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有志有趣> 第十八部 姐妹同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部 姐妹同窗(1 / 2)

() 一、喜鹊喳喳叫,风摇牡丹笑。姐妹喊妈妈,高声把喜报。

“妈妈!”“妈妈!”chūn梅和秋菊笑着跑进院子,嘴里一连串地喊着妈妈。

“唉!唉!”妈妈在屋里答应着,“什么事把你们高兴成这个样子?”

“妈妈,”chūn梅说,“我们俩都分到了四(二)班,而且是同桌!”

“怪不得把你们高兴成这个样子!这回你姐姐的病也好了,你们俩在一块学习,共同进步,要搞出点成绩来!”

“那没错!”秋菊说,“姐姐帮助我学习,我帮助她劳动。”

“我才不帮你学习哪!”chūn梅逗笑的一句话,把妹妹说得背过脸去,啪嗒啪嗒直掉眼泪。她一看妹妹伤心了,就赶紧跑过去哄,“好妹妹别哭了,姐姐哪能不帮助你呀!”chūn梅回过头来对妈妈说,“妹妹是好妹妹,就是爱闹小xìng!”

“知道她爱闹小xìng还惹她!”妈妈说。

“赶明儿谁爱闹小xìng,就叫她头上长个大气包,用手一扒拉,滴溜滴溜转!”

妹妹听了chūn梅的话,扑哧乐了,嘴里吭哧着说:“叫你长大气包,长俩大气包!”

chūn梅一听妹妹乐了,就可着嗓子高喊一声:“噢,走喽!到果园摘雪花梨吃去喽,不带小菊去呦!”chūn梅边跑边说。

“就得去!”秋菊嘟囔着,也追了出去。

妈妈用喜爱的眼光,瞟着她们的背影。

二、清晨红红的阳光照在枣树上,青里透白的大铃枣,好像蘸上了一层甜津津的蜂蜜,让人看了心里甜滋滋的。

“姐姐,快走哇!”秋菊站在门口,着急地催嚷着。

“来了!”chūn梅说,“你甭催我,等我拿出个宝物叫你一看,你就得跑回屋,落在我后边!”

“我不信!”秋菊说。

“不信?你看!”chūn梅几步走到妹妹跟前,把手里藏着的什么往空中一展,只见在晨光中红光闪闪。

“领巾!”秋菊兴奋地叫出声来。

“该回去拿了吧!”chūn梅说。

“不用!”秋菊也把手里,早已准备好的什么向空中一展,随及又转了几个圈,空中就像飞起火龙一般,在阳光中迎风舞动。

“领巾,你早准备好了!”chūn梅说着扑过去抱住妹妹,嘴里激动地说,“好妹妹!你把红旗系在心上,真是一个好队员!”

chūn梅说完,姐妹俩相对一笑,然后把领巾戴好。那鲜艳的红领巾,在胸前随风飘舞,闪闪的红光伴和着金sè的阳光,给姐妹俩的脸上涂了一层幸福的光彩。她们迈着大步,甩着臂膀,一同奔学校走去。

三、一串焦脆的电铃声送来了放学的信息,学生们晃着长长的身影离开了校园,走进了梨园深处。这压弯枝条的黄澄澄的梨、绿绿的叶,在斜阳的照shè下sè彩极其鲜明;往前走,就会看到,在叶子肥大的雏树上,挂满了一串串“小葫芦”——“这是什么梨?”外地人常常这样问。本地人却非常熟悉:这金黄的薄皮嫩肉的小葫芦般的大黄梨,就是京南有名的大鸭梨;再往前走,就会使人感到惊讶:满树的梨呀,一个个就像阳光下,领巾映红了的少年们的脸,红得是多么惹人喜爱!这就是果汁酸甜的红霄梨。这种梨可以长期收藏不坏,要是过chūn节的时候,哪怕屋里放上一个红霄梨,也会使整个屋子充满浓郁的香气!

chūn梅和秋菊放学后,走在使人陶醉的梨园中,美丽的景sè使她们心里深深地感到:家乡是多么可爱呀!

四、姐妹俩刚一进大门,秋菊就扬着脑袋喊:“妈!”

“唉!”是妈妈的声音,“放学了?”

“啊。”秋菊答应着,抬腿先跑进屋,和妈妈亲热地说起话来。

把书包放下后,chūn梅去拿柴,秋菊去刷锅,俩人争着帮妈妈做事情。

“有作业吗?”妈妈问。

“有。”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你们去做作业吧!我来做饭。”妈妈说,“做完作业好看电视,有好片子!”

今天不热,用不着开电扇。chūn梅坐在桌子东边,秋菊坐在桌子西边。她们做完语文作业,又做数学题。chūn梅说:“谁有不会的,咱们共同研究。我不会,叫你讲;你不会,就问我。”

秋菊没吭声,只顾做自己的题。

秋菊为什么不吭声呢?因为每次不会都是chūn梅上赶着(主动、追着)教给她,不然她就不问。

chūn梅注意听讲,又好钻研,所以每次作业,一般难不住她。今天chūn梅又先做完了。她把作业放回书包,就去帮妈妈忙活。秋菊呢?做着做着题就愣起来了。chūn梅一看就知道她遇到了困难,心想:“你不问我,我就不告诉你!因为事先说好了的。再说,你课上不注意听讲,课后又不请教别人。今天我就不上赶着教给你,非制制你不可!”

