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式主战坦克是中国第三代主战坦克,综合xìng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该坦克上世纪80年代研发,因种种原因试车几经延迟,1999年10月1rì阅兵式上正式公开。由于成本因素估计该坦克不会大量装备解放军。参数[[[cp|w:220|h:154|a:l|u:http://file2.qidian./chapters/20132/12/124376634962978956864421737283.jpg]]]重量:48吨
尺寸:长10米(炮口向前)车长7.6米宽3.5米高2.37米
动力:涡轮增压中冷式柴油机1200马力
最高速度:70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600公里
乘员:3名
武器:
125mm滑膛炮×1(可发shè炮shè导弹)备弹40
12.7mm高shè机枪×1
备弹500
7.62mm机枪×1备弹2500
烟雾弹/榴弹发shè器2×5
激光眩目压制干扰系统
火控系统:
猎-歼式火控系统,国产瞄导合一的大闭环式火控系统
防护
能力:
炮塔正面的防护达700毫米、车体防护约500-6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可挂装复合反应装甲板或屏蔽装甲;装有jd-3红外干扰机,可以干扰红外制导导弹;高效自动灭火/抑爆装置。
98式主战坦克(正式定型时被命名为99式)是中国第三代主战坦克,综合xìng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该坦克上世纪80年代研发,因种种原因试车几经延迟,1999年10月1rì阅兵式上正式公开。由于成本因素估计该坦克不会大量装备我军。
坦克的动力系统:
采用了883千瓦(1200马力)的涡轮增压中冷式大功率柴油机,最大公路时速达70公里/小时,0-32公里加速时间为12秒。防护xìng能
98式坦克的外形低矮(不到2.3米),车首和炮塔正面采用可更换式新型复合装甲。其中车首用均质轧制装甲焊接而成,重要部位采用迭型陶瓷复合装甲加强。首上装甲板为多层复合装甲,具体结构为钢-玻璃纤维板-超硬钢-钢,总厚度为220毫米,倾角为22度,其防护能力相当于500~600毫米均质装甲。车体首下装甲板厚度为80毫米,挂装有两块大型钢质塑料板,也可以挂一具推土铲。车体两侧安装有8毫米厚夹布橡胶履带裙板,前护板和侧裙板对带倾斜引信的反坦克地雷和破甲弹有一定防护作用。另外,为保护驾驶员的安全,其座椅悬吊在车体上,底部加强了防护装甲,两侧各焊接有一根垂直钢架,用以提高结构强度。98式坦克的炮塔装甲由复合材质和特种钢组成,两者间的夹层内还有特种材质,故又称间隙式复合装甲。其在2000米距离上可抗击穿甲能力在700毫米的动能穿甲弹和破甲能力在800毫米以上的战防弹。在1997年冬季进行的低温试验中,98式坦克经受了14发105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攻击,无一击穿坦克的前装甲。后来用t-72c坦克上的125毫米炮对其shè击6次,依然无法击穿前装甲。
如果披挂上附加装甲,在车重增加0.7吨的情况下,98式坦克的抗apfsds穿甲能力在830毫米以上,抗heat穿甲能力在1060毫米以上;在炮塔和车体上安装新型双防反应装甲后,抗apfsds和heat的能力可达到1000~1200毫米。另外,98式坦克的侧屏蔽前端还装有反应装甲,顶部装甲也得以强化。
众所周知,坦克最薄弱的防护在炮塔顶部,在制导武器(尤其是攻顶弹药)比重rì趋增重的今天,单纯依靠坦克的硬防护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坦克生存的要求。为进一步增强98式坦克的生存力,其上安装了反导软防护系统。该系统由jd-3红外干扰机、烟雾弹系统、雷shè告jǐng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jd-3红外干扰机由红外发shè机、电源和控制装置、控制板组成,系统总质量为75公斤。通常情况下,在坦克主炮两侧各装一台jd-3红外干扰机。jd-3红外干扰机的方位覆盖范围为主炮两侧22度方位角,高低覆盖范围是5度,在探测到来袭目标后2秒内发shè0.7~2.5μm波段的红外脉冲辐shè讯号。红外干扰机能够持续发shè编码红外脉冲干扰讯号,使红外制导反坦克弹药的制导电路产生假讯号,可有效干扰“tow”、“龙”、“霍特”等反坦克飞弹。
