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夺宝侠风> 第十四章 红色永昌(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 红色永昌(4)(1 / 1)

() 十二月五rì,是中华苏维埃永昌县zhèng fǔ成立的rì子,城里的人们这段时rì都在欢快地准备着。只是周围的枪炮声越来越近,马家军的飞机也不时飞来给城里扔些炸弹,战争的yīn霾笼罩着即将诞生的红sè新政权。

西路军政治部的请柬昨天就送到了科考队。三rì中午,郝教授终于停下手中的纸笔,带了耿助理要去城内走走,剑鸣和贼猴、素素、程崇亮四人也一同陪护着。

沿着小石街道,郝教静静看着街上的景致,随意找当地的居民说上几句话语。

街道两旁的墙壁上用红土、白灰给刷写“工农抗rì红军是救国救民的军队”、“停止内战一致抗rì”、“活捉卖国贼蒋介石”、“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联合起来打rì本”等大字标语,家家户户的门头张贴着红sè的喜纸。大街上已是锣鼓喧天,红军剧团在街头为当地百姓演出着庆贺的文艺节目,也有战士站在高台上激昂地演讲。

“中国**领导的工农红军是抗r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是救国救民的军队。红军渡过黄河,进军河西走廊,是为了打通国际路线,接通苏联取得军事援助,联合起来打rì本的。打土豪、分田地,推翻欺压我们的三座大山,让老百姓都能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我们要建立一个让穷人当家作主的新政权…”一名三十来岁的红军正给高声宣讲着红军的抗rì主张,慷慨的言语不时引起围观人群一阵猛烈的叫好和热烈的掌声。郝教授几人也在台前停住了脚,认真地倾听。

“这红军说的在理么,rì本鬼子坏的很,就是来欺负人的。我们自个打不过,找人帮忙一起打也是对的么。”

“就是说。现在国难当头,rì本人逼的紧。这东三省、察哈尔、热河丢了,běi jīng、天津我看也麻搭呢!我们再不团结,就让这小rì本都给占了便宜。”

“对的很。家里不安宁,外面就吃苦么。我看这些红军行,对路子么。”

听完演讲的老乡们散开了边走边相互议论着,郝教授上前插话问道:“几位老乡,你们为啥看这红军行?”

“你是外乡人吧?”老乡回头瞥了眼郝教授,有些嗔怪地说道:“你看么!这红军一不jiān污妇女、二不抓夫,我们这搭儿的乡党们才拥护。你是不知道啊,那马家军狗rì的不是人么,每到一个地方常常发狠地糟蹋妇女。我们这里家家都有地窖,马家军一到,女人们就得钻进地窖里躲起来。这红军好,纪律规整,人都正派!”

“就是。这红军宣传‘是我们穷人自己的队伍,是专为穷人办事情的。’,我看就对着呢!红军一来就免了我们家的欠租,还给分了田地、粮食和农具。这下我们家过冬可是有吃的了!”另一名老乡伸过来脖子说道。

“对的么!咱平头老百姓的不就图个安稳过rì子么,只要有口吃的,还管你谁是啥天皇老子的。但你不能让我没得吃、没有穿啊?谁让我有热饭吃、有好觉睡,我就跟谁走。”一个老乡认真地说道。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剑鸣经历过战争的动荡与混乱,战乱年间的种种恐慌和不安仍然像噩梦一样潜伏在脑海里。平安是福,这就是老百姓最朴实的思想。

郝教授没有任何言语,却紧锁了眉头。

炮火连天响大地,

我们红sè的战士,英勇的武装,

上前线,决战在今朝!

为了联合外蒙、苏联,驱逐rì本鬼子,前进!

坚决奋勇向前进!向前进!

小广场里有几名红军演唱着西路军的《西征歌》,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住了看着热闹。剑鸣记惦刘芳歌也挤进去看了,却没有寻到,傻乐乐地呆了一会儿就退出来,在一处‘抗rì青年登记站’旁找到正跟几名老乡聊天的郝教授等人。

“那名红军长官真和气,价格给的也公道。一次就给了我三天的工钱,红军讲道理么!”四五个年轻人说着话,高兴地从登记站里走了出来。

“是么!这红军对人真好。我今天摔了跤,摔坏了一个柜子,红军战士不但没有打骂,还给找来大夫看了腿,医治好了我脚上的冻疮。红军把我们穷苦人当人看么。”一名十仈jiǔ岁的小伙子也说道。小伙子脚蹬一双前面开裂了的圆口布鞋、身穿打着大块补丁的粗布衣裳、头包半旧的羊肚子手巾,身材瘦弱、面容清峻,一看就是贫苦人家的孩子。

“就是。参加青年队还给肉吃。我长这么大,也就是在十五岁姐姐出嫁时才吃过一次肉。刚才那名红军大哥给我盛了满满一大碗,有七八块大肉。红军真的很好。”旁边一个憨实的小伙子嗡囔囔地说。

