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鬼谷聊斋> 第一百五十一章——鬼吹之壶的故事(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一章——鬼吹之壶的故事(1)(1 / 1)

待到一曲歌吧,玄妙的光彩才慢慢的敛去光华,隐没了真身。整把壶越转越慢,越转越低,最后凝聚成一把普通的青玉玉壶,落到山神的手中。壶内再次灵光闪现,我看到均匀一色的玉质壶体上部,一只巨大的蓝色凤凰栩栩如生,头枕壶口,体长竟达壶高的三分之二。

壶内再度神光三现,最后一缕玄光破壶而出,冲高至丈余处便开花结穗,最后凝聚成一个相貌清秀的年轻人。只见他慢慢的抬起头,轻起双唇:

“——我是来自玉都灵田的玉工,‘壶鬼’郑生。也就是壶内真龙的灵魂。”

满谷的鬼怪不由的一起轻呼:“哦!”众口齐吐,仅激起了一阵轻风。

壶鬼忘我的说了下去:“我出生在玉都,一个很普通的采矿人家庭。世世代代以来,都是一样的劳累,贫穷,生活的非常艰苦。这么说来,有些人可能会不相信。但是大多数的真正劳动者都是过着这样的生活。不管他们的劳动成果是多么的紧俏,多么的昂贵、奢侈,可是最后能到劳动者手里的利益总是一样的微薄。

比如,农家:瓜农,果农,种的瓜果不仅价格比粮食高,产量也是粮食的好多倍。可是他们所得的利益,就高出的有限。所以瓜农中才会有这么一句,顺口溜:‘种瓜的不如贩瓜的,贩瓜的不如运瓜的,运瓜的不如卖瓜的。’由此便可知道,庞大的利益等回到瓜农这里,还能剩下多少。

我们从事的采玉行业,当然也难逃这样的命运。虽然玉的价格昂贵,但是玉石还有一道,加工后再流通的过程,因此比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整整多上一倍,结果玉工们当然还是和农民们一样,所得了了,大家一样的贫穷了。俗话说,人向高处走.,所以代代辛苦劳作的采矿苦工们,看着不断从自己手中出去的价值不菲的宝贝,自己却过的辛苦贫寒,有不想改变的吗?所以我们家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把改变全家命运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了。

因此我的命运就有别于父兄:多读了几年书不说,也没有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挖矿上,而是拜师学习了玉雕。这样我们离财富的距离就近了一半,当然见到的利益肯定也就会多一点。黄皇天不负有心人,我出师以后很快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来哪,穷苦出生的,自然就能吃苦受累,能多做一些活,当然收入也就会多一些。二来是,从穷挖矿的,爬到收入相对要丰厚的多,地位也要高得多的雕刻工匠,心里也容易满足。三来,家人都是挖矿的,原料是直接过手,少了中间的一道盘剥,两头便都能多获一些利益。特别是贩子们看不上的那些劣料,原本没人要了,就是一文不值了。我自己哪,总是尽可能的沙粒淘金,让它们产生出价值来。给自己,也为矿工的亲友都谋些利益。

其实美玉之都也不是如大家想象的那样,遍地皆美玉,府拾即可。而是辛苦一生,能如愿挖到好料子的人,依然是凤毛麟角。因而劣料要是都买不出去,或是被压的价格太低的话,那些运气不好的矿工就有可能饿肚子的了。由于这些因素,我取得这些初步的成绩并不难。

可惜,是人的上进心促成了,我的事业小成。同样也是这一情结彻底的毁了我!”