烟雾弹系统由94式烟雾发shè器和97式烟雾弹组成。该系统可在3秒内在距离坦克50~80米处形成气溶胶烟雾屏障,对敌方的雷shè目标指示器和雷shè测距机产生屏蔽,对0.4~14μm波段具有较好的遮蔽作用,持续作用时间为20秒。试验证明,该系统可使“tow”、“龙”、“小牛”、“地狱火”等反坦克飞弹的命中率降低75~80%;使“霍特”、“米兰”等反坦克飞弹的命中率降低2/3;使雷shè测距机辅助shè击的各种火炮命中率下降2/3。
除软防护系统外,98式坦克上还可以安装新型主动式防御系统。该系统由控制装置、毫米波雷达、发shè系统组成,各子系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以快速更换。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车长将系统置于工作状态,此时雷达采用监视工作状态。当探测到距坦克50米之内、在规定的范围内飞行的目标时,雷达自动转换成跟踪模式,并向火控计算机提供目标的弹道数据,由火控计算机确定来袭弹药是否可能命中坦克。如判断来袭弹药会命中坦克,雷达则提供jīng确跟踪数据,计算机确定防御弹药的发shè位置和时间,在来袭弹药距坦克1.5~4.2米处爆炸,击中来袭弹药,使来袭弹药的弹头提起爆炸或使其偏离飞行轨道。如判断来袭弹药不构成威胁,雷达则恢复到监视状态。主动防御系统可对付速度为70~700米/秒的来袭目标,系统重新做好准备只需0.2~0.4秒。该系统对协同作战的步兵危险区为20~30米。另外,该系统可自动识别假目标,如飞鸟、子弹、炮弹破片和己方发shè的炮弹或飞弹等。主动防御系统可安装在多种装甲车辆上,可将装甲车辆的生存能力提高近2倍。安装该系统的坦克不会对其他坦克产生电磁干扰,系统本身也有良好的反电子干扰能力。
在98式坦克的内部安装有集体三防装置和自动灭火抑爆系统,战斗舱、驾驶舱及其舱盖的内壁加装有一层防辐shè衬层,可降低rshè线对乘员的伤害。此外,在坦克被穿甲弹击中时还可以防止乘员受到从内部崩落的碎片的伤害。车体和炮塔均涂有三sè迷彩涂层。
在波斯湾战争中,伊拉克的装甲车辆由于没有装备预防“二次”效应的有效设备,导致了惨重伤亡(尤其是较为先进的t-72坦克)。经测试,坦克战斗舱内,由heatshè流引起的车内油气混合物爆炸,会在140毫秒~240毫秒内形成0.35~1.4兆帕的超压,有的甚至达到2兆帕,伴随爆炸形成的热辐shè强度可达6~10瓦/平方厘米。当弹丸穿透装甲板时,车内人员很容易受到三种主要危害:压力冲击、皮肤烧伤和毒剂效应。对人体而言,假如作用于身体的压力时间超过50毫秒,0.1兆帕以上的超压通常会造成肺部永久xìng损伤。0.3兆帕以上的超压将使人员的死亡率达50%。当超压值达到0.4~0.5兆帕时,人员将必死无疑。按医学要求,皮肤以下0.08毫米深处的温度超过43.5摄氏度,身体裸露部位将遭受难以恢复的2度烧伤。或者用热辐shè计表示,即10瓦/平方厘米强度的热辐shè作用在皮肤上的时间超过100毫秒时,所引起的皮肤烧伤将会达到1度。除了超压、皮肤烧伤外,毒剂对乘员的伤害也不能忽视。在残酷的战场环境下,当车辆中弹时,车内乘员处于高度紧张、担忧状态。人员体内肾上腺素将会增高,这会增加人体对毒xìng物质的敏感xìng。毒xìng物质来自爆炸后的产物、燃烧的产物及热分解产物。爆炸产生的毒xìng物质取决于来袭弹药的xìng质,燃烧和热分解产生的毒xìng物质的多少取决于感受穿透shè流的敏感速度和灭火的持续时间。综上所述,装甲车辆内一旦发生“二次效应”,对车内乘员的伤害将是致命。因此,给装甲车辆配备高效的灭火和抑爆系统,预防“二次效应”,对提高坦克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装甲车辆内,有效的灭火抑爆系统应该具备敏感的探测器、快速的控制系统和有效的灭火剂,这样才能有效制止爆炸和彻底地避免“二次效应”。通过研究人员地反复试验证明。如在130毫秒内扑灭坦克内的各种火灾,就能够避免各种油气混合物的爆炸。在预防二度烧伤时,只要10瓦/平方公分热辐shè作用在皮肤表面的时间不超过100毫秒,就能使乘员避免遭受较为严重的二度烧伤。但是,如果压力的作用在50毫秒以上时,同样会造chéng rén体的各部位损伤甚至死亡。因此,自动灭火抑爆系统的反应时间越快、抑制超压和避免烧伤效果就越好。
