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可世和郭药师面含微笑,不断向人们招手致意。
也有胆小的人,他们藏在家里,关门堵窗,趴在门缝或窗缝上,两眼紧张地向外窥视。
契丹族和奚族居民,普遍地深感忧虑,他们惶惶不安,似乎他们对宋军有一种天然的恐慌和敌视。
正是早饭时辰。有些饥饿的宋兵,呼啦啦地涌进路边的饭馆里,大声嚷叫着上饭上菜上酒。大部分饭店老板,赶紧小心伺候。可是,有一家饭店老板不服,与宋兵发生冲突,结果被宋兵杀死。
这个饭店老板,恰好就是一个契丹人。这件事,激怒了燕京的契丹居民。他们走上街头,阻拦宋军,干扰宋军。一时间,群情汹汹,好似干柴遇到烈火一般。
杨可世见状,立即下令:“各军务必整饬军纪,加速前进。凡是sāo扰民居之士兵,一律就地正法;凡是阻挠大军前进之人,格杀勿论。”
“这样做,是不是有些过头?会不会激起众怒?燕京城里有三十多万人,如果有十分之一走向街头,就会把我们拖垮!”郭药师忧心忡忡地劝说道。
“怕什么?现在必须抓紧时间,只要冲进宫城抓住萧德妃,那就是胜利!谁胆敢阻拦,谁就是在与我为敌!”杨可世怒睁圆眼。
忽然,大街上跑来一群老百姓,围住杨可世和郭药师,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拦击大军前进的,都是契丹和奚族人,汉人没有拦击的。杨可世怒发冲冠,让他们全都登上城墙雉堞,指点哪些人家是契丹,那些是奚人,令大军前去屠杀。
一时间,成千上万的契丹和奚族人家惨遭诛戮,大街上血流成河。
“这样下去,恐怕要坏大事!”郭药师凭直觉意识到,这是一个严重的无法挽回的错误。
杨可世派人出城,不是去良乡向刘延庆报告情况,而是直奔雄州,向宣抚司童贯报捷。捷报中说:我军仅用四千人马,突破城门,挺入燕京,现正加紧向宫城开进。
错误的民族政策,致使宋军在燕京城里的处境越来越不妙!满大街的契丹人和奚族人,男女老少,纷纷攘攘,像cháo水似的涌来。刀枪棍棒齐挥舞,杀声叫声震天响。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每一条街巷都是战场。宋军好像陷入泥沼,越陷越深!
夕辉斜照,残阳如血。杨可世和郭药师好不容易冲破层层阻挠和袭击,来到宫城城门下。
宫城规模不大,但却十分坚固。城墙高大厚实,雉堞相连,十分隐蔽。城防严密,箭矢如雨,宋军无法近前。没有重型攻城装备和武器,要攻破这高耸的城壁,还真有些困难。杨可世一筹莫展,急得团团转。
这时,郭药师献计说:“给萧德妃写信劝降,如何?”
“好!赶快写。”
郭药师立刻草书一信,让神箭手将信件shè到城楼上去。郭药师在信中告诉萧德妃:宋军大军已入城,宫城已被四面包围,抵抗已无益,不如放下武器,打开城门,向王师投降,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希望太后能明察决断,切莫错失良机,追悔莫及。
此时,萧德妃一身戎装,手握钢刀,满脸肃杀,正站在宣和门城楼上,向外观察宋军动向。
有人将郭药师的劝降信送了过来。萧德妃看后,勃然大怒,将信撕了个粉碎,撒向空中。“叛徒!无耻的叛徒!你这个逆贼,我恨不得亲自将你撕碎!”萧德妃气冲冲地在城楼内踱来踱去。
然而,冷静下来以后,萧德妃对目前局势,又深感不安,犹豫不决。是守,还是降?守,能不能守住?降,实在是不甘心!
这时,萧德妃派出打探情况的几个人,匆匆跑到城墙上,向萧德妃报告说:“目前,城内军民联手,在各街巷与宋军效死作战。宋军毫无军纪,劫掠财物,饮酒恣yín,尽失民心。现在来到宫城城下的,仅是宋军一路,不足两千人马。”
萧德妃沉思了一下,决定孤注一掷,固守宫城,誓死不降!
萧德妃派人从暗道秘密出城,到卢沟河给萧干送信,令萧干火速回军。
这时,老臣左企弓也艰难地登上城楼,向萧德妃献计说:“太后,以老臣之见,不妨给郭贼回信一封,先答应考虑一下,来个缓兵之计,拖延时间,以待大军回援。”
左企弓咳嗽了几声,又说:“也得赶快派人去给耶律大石送信,让他也率军回城解围。”
萧德妃点点头,对左企弓的建议一一采纳。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