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府内一条青石铺就的小路上,两名少年迎着朝霞并肩而行。
其中一人眉清目秀,身背半截残棒,而另外一人则是天生笑相,不断点指着周围的建筑和景致,不时的说着什么。
正是棒门的两名弟子孙禹和白羽,两人结伴yù前往藏书阁。
对孙禹而言,进孙府之前,便是对藏书阁向往已久。因为孙胜曾说过,关于七十二路变幻棒法图谱、孙氏家族的神器以及残棒的来历等等,藏书阁内的古籍,对此有着相关的记载。
若能参阅这些书籍,于孙禹必然有着极大的裨益。
七十二路变幻棒法,至今无人能够领悟其jīng髓之所在。孙胜坚守棒门传承,穷其一生仅是勉强掌握“银熊怒吼”一路棒法,即便如此,也只在借助妖元jīng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一两成的威力。
到底是何等奇妙深奥的棒法,竟然如此的难以修习?
虽然不知道残棒为何会认可孙禹,但孙胜推测,将残棒作为本命兵器的孙禹,却很有机会修习成功。因为当年祖师便是手握这根铁棒,凭借七十二路变幻棒法,大闹天庭,斩妖杀魔,做出了许多震动三界的大事件。由此推断,残棒在完美之时,定然也是有着极其不凡的特xìng。
现如今看似一根普普通通的残破铁棒,当初究竟会有怎样惊骇世间的奇特之处?
孙府中神器殿内的那件神器,是孙氏家族始祖的兵器,虽然孙禹在其中修炼果,还没有亲眼见到过神器的真身,却已知晓是一根完整的铁棒。
两件神兵间到底有何相同相异之处呢?
残棒已被师傅断定为器元jīng枯竭,若想恢复其神威,能否将孙氏始祖神兵中的器元jīng灌注到残棒之中?
更加令孙禹好奇的是,孙氏家族的始祖当年拜师残棒的主人,也就是孙胜口中孙府棒法的真正祖师,是如何修习成功的七十二路变幻棒法?
若是能够找到这种方法,是不是能够借鉴为我所用呢?
走在青石路上,孙禹思绪万千,心中的疑惑很多,期盼着在藏书阁内的古籍中,能够寻求到想要的答案。
说起来,得到的奖赏中包含进入藏书阁的机会,孙禹并未感觉到有多么的来之不易,起初还认为,倒不如多给些金银来的更实惠一些。
但与二师兄一路走来,随着白羽滔滔不绝的讲解,孙禹才慢慢的明白,进入藏书阁的机会是多么的珍贵。
原来,藏书阁乃是孙府中除神器殿外,最为机要之地,寻常弟子难得踏入其中。在这方面,神器殿相对来讲倒是简单了许多,交纳足够的银两后便可进入其中修炼。
但是,若想进入藏书阁参阅书籍,只有银两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做出应有的贡献,有功于家族。至于功劳的大小界定,则完全由长老会来定夺。
此外,还要有令家族信任的一位担保人出面,对其身份进行担保也是必不可少。
唯有具备了这三项条件,才可进入藏书阁,参阅书籍。
为何会有如此诸多的条件限制?
对于从未曾有机会进入其中的白羽,也没有说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一直以来的规矩便是如此,想来其中应自有不为人知深意。
青石路两侧种植着许多不知名的花草树木,景致很美。因为时辰尚早,四周显得很幽静,晨雾弥漫,微凉的空气中带着淡淡的湿意,路上行人较少,只是林深处偶尔会传来几声不知名的鸟儿婉转的鸣叫声。
孙禹和白羽迈着轻快的步伐,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朝着孙府的东侧走去。
占地面积极其广阔的神器殿位于孙府的正zhōng yāng处,而藏书阁则建在了正东侧。若从高处俯瞰,两座建筑应处在一条笔直的连线上,但实际上若一直沿着青石路向东行走,并不能直接抵达藏书阁,而是被另外一座有些怪异的建筑阻挡了去路。
之所以称之为怪,是因为它的奇特构造。
整座建筑全部由厚重宽大的青石堆砌,是四四方方的一个正方体形状,约莫七八丈高,看起来并不雄伟高大,且四面无门无窗,掩映在四周粗壮高大的树荫下,坚硬的青石表面却是光滑如镜,犹如被人刻意的打磨过一般。
走到近前,会感受到从其内透发而出的一股古朴悲凉之意,同时,仰首如镜的墙壁之时,令人莫名感到后背凉飕飕的,犹如面对一尊沉睡的凶兽,随时会被其吞噬一般。
看不出这栋建筑有何用处,又为何会建在此处?
感受到其怪异之处,白羽和孙禹快速的沿着石墙下的一条小径绕到其后面,远离了这里。
再次踏上青石路,抬头远望,可见路的尽头有一栋三层木制楼阁。
根据出门前师娘对二人的叮嘱,藏书阁应该就是那栋三层小楼。
重新走上青石路,首先吸引二人目光的,并不是向往已久的藏书阁,而是路旁两侧的两片湖水,以及存在于湖zhōng yāng的亭子。
仅容五六匹马并驾齐驱的青石路两侧,各有一片面积相近、形状一致的大湖。
大湖约莫五十丈方圆,并且呈现规则的八边形状,湖沿用平整的黑sè岩石围砌。
平滑的湖面极静,就像一面镜子,湛蓝的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岸边翠绿的垂柳以及高空之上的蓝天白云,美不胜收。
水至清则无鱼,湖水中见不到半尾鱼儿。
湖面上也没有碧绿青翠的荷叶与婀娜多姿的荷花。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