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宗李显答应了上官婉儿的要求:任由自己的这位宠妃出居宫外,营建私宅,每天出入皇宫私邸郎;**嫔妃纷纷仿效,韦后更不例外,私宅之豪华,更胜一筹两筹;李显纠缠奈何不过,也就听之任之了。
六月初一(辛巳)正是在私宅中,韦后秘密招聚散骑常侍马秦客与光禄少卿杨均,三人“鬼五十七、一顿乱搞”之后,韦后抛出了心中的隐忧,向二人问计:何以让皇上“寿终正寝”;韦后我天经地义的职掌大权、万人景仰,而风光得体。
“这有何难?几人吃黄谷白米饭,谁个无病痛凶灾。”马秦客知药懂毒,随即寻思着,隐晦的提示。
“是呀,且每个人都有他喜欢吃喝的菜肴汤饼,尤其是腹中空空、饥不择食时。”杨均在烹饪方面颇有一手。
“那敢情蛮好!以你二人而言……”韦后当即与之三头挤聚、“如此这盘”的狠狠的商量准备“万全之策”以防万一。
六月壬午(初二)神龙殿里,中宗强支着“疲倦”的龙体,批阅着最后几道奏章,确实是强打起jīng神,这断续的微微头痛、虽说可以忽略不计,但总归是惹人心烦不舒服不是?可一般御医束手无策,也不上心;自已也不太重视:致少比之父皇高宗李治来,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叽叽歪歪,整天生病,长期有头痛与眼睛的毛病,时常无法下判断,到晚年还眼睛全盲;中宗很觉得自己要好多了。可惜没有现在医学对其jǐng告:有好多类型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突发xìng。而且一旦发作,猝死的可能xìng相当相当大。
“来人!朕饿了,去弄点吃的!”李显斜倚在宽大的龙椅上,抚着后颈脑勺,小憇着轻声吩咐。
“是、奴婢遵命!”宫女应声而来,转身而去。
俄顷,两宫女提着食盒进了神龙殿,甫近龙案,就见到皇上横趴在了龙案上,面额惨白、双目圆睁、十指紧抠、龙口微张。
“咣啷”食盒坠地,馅饼撒落、盆汤外泼,两宫女失神惊呼;小太监急忙去报告韦皇后:赶快宣旨太医!
韦皇后心中惊诧窃喜、故意磨磨蹭蹭,拖了许久才来,见中宗奄奄一息的痛苦样子,还忧心忡忡的问中宗怎么了。
中宗已经说不出话来,抬其到龙床上,只是用手指着嘴呜咽的哭泣,没多久便死于长安宫中的卧榻上,终年55岁。
韦后欣慰自己的“以防万一”尚未启动,就“功德园满”了;却担心自己的羽翼并非极为丰满。
因为中宗暴死,韦后的部署却没有完成,如果在这时发丧,定会引起朝廷的极大混乱,很有可能有人起兵,韦后耽心自己就有被杀掉的可能。因此,韦后的当务之急是秘不发丧,然后把亲信召入宫中,商议对策。
所以,暂且密不发丧,次rì始召宗楚客等党羽诸相入禁中,紧急商议后,征诸府兵五万人驻守京城。
韦后让自已的哥哥韦温负责统率所有的军队,使中书舍人韦元巡行长安六街。
卫尉卿韦璇(温族弟)、长安令韦播(温从子)、左千牛中郎将韦锜(温族子)、郎将高嵩(温之甥)等分领驻军;
又命左右金吾卫大将军赵承恩、左监门大将军兼内侍薛思简等率兵五百人速驰驿骑奔驻均州,以防谯王重福;
以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并同中书门下三品,仍充东京留守。
又以吏部尚书张嘉福、中书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湜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分任朝政。
使驸马都尉韦捷(娶中宗女成安公主)、韦灌(娶中宗女定安公主)!
韦后自总朝政: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
世无不透风的墙!当天太平公主与上官昭容既知帝崩,乃谋草遗制,立温王重茂(中宗幼子,年十六,非韦后生)为皇太子,由皇后知政事,相王且参谋政事。
上官昭容非常看重与太平公主联的这份谋草遗制:以相王且参谋政事,很隐密的充分表明自己绝非韦后一党,乃隶属太平!
宗楚客密谓韦温(韦后从兄)曰:“相王辅政,于理不合。且嫂叔不通问,将来坐朝之rì,如何相处?”遂率诸宰相请罢相王政事,表请皇后独自临朝,只让相王为太子太师。
韦后如愿以偿地临朝听政,任用韦氏子弟统领南北衙军队。宗楚客与武延秀及韦族诸人,共劝韦氏仿效武则天的故事,并除去相王李旦。何偿不想!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吧!
