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用完午饭后,开始游玩青峰山。一路上,大家都十分开心,到山顶时,天sè渐暗。一行人等到了一佛寺前,一随从上前叩门。
“青峰寺,”桓温看着寺前牌匾念道,“这些和尚将寺庙建于此山之上,真是会选位置。”
“元子,休得妄言?此寺方丈乃得道高僧,进寺后须谨言慎行。”温峤嘱咐后,看见马上还驮着刚才未吃完的猎物,又吩咐随从道,“佛家禁止杀生,快将猎物送给附近人家。顺便将身上的刀兵弓箭也一同寄放到农户家中,佛寺乃安静祥和之地,见不得兵刃。”
寺门开了,走出一个小和尚。
“阿弥陀佛,诸位施主,有何贵干。”
“小师傅,烦劳禀报方丈,就说一位姓温的故人又来讨扰。”温峤边还礼边说道。
过了一会儿,寺门大开,只见方丈领着十来个和尚站在门内迎接。
“阿弥陀佛,老衲不知刺史大人到来,有失远迎,敢请见谅。”
“方丈言重了,今rì来访的不是什么刺史,乃是一游山玩水之人。叨扰之处,方丈莫怪。”
“哈哈哈哈,“方丈听后笑了起来,”既无刺史,此处也无方丈,只有一好客的老和尚。诸位快请进来。”
“方丈,先容温峤引介,这位是从建康来的王公,是在下的莫逆之交。”温峤指着王导介绍道。
“王公气宇非凡,又是dì dū来的贵客,老衲有礼。”
“方丈有礼,方才太真和大师皆有言,今rì无世俗之分,只有主客之别,大师就无须多礼了。”
“唉,也太客套了,真是有点受不了。”桓温小声叹气道。
一旁的小刘屹听见后,忍不住笑了笑。众人进了寺内,享用了方丈命人准备的斋饭后,在大殿里听方丈讲解佛经。待方丈讲解完毕之时,桓温问道:
“方才方丈言道,佛曰,众生平等。又曰。世间无不不可教化之人。请方丈赐教,这其中可包括胡夷否?”
“桓公子,老衲就来回答你所问。佛家所言,众生平等,当然包括胡夷之人。一切罪恶都是由无知引起,当今时下,胡夷杀孽深重,只因未得佛法教化,不知因果报应。”
“方丈,恕我直言,佛家源于天竺,汉明帝时传入中原,因此我觉得佛家之言并非我华夏固有,并不适合中原实情。好比面对手持利刃的胡夷,难道要我等一人手里捧本佛经吗?”
“元子,休得妄言。”温峤先呵住桓温,然后又向方丈赔礼道,“此子年少,失礼之处,还望方丈见谅。”
“无妨,无妨。”方丈笑道,“桓公子之言,正是佛家的高深境界,就好比佛祖割肉喂鹰的故事。即使面对手持利刃者,亦要劝其放下屠刀。”
方丈说完后又笑了笑,见小刘屹在一旁听得入神便问道:
“这位小施主,老衲见你听得入神,不知方才老衲之言,小施主领悟多少?”
“方丈,屹儿年幼,尚不能理解如此高深佛法。”温峤笑道。
“太真,方才我也见屹儿听得入神。不妨让屹儿说说。”王导又对小刘屹说道,“屹儿,大胆言之。”
“是,伯父、屹儿觉得,佛家虽来自天竺,但和中原思想有些相同之处。”
“哦,那你来说说有何相同之处。”王导笑道。
“方才方丈讲道无缘大悲,就是说即使无亲属关系的人之间也要相互关怀。这与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是一样的。“
温峤听到刘屹所言,既高兴又惊奇,笑着道:
“屹儿,你还能说说哈有哪些相似之处?”
“是,义父。方才谈到如何对待胡夷。佛家主张佛法教化。圣人亦有言,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不过屹儿不解的是,如果文德教化有用的话,那么朝廷还要兵将有何用,但如果兵将可震慑胡夷的话,当年汉家兵马何其强?何以匈奴仍未拜服?”
小刘屹的话一时让众人无言,良久,王导道:
“恐天下能解此问者亦无几人也。”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