鬼众们听出了故事将要有起伏,鬼眼里不由的都冒出了亮光,峡谷里仿佛有一道诡异的亮闪划过。这时,一声悦耳的鹤鸣从仙班中传出。两只仙鹤一前一后优雅的穿透白云飞了出来。一只衔壶,一只叼着玉盏,为‘壶鬼’送上了润喉的香茶。

“从业十年后,我不仅积累了一定的家底,更是觉得自己的雕刻技艺日趋成熟了,便不由自主的不再满足一直就做这些小活、碎活、粗活了。不仅是嫌它们利润微薄,而是出于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心态。不是吗!同是玉雕工,谁不想做大师,而甘心只做个不入流的小雕匠啊。

可是我明知道这句话鼓舞了多少士兵血染沙场,没有几个人真能的如愿?而玉雕行业虽然没有疆场上的凶险,但是其难度也一点不小。因为大师是靠精美,奇绝的作品成名的。好的作品当然要有好料,好的玉料当然都价值不菲,名不见经传的小雕匠哪有机会接触它们哪?还是当局者谜吧: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温暖,宽裕的小家庭不当一回事,固执的,一心想的就是再上一层楼。甚至是梦想一下就窜上这个行业的巅峰!

造化弄人,还真就给了我一次机会。运气终于降临到我的亲友们头上,他们是终于合伙开出来了一块大料。

消息不胫而走,投机商们蜂拥登门争购,亲友们怕卖亏了,都要等我回去再说。投机商们使出了杀手锏,竞相砸下了高价。从五百大洋开始,最后一个竟出到了两万大洋。依然被亲友们拒绝了。

这可是笔,能让几家人的生活都瞬间彻底改观的巨款啊!亲友们之所以敢坦然的拒绝,就是出于对我的信任和依靠。而这些投机商们,之所以会把价提高到四十倍,也不仅仅是钱出少了,买不到,也是有冒坏得意思。这是那些投机商们都会惯用的一招:对那些骗不下来的生意,最后就放个高价。虽然临走时信誓旦旦的说:这个价钱只要卖,给个信,他就回来,依然一文不少的还买。可是你要真的请他们回来时,他就肯定会编出你想不到的理由大大的往下杀价,直到杀的你不敢相信为止。最终,这桩买卖,还是卖得你心疼、肝痛带着肺都疼!

——等我急急忙忙的赶回家,看到了这块半人高的近乎圆形的大石头,我也惊呆了。不论是其表皮,还是点线透露出来的信息,都让我强烈的感觉到一块巨型的羊脂白玉——呼之欲出。如果真是那样,不仅它的价值将远远的超过两万大洋,而是,它就可以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技艺,做出传世的精品宝贝来。它一定能为自己在玉雕界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我踌躇不定的是,自己没有这么多钱。暗暗的盘算了一下家底,想凑出一万都难。即便筹借的到,自己的心里就不由的发虚了,因为玉料这样的买卖有赌得成分,也还是有一定的风险。正如俗话说的,隔皮不算账。如自己所想,当然什么都好,皆大欢喜。如果万一是块假料,自己的积蓄没了倒是无所谓,而是倾家荡产之后还要欠下一屁股债啊。更可怕的是:真是那样的话,自己辛辛苦苦在行里积攒的这点声誉就一丢干净了!那可就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啊!

亲友们看到我犯难,就暗地里对我说:“实在拿不定主意,趁现在没人你就破点皮看看,好心里有个数?”

我只能摇头:一来这是规矩不能破。二来它已经被人认做宝贝了,一旦破相出了一点意外,几家人已经改便的命运,就将被打回原型,那将是多么残酷的事啊。我为了自己的追求,可以拿自家去赌,却不能不顾亲友们呀!

思之再三还是忍住了性子,对亲友们说:“我没有这么大的力量买下它。你们还是叫那些人来,卖个他们吧。我想大家都知道了,这块料子有极好的赌相,你们一定要咬住价。他们要是能往上加加,哪当然更好。不加就两万也能卖给他们,再少就别买了。我留下来。

只是我现在只能凑出一万块的现钱给你们先用着。另外一万块钱,我要等这料子加工出来的货卖掉了,才能给你们。你们看行不行?”

亲友们一起点头,一位长辈说:“哪干脆就别叫他们来了!”

我摇摇头:“这样我的压力太大!有了这笔钱,大家的日子就都翻身了。这是多少代人的愿望,一点闪失都不能有的。

不过都是这行里人,大家都面熟。他们来了,我就不好再露面了,主意就靠你们自己拿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