一直紧锣密鼓的忙乎到六月初四,才将中宗棺木移到太极殿,召集百官正式发丧;
皇后临朝摄政,大赦天下,改元唐隆。
进相王旦为太尉,雍王守礼为豳王,寿chūn王成器(相王长子)为宋王,以从人望。
内外兵马诸亲掌,仍命韦温总知内外守捉兵马事。
遣使诸道巡抚,纪处讷关内道,张嘉福河北道,岑羲河南道。
过后五rì,宣布中宗“遗诏”:皇太子重茂即皇帝位,是为殇帝;年幼无知的太子李重茂在中宗灵前即位,尊韦后为皇太后,由皇太后临朝摄政。可惜的是,韦后的野心比武则天大上十倍,其yù望也强上十倍,可能力却连武则天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她在诸王不服、大臣离心的情况下临朝称制,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反抗。
同时大赦天下,改元为唐隆。见系囚徒常赦所不免者咸赦除之,长流任放归田里,负犯痕瘕咸从洗涤。内外官三品已上赐爵一级,四品已下加一阶。
而敕书发丧一到潞州,早就让李三郎惊诧不已:黄仙郎的“夜观天象”是何等的准确灵验啊!‘巨变在岁中’!皇姑的急报及自已密探得的实讯:皇上于六月初二暴卒!
李三郎怀着非常迷信敬佩的心思,打开了黄仙郎留下的另一个锦囊:“四七”入宫、雷霆万钧!对照自己拟定的行动rì程安排约定、攻进皇宫乃是7月21号吗!岂不正是四个七吗?不禁信心暴涨,殊不知都是黄仙郎抄之于后世的历史记载、照本宣科、稍加“变通”而已,却让李三郎捧若神明;天助我也,立即行动!奔袭长安、诛尽韦党。
现在刚过六月中旬,掌灯时分,潞州点将台上,身披刀枪不入、坚韧轻巧、金光闪闪、华丽实用的伊嗣埃三世战盔的李三郎,在一众将领的簇拥下、迎着阵阵晚风,稳步坚定的傲立台前,感慨激昂的陈词动员:
“……韦氏毒死先帝,谋危社稷,今夕当共诛诸韦!”
“共诛诸韦!诛韦!诛韦!共诛诸韦!诛韦诛韦!诛韦诛韦!……”骑军激奋,振臂高呼,战鼓雷鸣!
“出发!”李三郎大旗一挥、三军催动,披着月光迎上晚风,马蹄声声直奔长安!近千公里的奔袭,的确出人意料。
7月20晚上,韦璇、韦播、韦锜、韦捷、韦灌、高嵩等等朝廷新贵,一个个意气风发、趾高气扬,齐聚于韦温韦大将军府上,摆酒狎jì、歌舞欢庆之余,商量“朝廷大事”;不过,京城之外毫无斥候守望、京城之内就只韦元巡行长安六街、临时急征而来的诸府五万兵卒驻守京城、各有统属、互无交往协调,又没有统一布防;一口帒马铃薯无异于一盘散沙。
李隆基大军一路飞骑潜行,直闯京城,如入无人之境,各府兵卒一哄而散;
诸韦得报大惊失sè,急急回归任所,然大势已去,不能有效的组织抵抗,军丁一个个侍机抱头鼠窜。
攻入京城,兵分数路,李隆基亲自带兵直扑羽林军营,有得高层将领陈玄礼等人的配合,登高一呼:“韦氏党族、狼心狗肺、毒死先帝,谋危社稷,今朝当共诛诸韦!”绝大部分羽林军将士义愤填膺、纷纷临阵倒戈,与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以及羽林军的将领一起,率1万骑兵突出玄武门,冲上太极殿。在太极殿前守卫中宗灵柩的南牙卫士也纷纷披甲响应李隆基。
韦党的势力土崩瓦解,根本挡不住潞州飞骑的冲击;尤其是早已串通好的“万骑”兵,在三位将领葛福顺、陈玄礼、李仙凫等人的率领下,与李隆基攻势呼应配合,一齐攻进皇城。突袭**!,
葛福顺等人奉命冲入宿卫玄武门的羽林营,将仓促回归的韦跨、韦播、高嵩三人斩首,并争取了羽林军的支持,加入了左万骑拼力攻打玄德门。
李仙凫率右万骑进攻白兽门,斩关而入,势如破竹,进展极其顺利。
三更时分,两军在凌烟阁会师,完全控制了京城局势。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