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年初三,海洋被咸丰任命为钦差大臣,南下上海与那些洋人谈关于《南京条约》的修订问题。随行的还有伊丰额、毓敏格格还有几百亲卫军,浩浩荡荡地乘了悬挂麒麟黄龙旗的官船从京杭大运河,顺流而下。
伊丰额和毓敏格格两人俱是满人,不晓水xìng,一路下来,倒是难为了他们。正月初十,行到江苏常州时,却有军事谍报传来,说是上海小刀会造反,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奉了皇命率领大军南下平乱。小刀会攻陷了上海知府县衙,杀了上海知府袁祖德活捉了苏松太道吴建章,还攻入了租界杀了不少洋人。起义军最初不过千人左右,几天之内发展到万人以上。小刀会起义后,迅速向四郊发展,占领了宝山、南汇、川沙、青浦等县城,一度克复了太仓。
起义当天建立了革命政权,称大明国,刘丽川被推为“大明国统理政教招讨大元帅”;周秀英为“大明国天策上将”;李咸池为平胡大都督;陈阿林为左元帅,总理军务;林阿福为右元帅,兼署上海县事。
小刀会占领上海,江南大营主要饷源的江海关税收陷于停顿,漕粮海运也受到影响,故清zhèng fǔ急忙从江南大营抽调兵力,由署江苏巡抚许乃钊率领到上海镇压。
正月初七,上海四郊各县,相继被清军夺回,小刀会退回上海,由进攻转入防御。英、美、法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公然支持清zhèng fǔ,镇压小刀会起义。他们策划救出了被起义军俘虏的道台吴健彰,将其隐藏在美国领事馆。
起义军曾于正月初九打退清军与外国联军的进攻,毙伤法军40多人、清军2000多人,清军损失惨重,退回上海四郊,围困起义军。周秀英带领一部分小刀会成员夜里突围成功,南下而去。
军事谍报是猎鹰潜伏于上海的人员发过来的,若是这样的话,他反倒不急着去上海了,就等僧格林沁平定叛乱之后再做打算。只是不知道周秀英怎么样了,哎,怎么会无端端地想起了她呢?不过海洋派了几名亲卫军暗中保护他,想来也出不了什么乱子。
当天,海洋就接到京城懿旨,说是僧格林沁已然率军南下平叛,钦差一行人可在中途稍作停留,所以海洋就当场下令在常州口岸停靠。
那些常州的官员得了信儿,一个个赶着过来拜见钦差大人,不过海洋不想劳师动众,就让常州知府做了主,寻了一间宅子,把众人安顿下来。
常州知府名叫许昌,字光业,四十出头,jīng明干练,是道光年间的进士,在常州为父母官近十载,兢兢业业,素有政绩,深得常州百姓的爱戴,不过却因为朝中无人一直不得晋升。这些都是猎鹰送来的情报。海洋看了一遍就记下了,对许昌上了心。
海洋一行人下榻的宅子,本来是一个李姓商贾的府邸,不过那个商贾听闻钦差大人是那个大败长毛贼的海大帅,立马自愿把宅子空出来让钦差大人入住,还留下好些侍女下人打理钦差等人的生活琐事。
十一rì,一大早,常州知府许昌带着手下一大帮子官员就来到李府参见海洋。那些官员除了许昌,都没见过海洋,初见之下都吓了一跳,这个钦差大臣可真是年轻英俊啊,不过二十出头,少年英才,军功显赫。众人自是誉美之词不绝于口,海洋听得烦厌,只得挥退了他们,只留下常州知府许昌一人。
许昌貌不惊人,不过眼里jīng光闪现,刚才众人都在死命拍他的马屁,唯有许昌一人冷眼旁观不发一语。这可是个清高之人呐!
“光业,想你也在常州为官十载了吧?”海洋喝了口茶,淡淡问道。
许昌却不知道面前这个少年钦差知道他的名字,略有些诧异,不过却很好地隐藏过去,抱拳躬身道:“回钦差大人,已有八年。”
“不错,八年的时间,不算短了,难得的是这八年来一直兢兢业业,爱民如子,你当得我叫你一声老哥啊!”海洋起身就向他行了一礼道。
许昌离座受宠若惊道:“大人不可,折煞下官了。”
“老哥请坐,无须多礼,按辈分我还算是你的晚辈。我海洋交友从不看身份地位,只看为人品xìng。”海洋道。
许昌自然看得出来,海洋并没有做作,一片真诚,因此脸sè也缓和下来。
“老哥,你如何看那些太平天国和小刀会这些起义军?”海洋问道,他是真的想知道在这些地方官员的心里,对太平军和起义军有什么想法。
许昌闻言一愣,抓不准这个钦差大臣的真正心思,不过听他说起义军而非乱党,就想着是不是试探他,许昌为人谨慎,自是不作回答,只是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而已。”
海洋哪里不知道他的心思,直白道:“大清官员**,军备松弛,尚且还固步自封,到现在还以天朝上国自居,不知道开眼看世界,殊不知这个世界早就已经变了。国内乱象丛生,税收极重,弄得民不聊生,也怨不得那些人要反。都活不下去了,不反的话哪还有活路!都是官逼民反啊!”
许昌被海洋这一番肺腑之言给震惊了,要知道这些话要是被别有居心的人听了去,再不济也是一个以言获罪论处。
许昌脸sè苍白,急忙道:“大人,慎言啊!”
“老哥放心,这些话儿我就跟你说说,我懂得分轻重。”海洋苦笑道。
许昌看了王雄、马小山等侍卫一眼,不再说话。
海洋见状,轻笑道:“老哥尽管畅所yù言,他们都是自己人。”
许昌迟疑片刻,还是说道:“大人所言字字珠玑,下官深以为然。若是国家政治清明,国富民强,哪里会有人吃饱了还忙着造反呐。若要国泰民安,就要让百姓安居乐业。”言语颇多感慨。
海洋道:“老哥所言才是字字珠玑啊!老哥大才却屈就于小小知府,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许昌慨然道:“世道如此,哪里为官不是一样!都是为了百姓做事而已。再说我之才比之赵惠甫,实在是萤火之光岂敢与明月争辉啊!他尚且谋不得一官半职,何况下官!”
海洋奇道,“赵惠甫?莫不是赵烈文?!”
“正是此子。”钦差大人竟然知道赵烈文,倒让他很是惊讶。
海洋哪里会不知道赵烈文,不过此人现在也只是二十出头的少年,要说此人可算得上晚清少有的全能之才,年少时即有才名,很有思想见地。他学识非常渊博,对佛学、易学、医学、军事、经济之学都有很深的造诣。后来投入曾国藩帐下,成为曾国藩最为倚重的谋士。他更是预言清朝不出五十年必亡,结果真如他所言,赵烈文可是一个难得的大才啊!
海洋急切道:“请问惠甫此时何在?”
许昌见了海洋这般模样,哪里不知道钦差大人是要招纳人才了。不过赵惠甫对这个传奇统帅也是极为推崇,想来两人倒是可以合作成就一番事业。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