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回明之富二代传奇> 第八卷 谈判,要的是双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卷 谈判,要的是双赢(1 / 2)

() 天启年间,虽然明朝各地动荡不安,但民间商业发展并非与整体王朝一般停滞不前,各地商品都经过运河流通,南北商贸空前繁荣,反而呈现出另一派生机勃勃景象。加上嘉靖时期,浙直总督胡宗宪与名将戚继光一道,历经数十年艰辛,铲除为患江南诸省数十年的倭寇之患,从而打通了海路,让丝绸茶叶等物可以远销海外各国,为大明另开辟了一条商业通路,让朝廷又多了一比额外的收入。

只是近些年来,这段北起京城,南通杭州的大运河却又遭一股不知名倭寇肆虐,频频劫船伤人。官府虽然也多次派兵围剿,但由于大运河横贯大半中国,可通长江,黄河,钱塘江,倭寇船快,来去如风,行动诡秘,难以形成合围,朝廷一直苦无对策。而天启二年的时候倒是有一次成功拦截的先例,只是一千五百明兵包围倭寇,结局竟是不敌只有二百余人倭寇武士,被打的落荒而逃,死伤惨重。至此之后官府对倭寇之事都开始挣一只眼,闭一支眼,只求这小股倭寇少来自己的辖地就行,更别谈围剿了,而朝廷近年来也是千疮百孔,没有余力管这种“小事”。

今儿天青气爽,正是官府与西河会约定谈判的rì子,运河之上数十艘小船伫立河面,为首的是一艘二十多米长的大舰,大舰之上,邹润发正躺在一张宽阔的太师椅上享受着明媚的阳光,嘴中含着一串荔枝。

他把官帽一抬,伸了个懒腰,有些抱怨的说道:“这太阳真有些晃眼啊~小东子~”

“儿子在~~~”一旁马上过来一个三十多岁胖乎乎太监,麻利地撑起一把大伞,顿时就把照在邹润发身上的太阳光给挡住了,那太监一边催促着旁边的仆人扇风,一边满脸献媚地低声问道:“干爹~您看这样行不?”这太监正是整个杭州除了邹润发之外唯一也是真正的阉人,被从京城派来专门负责伺候织造局总管太监的宦官卫东,太监都是无儿无女之人,所以在明朝宫内的风气,都是小太监认大太监为干爹,拉帮结派以求升官发财,而卫东的干爹正是所有任上的织造局总管,才刚刚二十的邹润发当然也不例外,受收了这么一个比自己大的多的干儿子。

感受着微风拂面,邹润发满意的点了点头道:“还是小东子贴心,伺候的周到。”心想,这免费儿子多好,需要什么我一皱眉就知道了,就像肚子里的蛔虫,比以前跟在自己旁边的秘书机灵多了。

“小郑,我们的人手准备的怎么样了?”

郑茂上前禀道:“禀总监,所有事情已经准备妥当,现在我军在运河之上有四十艘官船,每船之上有三十人,共计一千二百余人由蒋千户指挥,其余剩余人等都在两岸埋伏由徐千户统领接应,而总监身处的这艘舰名为苍山船,更是王爷亲自找从兵部借出的,装备有千斤佛郎机炮2门,碗口铳3个,噜密铳4把,喷筒40个,烟筒60个,火砖30块,其余箭弩不计其数,对付西河会的乱党可说是万无一失。”

听到这里,邹润发哈哈大笑道:“没想到我大明的船上竟然还装现代化武器,可惜这些什么铳个头都太大,一个都十几斤,要是有把ak47,本总监今天也可以让你们看见识一下什么叫cs高端职业玩家了。”顿了一顿又问:“这西河会又有多少人?也有枪有炮吗?我们够不够十个打他一个?”

郑茂笑着回道:“总监放心,西河会不过是群乌合之众,像千斤佛郎机炮这种西洋火器只有我们大明水师才有,这次他们能来的人数最多不过两百,我们的确可以十个打他们一个。”

邹润发这才放心,这时只见运河远处缓缓驶来十几艘大小各异帆船,每个船帆上都绣有“西河”两字,西河会终于是到了。

西河会的船只都明显比官船要大一些,其中有两艘甚至跟苍山船差不多大小,只是上面甲板宽阔并无遮掩,一看就是商旅所用的货船。

只听对面大喊“西河会已到~请朝廷上员上船说话。”河面过来一支小舟停在苍山船边。

邹润发虽然有些害怕,但也知道人质在别人手上,自己这边纵然人多势众,但是始终还是有求与人,于是摸了摸身上的那根电棒与准备好的一袋石灰粉后,带上郑茂一齐跳上小舟,一个男子说道:“只请上差一人,其余人等留下。”

郑茂微微一愣,旋即解释道:“在下是一介书生,只是负责记录文案,并无兵器随身,还请各位通融一下。”

那男子冷眼说道:“说了一人就是一人,你是不是人?是人就上去。”

郑茂有些为难道:“这...总监,您孤身一人,有什么闪失如何是好。”