“哈哈哈,小胖终于吃饱一顿了。不再喊你妈给盛饭了吧!”几个年轻人一起哄笑道。

“年轻人,你们在帮红军做事吗?”郝教授转过身问道。

“是啊!我们都是参加抗rì青年队的。”一个年轻人愉快地回答。

“能给说说为啥么?”郝教授模仿当地的话音笑着问。

“这个么?”几个人推搡了一会,选出一名较为jīng干的小伙子先开口来说:“红军是抗rì的队伍。我们参加青年队,一者可以为红军办事,二者也是有个吃饭的路数。”

“就是。我们这里连着大旱好几年了,今年庄稼歉收,大伙都守在家里没有啥工干。但不能这个坐吃山空的活法啊!也想法找个生计的。这边红军招工,报酬又好,我们就一起来了。”边上一名穿着比较体面的小矮个儿插话道。

“赵玉田,你们几个再去一趟新城子南湾,下午可争取多带些货品。后天就要开大会了,咱们这里需要的还多着呢!”站内走出一名年轻的红军战士给说道。

“好的,知道了!”年轻人愉快地答应道,跟郝教授等告别后飞快地离去。

前面小巷里突然响起一阵鞭炮的脆响和锣鼓的欢腾,众人又随着欢闹的人群一起走进一座张灯结彩的小院子里。

庭院内已站满了人群,正中的两张大圆桌上摆好了酒宴,一个年近五旬、满面红光的男子站在院子zhōng yāng,拱拳向前来贺喜的人们谢道:“感谢众位父老乡亲、邻里街坊为我狄某人作证,使我能重回我们狄家故宅,取回我们的房产地契。狄某在此备置薄酒以表谢意!”

“大伙都知道我们狄家以前是中等好户,家中有两处房产、三百余亩土地、车辆耕畜也齐全的。1929年3月,‘尕娃子司令’马仲英在永昌城作害,我家的牲畜、粮食都被掠走了。当年chūn种时家里既无种子又缺口粮,就借了地主老财、商会会长周之甲的五石小麦,算计着当年秋天可以偿还。不料竟连续三年庄稼歉收,利息也驴打滚地成倍增长。债台高筑,我不得不典出土地来偿还债务,但咋料这周之甲原是要想霸占我全部财产的。周家串通官府跟我打了官司,三年间以债务纠纷之名陆续将我家的房产和土地都给拐拿走了。我气恼不过,去年年底准备上兰州告状,被周家发觉后拦截下来,挨了县官府两百大板,又被投进监牢关押了三个多月。我身落残疾、家境破败竟无容身之处。”男子言语哽咽、泪如雨下,听者也是泪光闪动。

“红军就是我的大救星。昨天重新审理了我的诉讼,惩治了土豪劣绅周之甲,今天就发还了我家的房产。红军是来消灭剥削欺压我们的大坏蛋,是为我们老百姓当家做主的。我真心拥护红军,强烈支持‘联苏联共,抗rì救国’。有红军,我们就有希望。”男子激情的话语引爆了人们热烈的掌声,欢声笑语在这凄冷的寒冬中洋溢、蒸腾。

黄昏,众人来到永昌县城最高处的钟鼓楼,一起欣赏着落rì余晖下巍峨雄壮的祁连山脉。

郝教授指着南面和西面的两条山脉给众人解说道:“西汉时,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击败了匈奴,这河西走廊哭声动天,匈奴人歌唱道:亡我祁连山,使我牲畜无繁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sè。祁连、焉支就在我们面前的这两座山。”

郝教授叹道:“蒙古成吉思汗封窝阔台子阔端为永昌王镇宁河西。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以永昌王宫殿所在地置永昌路,永昌之名自此始。后明置永昌卫,清雍正年间改为永昌县,取‘永远昌盛’意而名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漫漫历史长河中淹没起多少英雄豪杰,又曾记得几许慷慨悲歌。这永昌城也变了天,变成了红sè的!”

祁连白雪今犹在,怎奈夕阳几度红!

晚霞别样映永昌,而今又是新气象。

晚霞映红了天空,如棉絮一样的火积云布满天际,终年覆雪的祁连山脉似一条身披红鳞甲的苍龙横卧大地,红彤彤的霞光照耀的每个人都似裹了一层绚丽的丝绸,共同融进在这江山一片通红了。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啊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亲爱的工友们呀啊,亲爱的民友们呀啊,唱一曲国际歌,庆祝苏维埃。

站在革命的前线,不怕牺牲冲向前,为的是政权呀啊,为的是政权呀啊,工农专政如今已实现。亲爱的工友们呀啊,亲爱的民友们呀啊,今rì里是我们,解放的一天。

……

刘芳歌们清脆悦耳的歌声在永昌这座千年古城上空回荡,向着广袤的土地远远散去。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