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一日,天元新科放榜,这一天所有学子早早的就汇集到了国子监门口。
“哎,听说了么,今年的一甲与二甲是皇上钦点的,据说一甲三名直接就封为三品大员参与早朝,二甲的人也会受到重用,分配到各部,与往届相比咱们真是太幸运了。”
“是啊,换做以往即使一甲也要从五品翰林做起,每个几年谁能升为朝议之臣啊,二甲人员更是要分配到地方做县官,有的甚至是一辈子都老死在任上,现在却是直接留京。”
“我听说这次前两甲的人没有一个是宰相和蔺将军推荐的人选,他们的人最好的也就是个三甲。”
“不是吧,我听说宰相的外甥欧阳洛明公子就执二甲牛耳,怎能说宰相的人没有进前两甲的呢?”
……………
录取的金榜还没发放呢,学子们就开始聚集在一起讨论了起来。
刘文远是和朱氏兄弟及常宁士一起相约而来的,四人均住在雅士居,虽然常宁士一直看刘文远不顺眼,但是毕竟两人没什么大矛盾,再者朱氏兄弟也在里面周旋,所以也相安无事。
“常兄、刘兄,今次的大考不同往昔啊,如若传闻都是真的,圣上是要大干一场啊。”朱理道。
“这不就正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吗,如果皇上真要肃理朝政,我们正好大展拳脚,帮圣上惩处奸贼,不正是我辈读书人该做的事情吗?如若圣上钦点我为两甲进士我定当为圣上鞠躬尽瘁,万死不辞。”常宁士说道。
“嗯,常兄言之有理,当为我辈楷模啊。”朱儒在一边符合到。刘文远只是笑笑什么也没说。
“怎么,刘兄认为我说的不对吗?”看到刘文远没有说话,常宁士问道。
“没有,常兄高义,我辈当如此。”
几人还在谈论之时,国子监的大门大开,一大队禁卫军从里面走了出来,而后出来的是几个太监,中间的一红衣太监用公鸭嗓子叫道:“圣旨!”
有了开考时的经历,考生哗啦啦的都跪了下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开新科,经翰林院审核,录取一甲三名,二甲六十四名,三甲一百三十二名。着所有三甲进士于七月三十金殿面圣。钦此。”
念完圣旨,红衣太监转身回国子监,剩下的几个太监则请出了金榜,将其挂于国子监的天门位置。
金榜一挂上去,所有人就围上去了,一时间国子监门前乱作一团。还好有禁卫军守着金榜,否则金榜都能被人揭了去。
“李兄,你高中了。”
“黄兄,你在二甲之中。”
…..
一时间,各种恭贺之声到处都是,高中者自不用说,一个个喜气洋洋,满面春风。而没有高中的人这时垂头丧气,唉声叹气,甚至抱头痛哭。对于痛哭者根本没人理会,而那些高中的人则被人团团围住,一个个人都在那大声称赞。
看着眼前的景象,刘文远不禁感到悲哀,三万考生,能考上的只有一百九十九名,其余的人只能回乡继续苦读等待下一次大考。
“哎,十年寒窗苦,一朝黄粱梦啊。”
“呵呵,刘兄何以如何这样感叹,我们读书人本来就是这样,大考不中还可以下次再考,多少封疆大吏不都是经过一次次的科考才被重用的吗,据说就连翰林大学士都是考了三次才被录用的。”朱儒道。
“呵呵,别说了,咱们也去看看金榜,看看咱们四人有几人上榜了。”朱理打岔说。
“好,走看看去。”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