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神仙国师> 第四十七篇 平安仙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七篇 平安仙符(2 / 2)

屠夫鲁一刀、三十四岁,本在武荣州辖下南安县城边开了个小铁匠铺,娶妻姜氏,生有一女十五岁、一子十一岁。

去年五月,一天黄昏,县南大户乐于时‘乐大善人’寻来让某打制不少铁器;并从一描金漆盒内装的大竹筒、竹筒两端竹节完好,只有一个蜡封的极小园洞里倒出几颗沙金,以购置上好铁材;然后放下漆盒竹筒辞出,说是留这点沙金rì后来付帐好了;某寻思那用得着五两金沙,当即言及致少退一半,却因一句“难得麻烦!”也就算了。

过了几天,某从竹洞里倒不出沙金,劈开竹筒看来:半干的黑漆,也就四两吧。某赶紧去找了乐大善人交待清楚,谁知被其以谋窃罪将某扭送到南安县堂。南安县娄县太爷娄韦江只凶声恶sè的问了几句话就判某有罪:

“下跪何人?”县太爷升堂第一问,瞌睡冒蛮醒。

“县南乐于时、乐大善人。”乐大善人原告抢先回答。

“县北鲁韦昌、鲁铁匠。”鲁一刀跟着答话。

“何事纠纷?”县太爷升堂第二问,还打了个呵欠。

“他鲁韦昌鲁铁匠谋窃了我乐于时的五两沙金。”乐大善人原告说话。

“哪有五两沙金,仅仅只有四两漆!”鲁铁匠立时反驳。

“四两七离五两也不远了!并没有冤枉你。”县太爷拍起惊堂木、jīng神一振、判某还金四两七;说是念我贫穷初犯就不格外加金处罚了。于是,铁匠倾其所有尚不足以抵三两沙金,只好任其‘乐大善人’带走妻女俩人为其奴婢三年抵债了!鲁铁匠带着儿子投奔武荣州年老力衰的叔父、成了屠夫鲁一刀。

“……这乃弟子心中的未静不平事;句句属实,决无虚假妄言。可对天鸣誓!”鲁一刀说完磕头如捣蒜。

“这糊涂虫的‘县太爷’也实在可恶。”黄平听后沉默了半晌方说着,转向鲁韦昌说你先回去吧,本教主自有处置。

厅上就只有小秀才是外人了;黄平看向他时、他却静静的愣杵在堂中、双目垂泪、紧咬下唇、不声不响、浑身颤抖。

“善哉善哉!无须如此!”黄平适时地拍了拍小秀才的肩头、友好的唤醒了似乎梦魇的这个小青年、柔声细语的说:

“小兄弟也是满怀委屈、心有不平未静事吗?说出来吧,既便某无能帮助、说出来也心中畅快些;某这里又没有闲杂人等。”

“小生乃南安县学学子、匡语匡国文;心中之不平只怕常人都爱莫能助!”匡语回过神缓缓的说着,口气平静:

“今年二月,县学官费选送一名最优秀的学子来州学,各项考试皆以小生与另一学子名列前茅,最后于滨江楼赋诗定夺;非学生自傲,而是一众同窗都认为某为第一,三位考评的县学究当场就赞不绝口;可到后来学生竟屈居第二,这第二与第三虽也被选送州学却要自费的。费用倒是其次,小生家境颇丰不在意下,只是于学识名次咽不下这口气而已。”

“善哉!许是这第一者乃县学究考虑其人材难得又家境贫寒,而有意扶持呢?”黄平代为剖析宽解的说。

“非也非也!入我县学者少有贫寒子弟;况且第一名者伍余元其人家境甚富,其大姐乃‘乐大善人’填房正妻,很是得宠得势,乐家乃富甲一方更是助其显赫也。”

“或许见仁见智,他的诗你的诗一时瑜亮也难说,都有定第一的资格吧!”黄平又从另一角度看问题。

“若是如此,学生倒也心甘情愿了!”匡语更是激动起来,当场吟诵了诗作请黄平估量:

“如此两首诗,其一是:

览物倚岭楼,斜晖共水流;

烟云迷远渚,丝柳系孤舟;

群策谁如燕,相亲某羡鸥;

chūn风消冻后,雪浪几时休。

其二是:

chūn江水暖鸭悠悠,

点点白帆天际游;

和风吹拂江南岸,

生机盎然武荣州。”吟罢气鼓鼓的盯看着黄平,心怀忐忑的等待着判定高下。

“于诗词上贫道知之甚少、不足为凭;且诗词与境景息息相映很重要。不过单从诗情意境、修辞用句看来,前首五言确要高出不少。但是南安气候暖和,后两句有欠斟酌;不过听闻去冬有十年不遇的飘雪勿知确实否?”

“何止十年,说是百年不遇也不为过,东溪、西溪都有冲下来的浮冰!”匡语忙忙的补充着;显然这诗是其杰作。

“不过依贫道看来,你们都已来州学不是吗?这一时的高下之争已成定局,就无须纠缠了!倒是rì后的金榜题名比个高低优劣岂不胜过今朝。谁笑得最后将笑得最好!”黄平安抚着匡语,又说道:“都在州学里、rì后尚有花赛诗会什么的,不都是大显才学、扬眉吐气的机会么?”

“谢教主一语惊醒痴茫人,小生就此别过!”说完,匡语还是有所心事忧忧的信步而去。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