果然有了几个人找到了这个富家翁,想要知道到底是因什么这个人就此致富?富家翁却不客气,张嘴就说:‘你们既然来了,每个人都要带十万钱来,不然的话我不会说到底是什么诀窍。’”
“这些人虽然觉得富家翁的要价太高了,但是既然已经来了,也就不准备空手回去,几个人商量一下,就同意了,只是让富家翁有些不解的就是没见到这些人出门多长时间,就拿回来了十万钱。”
“富家翁是见钱眼开的主,见到钱之后,顿时眉开眼笑,怎么来的也就不在意了,招呼几个人坐下之后,就说起来了。”
“几个人眼见着富家翁一张大嘴张了开,第一句话就说道:‘你们先要致富其实并难,只要做到的就是先要治外贼,然后治内贼。’”
“几个人听得一脸糊涂,一个xìng急地人张口就问道:‘你说什么呀?’”
富家翁却不动声sè的继续说道:‘只要做到这些,就是不致富,也是不成的。’”
大家面面相觑,异口同声的问道:‘什么是外贼?’
“富家翁道:‘这个外贼吗?他有五种,具体就是:眼、耳,鼻、舌、身是也’,说道这里,富家翁看着这些人问道:‘知道我的家里为什么没有什么侍女吗?’”
“这些人心里虽然在想,你家里的事情我们怎么知道,想来是因为你的婆娘太厉害了,但是嘴上却说道:‘想来是不爱这些东西?’”
“富家翁摇了摇头,语重心长的说道:‘年轻人啊,你们就不知道,眼睛是来做什么的?眼睛是来看美女的,娇妻美妾,没有金屋是不能贮藏的。当年的孝武皇帝不就是建筑了一间金屋来藏娇。说完,富家翁面有得sè的说道:‘我现在只要花几万钱,就可以买一个粗使得丫头,干起活来,也不差劲。’”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