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是稍微有点事。。。”
被张风请澈的目光注视着,刘辩犹豫了下,放弃了故弄玄虚的谈话,开诚布公地说起了西园八校尉之事。
“所以说,希望我能出任下军校尉么?”
“正是。大汉无将可用了,汉室声望衰落至此,也无人敢用了。”
手指搭在长剑剑鞘上翻弄着长剑,刘辩的声音却没有听出汉室衰落的伤感。
“皇甫将军、朱将军。。。怎么死的?”
说起大汉之将,张风想起了不久前殒命的两人,而张风突然的问题让刘辩玩弄长剑的动作一顿。
“我杀的。”
沉默了良久,刘辩承认了杀戮。张风哑然,心中复杂难言,却不是愤怒,凭心而论,张风与两位将军也没什么交情,只是在经过了一场梦魇之后,对两位将军当初夺兵权的做法也有了理解,所以多出了一分感激而已。
但也不会因此而做什么,张风心里也觉得现在死于刺杀比硬扛着数十万冤魂活下去更是一个解脱的办法,特别是这样死于刺杀却也可以让人们转移屠杀黄巾的视线,也算一定程度上挽回了两位将军的名声吧,虽然两位将军不见得希望这样。
只是不知道两位将军死前知不知道刺客身份,若是知道,为了大汉放弃了一切却被大汉所杀,就难免有些悲了。
摇了摇头,将纷杂的思绪甩开,张风手上摸着放在石桌上的长枪,眼睛直视着刘辩,回答了刘辩的征辟:
“抱歉,虽然现在不是拿不起长枪,不过却不想再挥舞了。”
张风的回答不出意外,刘辩也没想过张风能够轻易地度过心里瓶颈,毕竟那是数十万人命。
但是张风担不起不代表刘辩,或者说大汉不行。
“是因为城外的那些么?”
刘辩没有明言,不过张风也知道城外的是什么了,抬头望了一眼,视线却被高墙所组,但仍能看见直冲云霄的怨念。
“嗯。”
“那么就无需担心了。”
“嗯?”
张风愕然,不明白为什么刘辩会这么说。
“我的意思是子虎你不需要背负这数十万人的债。”
从地上拿回了酒具,刘辩给自己满上了一杯。张风皱眉看着刘辩动作,脸上的表情要求刘辩作解释。
“要背负这数十万,不,黄巾之乱以来所有的杀戮的人是我。”干掉了杯中之物,刘辩脸上浮起一抹cháo红:“因为黄巾之乱本就是我一手策划的。”
“!”
难以形容张风听见这话时的惊诧,黄巾之乱以来,死者又岂止山谷数十万,那是神州大地上一道磨灭不了的伤痕。可是现在却有人说自己是持刀之人,而说出这话的人却是最大的受害者。
惊诧过后就是愤怒了,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理由,众多生命的消逝总会让人感到愤怒。无论这样的愤怒是出于兔死狐悲的假道义,还是感同身受的真xìng情,总是会让人愤怒的。
“看来不讲清楚,你无法接受啊,那就稍微讲讲吧。”
又给自己满上了一杯,看着霍然站起的张风,刘辩嘴上笑道。
故事有点长,主要当一个原想做个千古明君的太子发现就算自己成为贤人明君也终究只能昌盛一世后,就像是始皇求长生一样追求万世永昌之法。始皇帝求长生而不可得,太子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找到了答案。只是一步步迈出后发现自己与明君之道,乃至于常人之道都渐行渐远,思考偏激的像是个疯子,但是这个世道也确实像个疯子般在渴求着翻天覆地的改变,所以也就孤注一掷了。
自己找不到答案,就让百姓自己来选择吧,就算最终是大汉民族消亡于这片土地,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了。
张风看着有些醉了的刘辩,怒火却渐渐消退。刘辩虽然有些醉了,可是言语间却将天下大事剖析的清清楚楚,清楚的让张风知道,即使没有刘辩的推波助澜,黄巾起义也会爆发,至少在刘辩的话语间,大贤良师张角就不是刘辩计划中的人物,而是天下间对这世道产生不满的其中一人罢了。
怒火消退后就只有纠结了,虽然有人接过了重担固然有一种轻松,可是屠杀黄巾之事张风自觉也不是没有一点责任,而且至少一场梦魇之后也看清了这条路走下去终究会杀戮缠身,就像童师当初预言的一样,或许终会后悔的。
【哐当】
刘辩倒在了石桌上,打翻了酒具。酒壶中没有漏出酒水来,张风这才注意到酒水已经全部被刘辩喝完了,而张风用来消愁的酒显然不会少,而且也很醉人。所以刘辩喝醉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太惊讶的事。
“没事的。。。我的责任。。我会担,你的责任。。。也让我来吧。。。但是我担不了多久的。。。所以,你要成长起来。。。成长到不会被这责任。。。压垮。。击。。溃。。”
酒醉的刘辩喃喃自语,手指撑着脑袋,目光浑浊的显然已经醉到了深处。而这时候说的话却只能是肺腑之言了。听见了刘辩的醉言醉语的张风沉默了半晌,终究轻叹口气笑道:
“什么成长,刘明非你可比我还要小啊,魂淡。下军校尉是吧,我答应就是了。”
拿过了刘辩放在桌上的长剑,缓缓抽出了鞘,长剑泛着冷意,剑锋边上还有丝丝血迹泛红,剑脊处书写着一个“汉”字,大汉的汉。
张风认得那书法,却是刘辩的字。
“我会守护大汉的,放心吧。”
ps:今天是两章,算是补上昨天的吧。。。好像有点热伤风的样子。。。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