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天龙之君> 第7章 学古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学古琴(1 / 1)

() 第7章学古琴

美如天仙的清音姐姐脖子轻轻弯了一下又露出一丝笑容:“既然来了,那就进来吧。”随后她转过身走在前面,后身向着我和洞宾。清音姐的身材真标致,尤其是她那弯曲的臀部,把我都看迷了让我想入非非的,呵呵,说句难听话我真想把身子贴上去狠狠地cāo她一把。吕洞宾猛拉了一下我的细手,重重地说道:“看什么看啊?没见过女人啊?”我向前一探身“啊”了一声随着洞宾跟着清音姐走过去。

走过大门,来到院子里,第一个小房间就是清音的房间。门是开着的,然而门上却挂着一个竹帘子,透过竹帘子可以模糊地看到里面布置的很jīng雅的器物。清音掀开竹帘子,里面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然后她说:“进来吧。”吕洞宾用手推了我一下我进去了,吕洞宾随后也进去了。屋里有一种属于女孩子那特有的一种香香的感觉,让我闻着好生舒服流连忘返的。屋里靠墙放着一张不大也不小的木制床。挨着床的一头便放着一个看上去价值很高的厚重的木制桌子,上面也就放着那把能发出天籁之音的干净的古琴,桌子前面放着一把椅子。

清音的话好温柔:“想学琴是吗?我教你,来,坐下。”我还呆呆地站着,看着古琴,不太自信地说道:“我,我,我真的可以吗?”清音姐说道:“很好学的。”于是我轻轻地坐下了,坐下了反而不紧张了。清音姐站在我的左侧,而吕洞宾则站在我的右侧。清音姐用手轻轻地在下起第三根琴弦上勾了一下,古琴就发出“当”的一声,回声不绝,好悦耳动听哟。

接着清音姐温而不厉地说道:“我先教教你理论知识,好吗?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xìng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chūn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cāo琴弦歌之声不绝;chūn秋时期的伯牙和

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1977年8月,美国发shè的“旅行者”2号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张可以循环播放的镀金唱片,从全球选出人类代表xìng艺术,其中收录了著名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演奏的长达七分钟的古琴曲《流水》用以代表中国音乐。这首曾经由chūn秋时代著名琴家伯牙的弹奏而与钟子期结为知音好友的古曲,如今又带着探寻地球以外天体“人类”的使命,到茫茫宇宙寻求新的“知音”。

古琴的声音是非常独特的,一般人听琴乐能感到古琴的安静悠远。“静”可以说是琴音的最大特点,琴音也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古琴有三种音,都非常安静。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称为天地人三籁。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籁,可以状人情之思,也可以达天地宇宙之理。在古琴音乐三音交错、变幻无方、悠悠不已之中,凡高山流水、万壑松风、水光云影、虫鸣鸟语及人情复杂之思和宗教哲学之理,尽能蕴涵表达。宋代《琴史》中说:″昔圣人之作琴也,天地万物之声皆在乎其中矣。″晋时嵇康作《琴赋》曰:“众器之中,琴德最优。”也就是认为在各种乐器中,古琴是最好的,具有最优异的品德,最适宜君子作为修养之具。琴音的松沉旷远,能让人雪躁静心,感到和平泰然的气象,体验内心的祥和喜乐;琴乐的洁净jīng微,能让人感发心志、泻泄幽情,化导不平之气、升华心灵意境。归根结底,就是以七弦琴中的“含至德之和平”(《琴赋》),来养成君子“中和”的品德、达成“乐教”的目的。魏晋之后,佛道思想又融入古琴,尤其是道家“大音希声”(老子)、“至乐无乐”(庄子)的思想,在七弦琴中能得到最好的体现。琴音的低缓悠远、缥缈入无,让人由抚琴听琴而进入一咱超乎音响之上的“无声之乐”的意境,体验到“希声”“至静之极”的境界;庄子将这种虚静的、通乎天地万物的境界称为“天乐”,“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庄子·天道》)乃是一种天人相和、无言而心悦、超乎音响感受之上的jīng神境界。在佛家,则称之为“空”的体验、乃是一种“无我之境”。

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

古琴照片集锦

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中得到印证。《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鼓笙”;《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诗经·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诗经·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椅桐梓漆,爰伐琴桑”;《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这说明古琴至少在chūn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古琴在古代人们的认知度是相当广泛的,“四大名著”中有三部明确有对琴的描写,古代诗词、史书、、戏文、绘画、古董瓷器……古琴大量存在,史实、文学、艺术作品均来源于实际生活,这得有多么广泛的社会基础才能造成这种现象。所以说,古琴在我国古代民间曾经是相当普及的,至少在读书人中是家喻户晓。也正因为这样,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琴艺术终于传承到了今天。”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