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归来二零一二> 第十章 阴符七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 阴符七术(1 / 2)

() 夤夜。月圆星稀,银sè的月光下,大地如铺上一层白雪,显得清冷而凄凉。

二楼绣帐内,少年盘膝而坐,一动不动的已经过去几个时辰了。月sè透进窗内,也带来了淡淡的愁思。

从晚饭后,王峰就这样坐着,当决心复仇的时候,他便把对伯父思念暂时抛在了脑后,开始全心全意去实施自己的计划。

先是默默将伯父教给他的yīn符七术口诀重新背诵了一遍,确定自己并没有遗忘。虽说七术口诀仅仅几百字而已,却是字义深奥,晦涩难懂。很小的时候,伯父便教自己背诵,一直烂熟于心,甚至于最后条件反shè般脱口而出,不必经过思考,也是一字不差。

记住是记住了,但对于其中的字意,内容,他却是如天书般只字不懂。他也不必去懂,一切都有伯父帮他逐字逐句的讲解,指导。

他也从没想过有一天伯父会离他而去,再也不能见面。

从第一篇的龙形之术开始,他就按照伯父的教导一步步练习,他只是一个孩子,幼稚之心尚存,所有一切只能照葫芦画瓢,人云亦云。

但现在伯父已经不在了,前几天那叫徐福的国师曾说他学会了七术的第四篇,熊力。当时的他满腔复仇之火,只想拼命,根本没把国师的话放在心上。

此时,想起来他对于当时自己一跃而起的速度和爆发出的力量,他也暗自吃惊不小。

他清楚的记得,当时一道紫气从yīn阳玉佩喷薄而出,融入自己的身体,那一瞬间他感觉到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可后来,无论自己怎么做,挂在脖子上的玉佩却是一动不动,再也没有了反应。拿在手中,仔细观察玉佩,这才发现,玉佩中先前吸纳的仙灵之气已微弱之极,即将消耗殆尽。显然自己那一跃而起是消耗巨大的。

看来,要想使用熊之力量,和摆设阵法一样,必须有仙灵之气作为辅助才行。

想到这里,他不由望向桌上的包裹,那里面有先前用来摆设瞬移阵法的仙灵石和兽丹。本来,他找徐福要来这些石头,是准备在危险时刻,摆设瞬移阵法,逃命回到后石坞用的。

此时,他忽然改变了主意,快步走下床来,摘下玉佩,取出包裹中一粒兽丹放置在yīn阳玉佩yīn阳交汇处,倏然,一道温润的淡淡光亮环绕在玉佩四周,yīn阳双鱼旋转起来,交汇处形成一个漩涡,将光亮缓缓吸收进去。王峰知道,这些微弱的光亮便是仙灵之气。

目前看来,这个叫徐福的人对自己一副和颜悦sè的样子,甚至有点伯父孙逊表现出的和蔼慈祥,尤其说话的时候他的眼神是坦诚的,不像存有其它不良yīn谋。看来他自言是祖爷爷弟子一说也多半不假。况且自己一个七岁少年,没有任何利用的价值。

再说,即便自己成功逃回后石坞,没有了伯父如何生活?又要去哪里寻找带有仙灵之气的玉石进行阵法演练?这一切对于一个七岁的自己来说,以后无论生活还是修炼,都是死路一条。

虽说暂时有后石坞的乡邻帮衬,他不会饿死,但长期下去,乡邻们也都是逃荒要饭在山里暂时安家,哪里有多余的东西给他吃呢?

与其回去待毙,不如跟在这个叫徐福的面前,至少不会饿死,至于仙灵之气,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以后见机行事吧。

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尽快强大起来,先只有保住自己的小命,才能一步步走下去,最终杀掉狗皇帝,血洗秦王朝,为伯父报仇雪恨。

想到这里,少年重新回到床上,开始练习yīn符七术。

本经yīn符七术口诀第一篇龙形篇,开篇第一句就是;

龙之形

术之基

形费九

余用一

按照伯父的教诲,开篇第一篇是七术所有篇章的基础,在第一篇浪费九成时间,其它的篇章只用一成时间便足够了。可见基础是多么的重要。他静静盘膝坐下,双眼微微闭起,双手自然重叠放置胸前,开始吐纳运气,全部心神集中在丹田,引导气流从四肢头颅五处位置向五脏汇集。不到茶盏功夫,一道淡淡的紫sè光芒悄然出现在他的额头,开始围绕着少年身体缓缓的旋转着。显然,此时的他已经进入了忘我之境。

yīn符七术全称叫做《本经yīn符七术》,是鬼谷先生倾注半生心血,集前人之智慧而编撰而成的一本奇书。此书成后,只是作为道经在道教被人传授诵读,并不为大众所知。但随着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人不断出山,并建功立业,个个成为国之栋梁,并且成就了一个个神话,他们的传奇事迹也被天下人争相传诵着。此时,很多人才想到一个问题,这些人的专长并不一致,有的擅长带兵策略,攻城拔寨,无坚不摧的武将。而有的则是满腹韬略,安民为政之文臣。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师傅,鬼谷先生。

正当人们对鬼谷先生敬佩不已,感为天人的时候,一个更为惊人的消息从其中一个弟子的口中传出:我等出山弟子,跟师傅所学的无论是兵法还是治国之道,其实都是师傅闲暇之时消遣所创。而师傅真正的专长并不是这些,而是修身健体之术。如果修身健体之术大成,则会融会贯通,万法归一。到那时,天地之间可肆意而行,要文便文,想武则武,人挡杀人,魔挡杀魔。只是我等弟子愚钝,无缘师傅专长,只能学些粗浅之术罢了。

此语一出,举世震惊。

此时鬼谷先生的名声已经高高在上,也令六国的统治阶层仰视不已,提起鬼谷大名,即便是诸侯国的皇帝君王也是礼敬有加,不敢稍有怠慢。

对于他为数不多的两本著作鬼谷子和yīn符七术,统治者和贵族阶级更是争相而购,把收藏一本先生的作品视为一种时尚,当然rì后也在同僚面前有了炫耀的资本。

然而世事无常,当一件事物被所有大众理解并接受时,其实真相却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本经yīn符七术》也是如此。

《本经yīn符七术》分为外篇和内篇。外篇作为一篇道经一直被道教所推崇,修道之人用来修心炼体,外篇中虽是讲解修身健体,但也隐含了兵法、哲学、诡辩之术的一些jīng奥所在,所谓万物一理,一通百通,也不乏有天赋奇高之人在几十年的修行中,一朝顿悟,而终于功成名就。

外篇七术,一共七篇,即七个层次,这七层也是层层相叠,循序渐进的。前三篇主要讲如何充实意志,涵养jīng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jīng神运用于身体。人的身体是有限度的,一个人无论多么的努力锻炼,力气也不会比牛大,长途跋涉的速度更不会比马快,因为人体的构造注定了人的力量与速度只能在天地规则的范围之内,且永远不能超越。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