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汉宣中兴录> 第95章:匈奴内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章:匈奴内乱(1 / 1)

() “天子居中而制驭四方,是古今通义。”

这是宣帝的旨意,在派遣郑吉前往西域之后,宣帝已经明确向天下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宣帝对着前来蹕辞的后将军赵充国说道:“朕的国策就是要刷新吏治,与民休息,开创中兴的局面。但是,朕是不求边功的,西域的地方,本来就是我大汉的疆土,现在朕要把它收回来,纳入zhōng yāng管理中来,倒不是为了贪图什么贡品。朕富有四海,当然不会像周昭王一样为了一些上供的东西,就南征楚国。只是,如何才可以真正的与民休息,当然要四夷安宁。所以,朕不能等到问题出来了才去处理,一劳永逸,是朕的策略。所以,这些话你要给朕传达到,让边疆的将士们知晓朕的意思。”

说到这里,宣帝挽起赵充国的手道:“你去那里,是朕的旨意,边疆的问题解决了,朕才有jīng力处理好内政。虽然,你也知道西域的问题是在匈奴,但是朕现在刚刚即位,像孝武皇帝那样大规模对匈奴作战,时机还不成熟。你现在到西边去,西域的事情有郑吉在那里负责,朕很放心,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巡阅,朕估计要不多长时间就要对匈奴大规模作战,情况不清楚是大忌,你要明白的你的职责。”

赵充国一身宣帝刚刚赏赐的盔甲,显得尤为jīng神,当即跪在地上大声地说道:“臣遵旨。”

宣帝微笑道:“去吧,朕的期门军你带过去,这些公子哥儿也得好好历练一番。有什么事情直接报给朕知道,你只管放心的做事,不要怕人说什么,你是朕一手调教出来的,朕断不容许别人作践你。朕要学魏文侯,等你回来得时候也给你一匣子参奏你的上书,但是你也要像乐羊一样,给朕立功勋回来。走的时候,去参见皇后,她还有赏赐,你的家小有皇后照料着,尽管放心。”

霍光在宫中的细作,很快就将宣帝今天召见赵充国的消息报知了霍光。但是宣帝在商议政事、以及接见大臣的时候,一般都是自己带来的几个侍卫侍候者,从来不用别人,所以霍光虽然可以收买一些内侍,但是却也难以打探到宣帝到底和赵充国说些什么。

因为魏相进位御史大夫,原来的御史大夫田广明被降为太仆,离开了权力的中枢,田广明真正感觉到了一种难言的失落。原来整天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门客,也渐渐的消散,世态炎凉的味道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在霍光周边人群中弥散。

田广明是来向霍光诉苦的,恰好与闻了宣帝接见赵充国的消息。

霍光眯上眼睛,听者田广明再说着自己的遭遇,看到田广明意兴萧索的样子,霍光不禁一笑,说道:“闹了半天,你就为了这个生气?”

田广明道:“大将军,我倒不是为你担心,我刚进来,就发现你府上人少了许多,现在是树倒猢狲散啊。”

霍光道:“他们本来就是那样的人,可惜我身边就没有一个像冯讙那样的人。”

田广明有些尴尬的道:“大将军,属下资质愚钝,不能给你分忧啊。”

霍光淡淡一笑道:“我认识你二十年,既然将你放在这个位置上面,就是因为你是有良心的,不趁机作践人。现在是人心不古,不过也难怪,他们本来就是这样。前朝有,本朝也有。门客本来就是逐利而上,没有利当然会推开,这也指责不得。当年的廉颇遭罪,门客星散。孟尝君被黜降回自己的封邑薛地,身边只有冯讙一个人。就是本朝的也有,魏其侯窦婴失势,门客纷纷投入武安侯田蚡的怀抱,大将军卫青也算是功高爵显,但是骠骑将军霍去病新贵得势,卫青也无可奈何。”

田广明默然了,那种凄凉感涌了上来。

沉默了半响,霍光忽然道:“你知道为什么陛下要召见赵充国吗?”

田广明摇了摇头。

霍光道:“皇上要对匈奴用兵,你明白吗?”

田广明不由得大为兴奋,说道:“要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不是又可以东山再起吗?”