邹润发抬手示意郑茂上去,说道:“不用担心那么多,我们船坚炮利,他们不敢拿我怎么样的,再说王爷已经告诉我了应付的办法,绝对可以说是万无一失,小郑你先上去吧。”说是这么说,邹润发还是有些担心,不自觉的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那块他妈母亲留给他的护身符,他本来也不相信这些,但是他小时候无论是从三楼掉下,还是被车撞等等事件,都奇迹般的没受过伤,到现在全身连块疤都没有,不知不觉间就有些信了,只要希望老天保佑,这次也能顺利过关。

小舟接他上了一艘大船,邹润发登上甲板就看到数十人身穿官袍,捆绑在地上,每人口中都堵着棉布,自然就是浙江众官了,再往船下走去,那带他来的男子就退下来,邹润发独自一人进到一处大房间内,进门一看,房内墙上挂着一张天师像,下面围着一排木椅,为首的有五人居中,身边坐着十多人,看来就是西河会的人了。

邹润发早有准备,来之前已经把西河会的主要人物的名字与要说的台词都彩排过了,这西河会的头面人物是一个叫张杰的神秘商旅,大家都只知道他家财万贯,却没人知道他的年纪模样,而旗下有个军师叫徐渭是享誉浙江的智者,在下来就是风,林,火,山,四堂堂主,都是学武之人,分别叫赵天罡,白文焕,李斗,苍虚道人,西河会四堂统总计五百多会众,是浙江第一大帮会。

邹润发上前一步,对着为首的五人拱手问道:“哪位是张杰,张帮主?”

西河会人中有个中年文士打扮的人看到邹润发微微一愣,向一边的威武汉子低声耳语了几句,那汉子听完,起身一拍桌子,暴喝一声:“好你个阉狗,竟敢戏耍我们西河会,我们要的是朝廷大员来,你一个区区织造局太监也敢来滥竽充数~兄弟们~把他拿下再说。”身后马上冲出四,五名大汉准备拿人。

邹润发没想到一开始就有人认出他来,本来准备好的台词顺序都被打乱了,心中大乱,急忙喊道:“慢~~~慢~~~请听兄弟我说几句话再打不迟,你们这次不过就是要提些要求~朝廷能答应你们的,我也能答应~~如果谈不拢,说完再抓我就行,何必着急这一会时间。”

那为首的汉子一抬手,上前的打手们又退了回来,那中年文士上前一步说道:“在下钱塘徐渭,不知道阁下身为织造局总管,只是管理浙江,直隶两省丝绸事务,如何能代表朝廷,又如何能代表浙江一省。莫非魏忠贤真把自己当成皇上了不成,派自己的干儿子来就想决定大明一省的命运?”

话一说完,西河会中就响起一阵叫骂声“魏狗~大胆”“小小阉人也来大言不惭~”“cāo你的卵蛋”“什么cāo卵蛋~阉狗他们有吗?”接着众人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邹润发一听这声音,立刻就想起来了,这就是他第一天来的时候,真正的邹公公遇刺的那天出现的一男一女之一,那位把邹公公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徐先生”,也是间接帮他找到了份高薪低能的zhèng fǔ工作的“恩人”,看来八成他以为当初杀的只是位替身,而自己才是邹公公本人。

邹润发本来也不是真正的太监,听到众人的嘲弄并不发怒,也跟着哈哈大笑,西河会众人一阵奇怪,为首的汉子问道:“阉狗你又笑什么?”

邹润发停下笑声,知道他的故弄玄虚起到了作用,到说正事的时候了,正sè说道:“魏忠贤又算是什么东西,浙江的事,当然可以由自己人来管,今天我们所有浙江官员都在这里,各位如果真是想为百姓谋福利,我们大可直接商量出一个结果,又何必多此一举上报朝廷?我老爹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这世界上没什么事情是不能坐下来谈的,谈才能找到共识,谈才能得到一个互惠互利的结果,我们追求的是双方都满意,双赢效果。”

顿了一顿,压低语气说道:“当然,如果各位还是非要动手的话,大不了就是陪上这里的几十位大人的xìng命,再与我后面的两千jīng兵苦战一场,就算各位运气够好,一场大战下来能够全身而退,朝廷还是能派一批新的官员到浙江,包准还是一批低素质的“狗官”,结果也不会比坐下来谈好吧?徐先生你说我讲的对不对?”