早在60年代初期,中国就展开了装甲车辆自动灭火系统的研发,但由于各种原因进展缓慢。直到中越边境冲突后,战场上的血的教训使解放军提高了对装甲车辆自动灭火装置作用的认识并产生了迫切要求,自动灭火系统的研究工作因而加快。1980年,中国自行研发了80式自动灭火装置并装备于各型装甲车辆上,经实践证明,使用效果良好。但是,该系统还不具备抑爆功能。因此,80年代初,中国引进了“safe”系统,并很快完成了样机试制和全部系统的国产化。后来,在其基础上中国又发展了更先进的自动抑爆系统。98式坦克上装备的是92式自动灭火抑爆系统,该系统由关系探测器(6个)、控制盒、灭火瓶(4个)、紧急开关和电缆组成。该系统可在50毫秒内抑制由于heatshè流引起的战斗舱油气混合物爆炸,并能够将油气爆炸产生的压力限制在0.1兆帕以内,这样能够使乘员的皮肤烧伤程度限制在1度以下,故可以达到灭火抑爆作用,防止“二次效应”发生。在灭火瓶中,装有液态的“哈隆”1301灭火剂,并充满氮气,阀体直接装在瓶口上,不使用分布管路,这样可以极大的缩短喷shè时间。
机动
能力:
西方国家工业基础雄厚,发动机水平高、动力传动系统的可靠xìng好,我们的坦克无论与m1a2、豹2a6或者90式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不过随着中国新一代大功率1103千瓦(1500马力)发动机的研制成功,这种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ztz-99式改进型主战坦克:是我军最新型主战坦克,车重约52吨,坦克炮塔正面和侧面都在原有复合主装甲的基础上,加装了新的楔形双防反应附加装甲,具备了优异的防弹外型,和德国的豹2a5式坦克相像,其车体也均采用复合装甲,抗弹能力成倍提高,99改式坦克的车体和炮塔的防护能力则相当于800和100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被称为“中国豹”。
ztz-99式改进型主战坦克,装有一门125毫米高膛压滑膛坦克炮,最大shè速为8发/分,自动装弹机装填,(采用人工装弹时,shè速1-2发/分),坦克弹药基数为41发,(22发在自动装弹机内,19发放置在战斗室的各弹药箱中),使用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为1,780米/秒),可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850毫米的均质装甲,而使用特种合金穿甲弹时,同距离穿甲能力达960毫米以上,其弹芯长径比为30:1。为了进一步强化反坦克作战能力,99式改型主战坦克配备的多功能爆破榴弹为增强装药的高爆型,其威力较大,足以使当今主战坦克丧失战斗力。
99改主战坦克炮,还能发shè中国仿制的俄125毫米口径炮shè导弹,(单车携装4枚),该导弹最大shè程5.2公里,最大飞行速度达800米/秒,平均速度为500米/秒,从发shè至到达最大shè程处为8--10秒,使该炮shè导弹在战场上,也具有反击直升机的功能,最大破甲深度700毫米。辅助武器:为88式12.7毫米高shè机枪一挺,(备弹300发)对空中目标最大表尺shè程1.5公里;86式7.62毫米并列机枪一挺,采用遥控电发,弹链供弹(备弹2000发)。
动力传动系统
长期以来,缺乏大功率引擎是制约中国主力坦克水平的一大技术瓶颈。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在80年代末研发成功了多种1200马力的大功率柴油引擎。其中150hb系列的1200马力涡轮增压中冷式大功率柴油引擎的xìng能较为出sè,被选中作为98式坦克的动力系统。可能是在设计时参考和借鉴了德国mtu公司的mb871ka501型引擎的设计理念,所以150hb引擎与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