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残棒> 第九十章 书中自有修行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章 书中自有修行路(1 / 2)

() 房间内很静,可以隐隐听到如鼓点般猛烈的雨滴砸到湖面上,发出密集的啪啪声响。

孙禹坐在光滑的木制地板上,微蹙着眉头,目光闪烁,望着面前泛着明亮光芒的屋壁,心中回想着从书籍中看到的故事,感慨万千。

根据书页纸张的颜sè、墨字的字体、行书的风格等各方面判断,这本书并非同一个人所著,且居于不同的时代,间隔久远。

书中内容从三位王子拜师学艺开始讲起,三人学成后建功立业,随后却是异变陡生,出现离奇死亡和失踪事件,直至孙府的成立及棒门的组建,最后以孙府始祖的死亡为终结。

全书行文风格迥异,有些事件描述的极为详尽,有的则是寥寥几笔带过,语焉不详。

从文字上已经很难jīng准的判断出,当时那些故事的前因后果究竟如何,不知道有多少真相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了永远解不开的秘密。

尽管如此,孙禹依然梳理出了不少基本上可以确定的事实。

首先是残棒。在当年被称为如意金箍棒,大有来头,是西行高僧的大徒弟孙悟空的一件神兵,令孙禹无比震撼的是,这根棒子可大可小随意变幻,以及其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的重量。果然是无可比拟的神器级别。

也许正是基于此,孙府内才会有针门、锤门等门派的创立。

其次,神器殿内的铁棒,是孙氏始祖参照金箍棒打造而成的兵器,虽说仅重一千斤,却也并非凡器,有着千余年的历史,尽管无法与金箍棒相媲美,也足以称得上是神器。

棒门是由孙府始祖当年所创,与兵器及七十二路变幻棒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另外,书中提到了镇魂湖,孙府始祖如此的重视,再联想到血云的反应,孙禹几乎可以断定,其中必然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自孙府始祖逝去之后,孙府千百年来的历史并没有在这本书中提及,想来在藏书阁的二层应该会有相关书籍介绍,所以,放在此处的这本书籍,其实可以看做是专门讲解棒门的创立史,因而专属棒门所有,放在此处也不足为奇。

孙禹最感兴趣的是三位王子拜师学艺的那段故事,不禁走到书桌旁捧起厚厚的书籍,又重新仔细的翻阅了一遍。

因为书中提到了如何修习成功七十二路变幻棒法,虽然不如其他专门的功法书籍介绍的那般详尽,但其中也隐晦的提到了几个极为重要的修习棒法的关键点。

首先,传授武艺之前,孙悟空先是将仙气吹入三位王子的心腹之中。按照现如今的修行途径,孙禹将其理解为修行者要完成聚气、通脉两个初级阶段。

因为仙气入腹,意味着丹田空间已成,并且有着充沛的元气,同时,还需要将全身各种大小经脉全部依次打通,这样才可以催动元气在身躯各处游走,淬炼肉身、增强体魄,提升生命力。

其次,元神要收归本舍,这可以理解为要达到凝神、开窍的层级。将分散于体内五脏间的元神聚合于眉心灵台,便是凝神。随后,还要开通九窍,提升神识,增强灵觉。

做到了这两步,仅仅也只是开始而已。

其后,还需要凭借独特的功法口诀修炼,不断的运转子午周天修行,直至肉身淬炼到脱胎换骨之境,达到骨健筋强;元神凝练成为坚若磐石之躯,能够显形通法。至此,修习棒法才会慢慢的有所成就。

想到此处,孙禹又有些不解。因为若是按照此种修行之法,任何修行者都是能够修习成功七十二路变幻棒法,并无任何超出常识的独特之处,可是,千百年来孙府内为何至今无人能够习有所成呢?

是不是自己遗漏了些什么?

不甘就此放弃的孙禹再次重新了起来,这一次看的更加仔细认真。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当然也会有修行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三次翻阅的过程中,孙禹发现了问题所在。

有两个词语在书中被多次的提及:心坚与神力。

如何才算作心坚?

何物能称为神力?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