众人听到邹润发直呼魏忠贤的名字都觉得惊奇,心中都想到这新任织造局总管看来并不是个普通太监,加上他一席话软硬兼施,让西河会众人都露出一副思索的表情,寻思着邹润发话里的意思,只有为首的汉子想都不想,大喊道:“你这太监也太小看人,别说你们外面有两千官兵,就是多来两千又如何,我赵天罡可不是贪生怕生之辈,我西河会五百弟兄也没一个是贪生怕死之辈。”这句话声若洪钟,顿时引起其他的人附和,纷纷拍手赞同。

邹润发这才知道这汉子是西河会四位堂主之首的赵天罡,看来那个神秘的一把手张杰还是没来,不过邹润发只听他的称呼从阉狗变成了太监,就知道最危险的阶段终于让他渡过去了,连忙话锋一转说道:“众位当然不是贪生怕死之辈,而是甘愿为了百姓冒死的义士,是大大的英雄豪杰,我也希望与各种英雄一起商量出一个于百姓,于朝廷都有利的结果来,让所有人都满意。”这马屁拍的恰到好处,西河会众人大部分都是武人,拜的都是关公那样的忠义之辈,听到邹润发说称呼自己为义士,英雄豪杰的时候明显敌意消除了不少,阉狗之类的叫骂声也停了下来。

而赵天罡却不吃这套,还想出声反驳,一旁徐渭抬手阻止了他,上前说道:“听公公的话,也是个有见识的人,只是在下不知道何为双赢的结果?我西河会这次大胆绑官以求与朝廷上员直接对话,就是因为这些狗官在浙江肆意搜刮,中饱私囊,惹得天怒人怨。比如那巡抚施凤来,朝廷明明白纸黑字写明,每亩田产量只是三十收一的税,而浙江现在偏偏是五征一的税,竟然多征了六倍之多,多出的银子都入了这贪官的口袋,朝廷却不管不问。再加上官府又与商家相互勾结,官府收粮食的时候是一两银子收三石,而到米行买时却只要二两银子买三石了,中间又是一倍利,浙江本是cháo湿之地,百姓贫苦,没有地方储存粮食,不能久存,到最后也只能卖与官府,可笑天下众人皆知我浙江乃富庶之地,浙江百姓却辛苦一年却连自己的温饱都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朝廷知道不知道?皇上知道又不知道?不知邹公公又有什么让百姓与朝廷都满意的办法来?”

邹润发听着似懂非懂,不过也大致明白意思,八成是是这些浙江官员在下面贪的太多了,老百姓实在受不了了,才激起西河会绑架的事件。还好他虽然不知道怎么处理,但信王塞给他的那张纸条上却是料事如神,对策写的明明白白,于是照本宣科道:“我到有一个办法,听说西河会与杭州沈家一直关系不错,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他这句话没说完,徐渭与四位堂主立刻露出一副惊讶的表情,而一旁的帮众却都是疑惑万分,明显这件事情对外是高度机密,除了他们几个首脑人物以外,连西河会自己的帮众都不知道。

徐渭连忙回道:“杭州沈家,谁能不知,沈万石沈先生每逢水灾都盖粥棚,施粥与灾民,与浙江万民都可说是交好,我西河会到是仰慕已久,只是无缘结识。”

邹润发心想,还是读过书的人,有水平啊,这话承认又不承认,却又点明了意思,于是接着说道:“如果西河会的兄弟们信的过沈家的话,我们完全可以与浙江众官员立一道协议,说明允许沈家以二两银子收四石的价格收粮食,这样百姓的粮食以后就有了出处,收入自然增加,不至于再饿肚子了。而粮税嘛,我看可以改为十征一,虽然朝廷说的是三十征一,但当官的总不能只靠工资吧,这世道,兄弟们也知道,嘿嘿,还是需要点活动经费,要不估计他们任期一到就要被调离浙江了,这协议也就白签了,各位看这个提议怎么样?”

面对这么丰厚的条件,徐渭与四位堂主都十分讶异,这根本比他的的预想还要好的多,一时之间也不敢相信,五人背身一阵商议。

一会功夫徐渭过来,谴开除堂主以外的帮众,直到房内只剩他们六人才说道:“邹公公的提议到是非常的合理,只是不知道浙江其他的官员是否同意,况且就算是同意了,到底也只是一纸张纸而已,rì后如何又能约束他们,只怕到时候过河拆桥是免不了的。”

邹润发早就知道他们会这么想,信王对这情况也早有吩咐,邹润发从怀中拿出两张文书来,递给徐渭,徐渭传与四位堂主仔细一看,原来一张是刚才说好的协议,上面各项条款列的是清清楚楚的,只等签字画押,另外一张是一道奏疏,上面大致内容写的就是参浙江所有官吏与西河会私下勾结,欺瞒朝廷的奏章,落款是信王朱由检,盖有信王府印记。

赵天罡等人均疑惑道:“这….?”

徐渭恍然说道:“邹公公的意思是,信王爷已经点头,只要我们同意,就把这协议拿与众官签字画押,如果浙江百官今后反悔就拿这份奏疏与协议上报朝廷,而私下与民缔结协议是死罪,这样rì后众官就有所顾忌,只要他们在浙江,必定只能依协议办事。”

赵天罡与白文焕四位堂主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连声称好。

邹润发看在眼里,心中感叹,这信王小小年纪,竟然在黑白两道都吃的开,这些西河会的人都是亡命之徒,胆子大到连巡抚这种省长级别的人物都敢绑票,这信王只用了几张纸就能把他们哄的服服帖帖的,真是个手眼通天的人物啊。

徐渭又说道:“有信王爷这般的人物担保,如此我等就不再担心了,只是这要众官签字画押的事情该如何办?由我们出面恐怕不妥吧?”说着看向了邹润发。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