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易谨本纪> 第七章 圣灵薛氏(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圣灵薛氏(一)(1 / 1)

() 第七章圣灵薛氏

袁界山本生于中州地界的农家,却不知缘由被灵山监察者袁翔收养,取名袁界山,意为希望他像界山那般敦实厚重,坚定不移守卫祖国的边疆。

由于少年未曾修灵,袁界山八岁时才修灵器,但他天资聪颖,九岁那年便进入修灵学校学习,十岁时就可以在比剑中击败十六岁的学长。

他的才能令所有人感到惊奇,学校专门为他配置了个人导师和纯净灵石。

从十三岁开始他便同chéng rén一样接受任务,到他二十二岁英年早逝时,九年时间完成了大小千余个战斗任务,这样的数量即便普通人穷极一生也难望其项背,称得上是功绩彪炳。

他短暂一生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十五岁时代表圣灵修灵学校参加古陆修灵者学校切磋赛。

古陆各国顶尖修灵学校都派出了自己国内的青年才俊,可谓是人才济济,而这些青年才俊中更是有不少人都在rì后的战国时代中大放异彩。

但不可思议的是,面对这样的jīng英,从入围赛到决赛,袁界山一路未尝败绩,甚至每一场比赛,他都从未出过三招以上。

他在决赛时,面对的是一位擅用灵刃的对手,那人曾经在之前的比赛中把对手斩得全身没有一块好肉。这次他同样一上场便催动灵气把整个竞技场上召满了灵刃。

而袁界山根本连看都没正眼看那人一眼,掐起剑诀便一头扎进了密不透风的灵刃中,不过眨眼,在那人还愣神的功夫便已经把剑架到了他肩上。

还是带着同样冷淡的表情。

即便这一段距离至少有千余道灵刃碰到他,即便浑身布满了伤口,即便整条长袍都已被鲜血染红。

还是那样,似乎从来不知道疼痛是甚么。

现场的解说人评价这场比赛中的他:似乎是没有章法,似乎是有勇无谋,似乎只是靠灵力雄厚而没有一点技巧,但他在冲入灵刃时其实在巧妙地利用借力引力化力之法,只承受极小一部分伤害,而把真正会造成伤害的力量引导向别的方向。聪明至极!灵活至极!

他的对手评价他说道:只是看着他的眼神就让人发挥不出实力。

他的熟人也说:袁界山不管面对甚么样的对手都同样会全力以赴。

这样看来,起码在战斗中,他无懈可击。

那次袁界山回国前,各处都为他抛出橄榄枝,杜莎国甚至提出招婿以吸引他。他没说一句话便平淡回国了。

回国后的他引起了巨大轰动,圣灵自建国起便从未在此比赛上获过像话的成绩,而这一次袁界山以如此漂亮利落的方式拔得头筹,大扬了圣灵国威。

也因此,袁界山成为了最年轻的亦峰勋章获得者。

七年后,他在灵山事件中以同样凌厉的招式同样勇悍的动作,一击毙命击杀了当时的议事殿长老、张亦峰后人张灵尊,但他也因此英年早逝。

至于他袭击张灵虚的原因和死亡的原因,至今仍然众说纷杂。

其中最主流的说法是身为监察者的袁界山极仰慕时任监察署署长、也是他的导师的李洪。当李洪被袭击时他抑制不住怒气袭击张灵尊,因此拼命击杀了张灵尊。

虽然他身受重伤,但却没有立即死亡,甚至还一度醒了过来,是之后他听到薛远利的描述见到李洪的金身之法,受不了偶像破灭和自己叛国的双重打击,心中失望撑不住伤势,因此而死。

太史公说:袁界山本应是以极重的笔触记载在战国志中的,但是却最终出现在前战国志中,这真的是天妒英才啊。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能从他身上学到甚么。

――《前战国志・袁界山传》(译文)

两小时后,灵为峰勤政殿。

薛远利费尽最后一丝气力将刘睿和那不长眼闯入恰看到自己动手的信使两具尸身扔进秘窖,拖着身子走回最近一个长老席上喘着粗气仰面朝天倒了下去,甚至连握剑的气力都已消失,那适才气势万钧的秘藏剑也从他右手当啷一声滑落掉到地上。

他挣扎着想要坐起身,却发现无论如何亦撑不起自己此时的身体,只好作罢,仍旧这样躺着,左手紧抓那信使的信件挣扎着想拿到眼前,却还是提不起一丝气力,只好垂下手将信件放在胸口,慢慢闭上了眼睛。

似梦非梦,他似是回到了幼时。

“父亲,为什么他们都这样欺负我?”在学堂被坏孩子打的遍体鳞伤的小远利哭着跑回家抱着父亲问道。

“远利不要哭,他们是在帮助你,”父亲轻轻抚摸小远利的头,“他们在帮助远利变成一个成熟的人。你的祖父小时候也是这样长大的啊,你不是想成为比祖父更伟大的人么,那你一定不能哭,要努力成为一个勇敢的男子汉。”

那时,无论在学堂受到多大的委屈,一扑进父亲的怀里就会忘记所有的痛苦。

至于祖父,薛远利的祖父确实是一个伟大的人。

他叫做薛之涧,字飞翼,易谨这辈青年人大多都不省得此人,但对有些年纪之人来说,“飞翼”二字确是如雷贯耳。

三千枪炮复家国,圣灵奇智薛之涧。

放在几十年前圣灵神福两国谁人不知这名句?

若说圣灵复国张亦峰居首功,则薛之涧必当仁不让位居其次。甚至有史家说道,圣灵建国无张亦峰亦会有李亦峰王亦峰,但缺了薛之涧则绝无复国希望。

此言并非空穴来风。

张亦峰战勇且善谋略,时人无出其右者。但那时众将虽皆不如张亦峰,却也称得上各个骁勇善战。

但薛之涧则不同,他的长处不在军阵,而在治国。

张亦峰曾盛赞薛之涧:非飞翼吾将无百人之食,何谈一战?

整个张亦峰复**钱粮皆由薛之涧一手cāo办,时复**无税赋收入又被勒令不得抢劫平民,仅靠些生意维持偌大军队。而薛之涧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为军队供上了基本口粮,甚至还供上了足够的补给修炼灵石。

薛之涧当国时,士卒从不知饥寒、百姓富足安康。其治能不仅在此,于外交经商运输亦皆冠绝时人,而更为人称道之举便是研制枪炮。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