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红警战争游戏> 97式中型坦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7式中型坦克(2 / 2)

在1945年8月的远东战役中,rì本关东军装备有97式改和一式中型坦克的第1、第9坦克旅,在苏军强大的攻势下,仓促应战,不战自溃。储备在四平、公主岭等地的大量97式中型坦克成了苏军的战利品。驻守在rì本北面北千岛的第11坦克团的19辆97式改中型坦克、20辆一式中型坦克和25辆95

式轻型坦克于8月18rì与苏军t-34坦克群展开激战,终被全歼。

结构特点

97式中型坦克战斗全重15.3吨,乘员4人,车长和炮手位于炮塔内,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的右侧,机枪手位于驾驶员的左侧,炮塔位于车体纵向中心偏右的位置。主要武器为1门97式57毫米短身管火炮,可发shè榴弹和穿甲弹,携弹量120发(榴弹80发、穿甲弹40发),其穿甲弹可以在1200米距离上击穿50毫米厚的钢质装甲。辅助武器为2挺97式7.7毫米重机枪,携弹量4035发,其中1挺为前置机枪,另1挺装在炮塔后部偏右的位置。xìng能数据

四式中型坦克总体布置剖视图

战斗全重15000kg

车长5.52m

车宽2.33m

车高2.23m

引擎mitsubishitype97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38km/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210km

乘员4人

火力装备57mmguntype97;2x7.7mmtype97mg

弹药57mm:100发;7.7mm:2745发

装甲8-33mm

爬坡度34度

通过垂直墙高0.90m

越壕宽2.50m涉水深1.00m变型车

从1940年起,以97式坦克底盘为基础研制出下述改进型车:

97改(“奇哈改”)中型坦克战斗全重增加了15.75吨。由三菱公司设计出新炮塔,换装1式47毫米火炮,穿甲弹的初速为825米/秒,在500米距离上可穿透75毫米厚的装置。火炮采用半自动垂直滑动式炮闩,车上携带104发炮弹和2575发机枪弹。这种坦克在rì本称“97改”、“奇哈改”。有些97改中型坦克还增加1挺高shè机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辆坦克即是这种坦克,常常称为100式坦克。100是rì本天皇纪年2600年(公元1940年)简化后的数字。

一式

“奇黑”中型坦克是rì军为准备“本土决战”,于1941年研制成功的中型坦克。“一式”的“一”,是rì本天皇在位年代2601年的后1位数字。该车战斗全重增加到17.2吨,增加了1名装填手,乘员增至5人。炮塔尺寸也明显增大,车高增大到2.38米。主炮是长身管的47毫米坦克炮。车体改为焊接结构,主要部位的装甲厚度达到50毫米;动力装置是三菱公司生产的100式12缸风冷柴油机,功率为176千瓦。这种坦克共生产了587辆。

xìng能数据

战斗全重:17.2吨

乘员:5人

最大速度:44km/h

火力装备:57mmtype97;2x7.7mmtype97mg

功率:24马力

转数:2000转

炮塔装甲:10-50mm

车体装甲:8-50mm

生产辆数:587[1]

三式

“奇努”中型坦克1943年开始研制,1944年研制成功,战斗全重增加到18.8吨,在一式坦克的基础上,换装了新式炮塔和75毫米坦克炮,取消了炮塔后部的机枪。最大速度减至38公里/小时。只生产了约60辆。

四式

“奇托”中型坦克1977年研制成功,是以反坦克作战为主要目的而设计的坦克,由著名

战后被美军缴获的四式坦克的三菱重工业公司生产。战斗全重为30吨,乘员5人,全长6.343米,车全宽2.865米,车全高2.772米,比起三式坦克来要大一圈。车体前部为驾驶室和传动装置,中部为战斗室,后部为动力舱。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一根很长的传动轴传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这种总体布置方式,其主要优点是坦克的纵向布置较合理,纵向重心容易平衡,但最大的缺点是使整车的高度增加。

其主要武器为1门75毫米坦克炮,原来是准备用于五式中型坦克的,并准备采用自动装弹机。由于研制时间紧急,被迫去掉了自动装弹机装到四式坦克上。但它至少说明,在二战期间rì本已经开始研制了用于坦克上的自动装弹机。采用的弹种有:一式穿甲弹和试制四式榴弹。为提高穿甲威力,在强化弹体材料的同时,还在弹头内加装65克高猛炸药,弹药基数77发。辅助武器为2挺7.7毫米机枪,1挺为并列机枪,1挺为前机枪,弹药基数5400发。发动机为v型12缸风冷柴油机,最大功率412马力(303千瓦)。行动装置采用混合平衡式悬挂装置,负重轮由6对增加到7对。车体为焊接结构,炮塔为铸造、焊接和螺接混合式结构,分三部分铸造,然后焊接起来,防盾部分又采用了螺接方式。这种混合式的炮塔加工方式,比起rì本坦克原来的铆接方式是一大进步,但比起整体铸造炮塔或全焊接炮塔,在技术上要相对容易些。车体的装甲厚度为15-35毫米,炮塔的装甲厚度为50毫米;车辆最大速度45公里/小时,最大行程250公里;装甲厚度12-75毫米。该坦克只生产了6辆。

五式

rì本五式中型坦克“奇里”中型坦克是作为“本土决战兵器”在1945年研制的。它是四式中型坦克的改进型,外形上很相似,但车体加大、加长,每侧有8个负重轮,炮塔也改为全焊接结构。这些成为识别五式坦克的外部特征。其战斗全重达到了约35吨,比四式坦克重了约4吨,乘员仍为5人。车长7.307米,车宽3.07米,车高3.049米。各部位的装甲厚度与四式中型坦克大同小异,但车体前部侧面的装甲厚度增加到50毫米。从外观上看,已经具有战后第一代坦克的一些特征,但整车的高度较高。

其主要武器为五式75毫米坦克炮,穿甲威力较四式坦克的火炮有一定提高,弹药基数78发。车体上还装有1门37毫米火炮,弹药基数为124发。辅助武器为2挺7.7毫米重机枪,1挺为并列机枪,1挺为前机枪,弹药基数3000发以上。另有2支冲锋枪,携弹药300发。动力装置为500马力风冷柴油机,并准备在Ⅱ型上加增压器。还有一个方案是安装研制中的98式800马力的液冷汽油机,由德国的bmw航空发动机改装,但装车的还是风冷柴油机。每侧有8个负重轮、3个托带轮,每两个负重轮为一组,为平衡式悬挂装置。五式坦克的履带较长,即长宽比较大,转向xìng能不太好。坦克的最大速度为4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200千米,最大爬坡度为30度,最大越壕宽2.8米。这种坦克只生产了1辆样车。

此外,97式“奇哈”中型坦克的变型车还有扫雷坦克、推土坦克、各种自行火炮、装有20毫米高shè炮的防空坦克、坦克架桥车以及各种工程车和抢救车等。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