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神仙国师> 第二十二篇 路在何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篇 路在何方(2 / 2)

“啃,啃!”贾庭轻轻咳嗽两声说:“黄郎君,可否有静室、借一步说话!本官事繁不便多作逗留!”

所谓民不与官争,况且很有要借重泉州第一把手的地方,当即邀至内室奉茶。室内一榻一桌一柜一椅,很简洁。

“阁下那里人氏?何来泉州?极品祥瑞得之于何时何地或何人之手?望能如实道来!”贾庭态度肃穆、语意殷切。

“思乡情切、海外归来。两棵珊瑚取于东海龙宫;”黄郎君盘膝端坐榻上,不苟言笑正sè回答。接着又说:

“婚期过后,但凭都督酌情处置!如何﹗﹖”口气斩钉截铁。

贾庭闻言窃喜、却又微一沉脸、内心盘算“珊瑚取于龙宫﹗﹖谎缪!当老夫是无知妇孺!暂且压下此节不提……先且巧言盘审一番再说……”开口续问:

“请教‘仙乡何处’?家中尚有何人?令尊令堂可健在?”贾庭貌是很坦然的连连问话。

“贾都督能否守口如瓶?出某口、入尊耳。发誓决不外泄﹗﹖”黄平居然蓦地非常严肃起来。

“可以。我起誓”都督又很谨很慎的凝视了黄平好久,或许是真有玄机,也就郑重的点头答应。

黄平兀自巍然不动的盘膝端坐,双手抚着双膝,双眉微扬,双目圆睁,正视着贾庭良久;方得缓缓开言念诵着:

“依稀记取北邙山,老树茅棚一池塘;

异rì黄巾如cháo涌,镇年红血和泥浆;

白骨累累寻无得,岐路茫茫走何妨;

若能返识双亲在,抛弃金童心始甘!”

这可让贾都督无可措词了,太不可思异了!诗意还是领会得:说是生在河南邙山,穷困之家出身;活在黄巾造反年代:史书有载记是:从汉灵帝中平元年到汉献帝初平二年,黄巾贼乱历时八年,至今五百多年!而今其双亲都不在了,若能见到父母亲,心甘情愿不当金童!不当谁的金童啊!?不当哪里的金童啊!?

贾庭愣愣了好久终于回神过来,凭那个“极品祥瑞”可不是‘常人’能做到的;心下也解了几分疑惑。

“惜哉惜哉!”惜什么不得而知。只听贾庭斟酌着又问道:

“勿知‘仙君’那“水陆通行、飞云驰电”的船车、什么“冲锋舟”的?!可否停在府内?”这个很关键。绝对不能错过!因此,贾庭定定的望着黄平的双眼,不容躲闪,又问道:“可否一开凡夫眼界?”

“冲锋舟是吧!好办。不过目前不在府内;因前晌剿灭倭寇海盗,不慎稍损道行,暂滞海外修练!过些时,择选黄道吉rì、须得贵人叩请皇恩!二丈法坛祭拜,再三延请!冲锋舟方能驶入我大唐内地,天地神明共在我大唐!”

“此言当真!?”

“决无虚假。”

“叩请皇恩、不难下旨,然有半点差迟虚假可就……”事关身家xìng命贾都督不能不慎重!

“都督休得多言!此后你献祥瑞、请仙舟,无一不是大功。乃本仙家决无虚言。”黄平洞察入微,话若千钧的插言道!

“泉州,贵人为谁?”这出风彩的问题,贾庭也不会放过!

“都督刺史,非你莫属。”黄平极为肯定的答复;又补充道:

“选定吉rì通知某就是了,不至误事!”

都督一行人走了好久,黄平还忐忑的考虑着今天的灵机一动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通住京城的路是否就在脚下了?还是将有闪失,另有路在何方?

贾庭甄华双双打道回到都督府。

宾主刚一落座,甄华迫不及待的张口就问:“都督与之静室内半个多时辰,察言观sè可否有所收获?”

贾庭扫了一眼甄华,不答反问道:“甄司兵啊,凭你之见,黄平其人如何?”甄华一愣,心有所思的说:

“确如某弟所言,年纪青青的,穿戴都很平常、何有怪诞新奇啊﹗﹖据言武功很高却看不出,本待请其切蹉一招半式始无机会;为人恳切疏财:诺大的两树珊瑚价值何止顷城!却能轻言放弃。对其工役匠人都很和气宽厚……”

贾庭不耐罗唆,挥手插言道:“甄大郎,某与令尊同僚很多年,一起牧守泉州也该向上挪动挪动。今朝他黄郎君肯让老夫献祥瑞上京,想必令尊也乐于上奏此等好事,盖时还得劳心劳力细加防护送达京师!”甄华心中甚喜。

“另外,本刺史与甄司兵你署名上书朝庭:叩请皇上下旨延请“水陆通行、飞云驰电‘仙风舟’降临我大唐境内,随即驰进京城,迎悦皇上、佑我大唐千秋万载,岂非你我大功一件……”心中却另有愁思“万一差错还有你……”

甄华一迭连声的满口致谢、应承,快马加鞭的赶回去商量着护宝上京时捎带上兄弟二郎君也是好事一桩!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