霍光脸sè立刻变了,说道:“你不要这样想,要不是为了匈奴和西域的问题,皇上早就拿掉了我。中枢的权力都在他的手里,唯一担心我的就是地方的太守们。他是怕骤然拿掉我,会导致地方政局的波动,而且他对我的实力还没有真正的了解,所以才会在元旦重重的赏赐。这样一来,他的名声也有了,我要是再有什么不轨的举动,也会被天下人瞧不起的。”

说到这里,霍光一笑道:“你看着,等到匈奴的问题解决之后,皇上第一个要对付的人就是我。”

田广明不禁惊呆了,局势很严重,他知道。但是从霍光嘴里面说出来,更让人感到胆战心惊。

霍光道:“不过,当今皇上是个要强的人,断不得让自己的名声受到什么损失。所以,只要有可能,我也许会很尊荣的度过晚年,我已经老了。”

霍光想的没有错,宣帝是不会将霍光明正典刑的。但是,昭帝驾崩的时候,遗命宣帝处死霍光为他报仇的话,宣帝一点也没有忘记。

与此同时,匈奴的内部也在酝酿着巨变。

宣帝自幼曾经在匈奴亲历了一场关于单于之位的纷争,不过那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现在的单于是壶衍*单于,在他即位之后,就在内部存在着关于是否与汉朝和亲的争论。

壶衍*单于的意见很简单,就是和亲。他的理由就是现在匈奴内部不稳,在东边的实力又逐渐受到刚刚兴起的乌桓的压迫。而在西边,由于汉军牢牢控制了祁连山和河套地区,匈奴赖以生存的两块关键的地方,现在都成了汉军jīng心营建用来攻击匈奴的前哨,而此时的匈奴却没有实力可以将这两块水草丰美的地方夺回来。只好一部分逐渐向北迁徙,另一部分则沿着祁连山北麓向西,侵蚀西域各国的生存空间。所以,壶衍*单于的策略就是借着和亲的机会,休养生息。

但是,这些都必不可免的与汉军发生直接的接触。

壶衍*单于也有自己的苦衷,自己成为单于之后,军国大政都在自己的母亲大阏氏的掌握之中,令人啼笑皆非的就是大阏氏偏偏就勾上了早于李陵投降匈奴而封王的卫律。

虽然,在匈奴人的眼中,一个人发生关系并没有什么,但是,这两人的身份都很特殊。

壶衍*单于年轻气盛,在他看来,自己是匈奴大帝冒顿单于的子孙,就应该建立自己的功业,而不应该在一个投降汉人的制约下,让冒顿单于的光辉就此烟消云散。

但是让壶衍*单于意想不到的就是居然自己没等到自己下手,首先就有人将刀口对准了自己。

左贤王和右谷蠡王叛变的预谋是卢屠王告知壶衍*单于的。

壶衍*单于是亲历当年在狼居胥城自己夺得单于大位的情形,里面有多少次争斗,当时年仅还很小的他也为了捍卫他单于的位置而拼死搏杀,以至于在左脸上面还有一条半尺长的刀疤。

摸着自己的刀疤,壶衍*单于却犯了嘀咕,虽然匈奴人都是实心的人,但是和汉人打交道这么多年,多少对这些言语间的秘密知道了些。对于卢屠王的报告,他不敢深信,毕竟是素来卢屠王和左贤王以及右谷蠡王他们是矛盾重重。

卢屠王显然也看出了壶衍*单于的犹豫,他也是汉文化的侵染者,知道壶衍*单于为了自己和左贤王他们平rì里争权夺势的情况而犯嘀咕,大声道:“我究竟是不是诬告,你派人将他们叫来一问不久都知道了。”

壶衍*单于想想也是,就派人将左贤王找了来。壶衍*单于虽然是沾染汉族文化的遗绪,但是那种文雅而暗藏杀机的问话毕竟说不出来,张嘴就问道:“左贤王,卢屠王告你们想要劫持他降汉,有这样的事情吗?”

左贤王进来的时候,就感觉到一丝不祥,听到壶衍*单于这样问,当即叫起撞天屈来,分辩道:“大单于,我们都是冒顿单于的子孙,都是在这样的一片草原上面生存下来的,我又怎么会投降汉朝,我在这里已经是左贤王,就是到了汉朝,又可以封我为什么官儿?这一定是卢屠王平rì里和我不睦,所以才这样诬陷我。”

卢屠王刚要说话,就看见外面匆匆走进来几个人,说道:“大单于,右谷蠡王率军叛乱。”

壶衍*单于这才是真正的大吃一惊,连忙往问道:“怎么回事?”

那人道:“属下刚刚接到报告,右谷蠡王率领他的亲军大约三千人,已经突破第一道防线。直向单于金帐而来。”

壶衍*单于素来知道自己的这个弟弟,随时狡狠险勇,乍听到他借着在匈奴王庭大会的机会突然发难,眼睛只盯着下面的卢屠王和左贤王,心里的念头不知道盘算了多少遍,想来想去的就是卢屠王和左贤王究竟有没有参与到其中。

想归想,壶衍*单于发布了命令,虽然借助卢屠王和左贤王的力量可以很快地平叛,但是谁也保不定两个人在战场上出什么变故,就随口命身边的人将两个人扣在了金帐之中,立刻挥刀,率领自己的亲军出战了。

ps:*=左革右是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