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若是想去的话,我们就一起去。到时候需要有攻击力一点的法术可以用那变化之术跟我换哦。”
申开霁看着风灵儿跃跃yù试,心中暗喜。
攀桐见风灵儿模样,便道:“去看看也好。”
实际上攀桐这几rì一直在想该何去何从,这两rì看这俗世中尘嚣滚滚,特别是看到那卖瓜女被欺,颇有感慨,只是终究没有拿定主意。
这世间不比那天地三彩洞,平白多了许多苦恼。
若是在那天地三彩洞何用去想去哪里,只是过一rì度一rì便罢。
三人说好一起去看那横山派比试,便一起往东去了,走不过十几里,便见那横山巍峨而立,好不气势,山山葱翠,盘根纠结,鸟兽朝鸣,似是人间仙境。
攀桐和风灵儿跟在申开霁身后,申开霁手中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张图纸,申开霁一边看图纸一边七拐八绕,不知走了多久,前面豁然开朗。
原来到了一片洞天福地之内,宫阙耸立,仙鹤展翅,飞剑横空,好一幅奇景。
远处过来一童子,得知他们是来此比试或观摩的修士,便引着他们过了三道门,往一处宫殿去了,到了偏殿小院,安排他们住下,告知比试尚需几rì,以及一些事项便告退了。
攀桐闲在房中无事,便去童子所说书房中观看了起来。
这攀桐一直呆在天地三彩洞中,不知世间如何,此时见这书房中,这么多书便一一看了起来。
这些书大多都是一些修真界常见的书,无非是哪个门派山门立于何方,哪地方有什么怪兽,哪里有什么奇事之类,甚至还有一些浅显的符法、炼器法门,其中多半是世间佚事记载。
这些一般弟子都懒得一动的书,倒让攀桐看得津津有味,长了不少见识。
风灵儿与申开霁也曾来过书房,只是一个耐不住xìng子,看一会就走了,而另一个随手翻了几本,觉得都是没用的,就没看了。
攀桐不顾别类,一路看过,也大致知道了修道界的情形,如今这横山坐落于楚国,长孙语燕所在齐国在楚国东北方向。
这也是按世间历史来说,世人一生难出一国,而修士有术法高深者,朝游南海,暮游北洋。
如今要说这天下修道界的实力,便分为五大势力为首,其余也有一些宗派比之这五派却是不足为论。
只是那正东的蓬莱仙宗,居于东海之上,此门派多为女修。
而海上多蛮兽,此门派,常年与蛮兽相斗。
正北的北冥派,在北方苦寒之地,善使冰寒之术,那北冥亦有妖兽,力大无穷,身负长毛,甚是可怖。
而正西之处的昆仑派,昆仑一派曾举世皆知,声贯宇内,但不知为何,一rì之内突然全派失踪,无一修士,为古今一大迷。
然今之昆仑不过是散修之徒,慕旧名而去,重整旧地,不复当年辉煌。
且那昆仑西边尚有诸多小国,多修邪道门法,与昆仑斗得不亦乐乎。
而剩下两派,便是西南的蜀山派,东南的横山派,要说这两派蜀山飘渺不知所踪,常人难觅其踪迹,唯有横山派隐于横山之上,虽有护山迷踪大阵相互,却常有凡俗之人误入其中,便使横山之名于世间益发显旺。
不过这横山与蜀山也是不甚好过,这南边山林俊秀,天材地宝无穷,常有野兽食得天材地宝,实力大增。
想这野兽本来便不曾入世,哪知晓礼义廉耻,只道这所见之人皆为口食,大伤民众。
横山、蜀山便也常年与这化形的妖物相斗。
另外也记载一些比较有名的散派,比如南海的南海派,东海的东海派,佘湖山的佘湖派,洞庭边上的洞庭派。
攀桐都一一记在心里,而这些散派也大都是南边的,至于其他方位的却说得不多。
而这几大派围绕的地方,便成为了人民安居乐业的乐土,多称之为中土。
攀桐看着心道:“若是像这般匡正除邪,倒也不错。”
又看了一些世间佚事,初时还津津有味,不久便心烦气恼,怎么净是些勾心斗角之事,心中又想道,自己将来解开封印,走上那修道之路,岂不是也要争那奇花异草,抢那天材地宝?
如此岂不是与匡正除邪有悖,如此汲汲营营与那世俗之人何异?
如此想着,便出了书房,抬头看天。
此时横山比试尚需几天,申开霁闲不住,曾邀攀桐一起去外面游玩,攀桐看书看得入迷不曾答应。
而那风灵儿却是在这横山派内四处闲逛,而以风灵儿美貌又活泼的个xìng,让横山派内几个弟子间倒是很吃得开。
如今这小院中唯有攀桐一人。
攀桐这一望便从下午望到晚上,期间有道童送来茶水,见他一动不动,便也没有打扰,只是心中暗奇。
攀桐看着那天上红rì变黄月,星斗漫天,一阵清风吹来,攀桐惊醒,仿佛有所思。
这天地万物各有其主,桌椅碗筷,自不用说。
而那山峰田野,也被宗派农夫瓜分,唯昼之rì,夜之月,山间之清风,不分凡俗众人皆享有,连猪牛马羊、草木苔石亦不列外。
攀桐突然灵光一闪,这世间本来就是万物生而平等,自己心中总是想着怎么去走,怎么早rì解开封印,反倒是落了下乘,故而师父方封堵与我,原来是要我明白修道之人本也未曾脱离这天地,师父这是要告诉我,我本就应该在这世界打滚,而非一直呆在那天地三彩洞,本就是红尘中一员,哪能脱离而出。
如此想着攀桐心中便明了了,要与一般修道者一般。
这时攀桐眉心那冷光一暗,封印顿开。
攀桐只看见一道士,看不清面孔,在那里或掐诀,或抬腿,或念咒,或行步,百态不一。
攀桐知是青木道人留下的印记,不敢怠慢,连忙一一记在心里,那道人将所有的演将一遍,便散去了。
攀桐记完,心中欣喜不已,连忙运转心法,先内视丹田,那丹田外面蒙灰,神识不可进。
再看膻中,膻中寂静无气,却也藏于四肢百骸之内。
再看眉心,见那印堂内空空如也,神识皆发自四肢百骸之内。
攀桐以前听青木道人说过,这炼气炼气,便是将天地灵气化作元气藏于丹田,而后炼元气聚成元丹立于膻中,而后这元丹壮大,便可神魂入内,化成元婴端坐印堂。
如今这攀桐着实懵了,青木道人当rì只是说了那长孙语燕的故事,顺便也说了当初收徒的情景,当时听是一个感觉,如今,自身感受到那便不是那般了。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