秋菊碰到不会算的题了,想了半天,也做不上来,左等右盼,姐姐就不来教她。她心里说:“不告诉拉倒,还不缺你告诉哪!”她一边想,一边把身子扭过去,低着脑袋生闷气。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秋菊还趴在桌子上生闷气。

“咣啷!”屋门一响,走进一个人来,是一个三、四十岁的男子汉。他一进屋就从挎兜里掏出一把菜刀。chūn梅被吓了一大跳,机灵一下子挺直了身子,捏紧了拳头,头发根子一个劲发炸。忽然看到那个人乐了——大概是chūn梅给逗乐的。他冲妈妈说,“您买把菜刀吗?一把五块钱,不快甭给钱!”

妈妈当初也很紧张,一手拿着擀面杖,一手拿着切菜刀,正在准备和他拼呢;听了他的话,也就把手里的刀举了举说:“这把不锈钢菜刀很快,不买了。”

卖刀的走了。chūn梅和妈妈目送他出院,然后关上了门。

“咣啷!”门又响了,只见推门进屋的,还是一个三、四十岁的男子汉。

“爸爸!”chūn梅迎上去问,“您这才回来,怎么晚了?”

“马师傅有事,我替班着。”爸爸说。

chūn梅的爸爸是公社修配厂的工人,**员,工作积极认真,热心帮助别人,群众关系很好。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不常回家,但对孩子们很了解。他一见秋菊那架势就说:“秋菊又闹小xìng哪?”

“没有,”chūn梅说,“人家在想题哪。”

“哼,我不信!想题哪有趴着的?准是闹小xìng哪!”

“瞧是不是?”秋菊故做埋怨地说,“人家刚想起一点,就给吵乱了!”

“不怕,等看完电视我教给你。”爸爸说。

秋菊在闹小xìng,是爸爸一眼就看穿了的。但秋菊不好在爸爸面前继续闹下去。再说,她闹得时间也长了。当卖刀的来时,她只听见说话,没看见动作,当然也不胆小;后来,爸爸回来也不好意思去说话。现在爸爸说她闹小xìng,她就赶快找个台阶下。

五、爸爸只顾和秋菊说话,错过了电视开演的时间,当爸爸拨动开关时,序幕已过。随着高亢的笛声,广阔的蓝天下铺开了万顷狂涛,一只小船由远方颠簸而来,一群海鸥围着小船飞来飞去。忽然,扑啦一下,一只海鸥从眼前飞过,那只小船也一蹦一跳地蹿了过来。仔细听,从小船传来了丰收的歌声,在欢快的乐曲中,还夹杂着忧虑和悲伤。西下的太阳,你用光明照亮了渔民的心坎;凶猛的海涛,你为什么把小船颠来簸去?船主人拼命地与海涛搏斗着。当人们听到驾船人拨动水声时,小船已经靠了岸。一个十二、三的小姑娘没等船靠稳,用竹竿往浅滩上一点,身子轻捷得像海燕一样腾空而起,然后又轻轻落在岸上。她用绳子把船牢牢拴在岸边的石头上。接着,就扬起头来向岸上高喊:“妈妈,快搬鱼来呀!”

没听见有人答应,却从岸上的茅草屋里,急匆匆走出一个中年妇女。她出门就说:“娟子,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可把人急死了!打得鱼多吗?”

“多!您快来瞧哇,带去的几个箩筐都装满了,还有一条三尺长的大鲤鱼呢!”娟子一口气把喜讯都告诉了妈妈。”

“唉,谢天谢地。我们穷苦人也该宽裕宽裕了!”妈妈愁苦的脸上竟然出现了笑纹!

“娟子她娘!”这是娟子的爹在呼唤老伴。此时,他一个人端着满筐的鱼,正往岸上搬。他见老伴来了,就招呼老伴快来搬鱼,并且满脸流露出:来自心底的欢快的笑意。

一家三口正欢快地搬鱼,突然天空一暗,一股狂风卷着泥沙咆哮而来,接着乌云滚滚飞过了头顶,阳光被吞噬得越来越少,黑暗即将代替光明。这时海鸥、海象全不见了,只有海燕展翅疾飞,一会高飞钻入云层;一会低飞,用双翅拍打着海浪。忽然,头顶上天崩地裂地一声巨响,一个炸雷一道闪电。娟子正和爸爸抬着三尺长的大鲤鱼往岸上走,炸雷一响,她的手一哆嗦就松开了,大鱼啪唧下子掉在地上,亏得爸爸攥得紧;不然,大鱼就逃进大海了!当娟子重新抓起大鱼时,跑过来几个躲雨的汉jiān兵。当头儿的把手一挥说:“把鱼抢过来!”

几个汉jiān兵一齐扑过来抢鱼,爸爸死也不撒手,小娟子学着爸爸的样子,双手把鱼抓得紧紧的,但她哪夺得过汉jiān兵?夺不过就用牙咬。只见一个汉jiān兵嗷地一声抽回了手;但他随及一脚把娟子踢倒在地。踢得很重,娟子半天爬不起来。这时妈妈送鱼回来了,赶紧去扶娟子;爸爸一见敌人下了毒手,当时就火了:使尽全身力气,抡起了大鱼,把几个汉jiān兵打得滚的滚,爬的爬,有一两个躲闪不及,竟从岸边跌进了大海,见阎王去了。

这时候,天空仅有的一点阳光,也被乌云吞没了。乌云不但布满了天空,还从空中压下来,一直压向地面。黑是黑得很,但闪电却非常逞能,一道又一道的电光,把空中的乌云撕得粉碎;同时,霹雷一个紧跟着一个地炸响。一道道闪电,一串串霹雷,把一个好端端的世界,搅得一片混乱!这还不算,从那闪电撕碎的云缝里,泼撒来一阵阵倾盆大雨。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那些个汉jiān兵到哪去了?他们有的死了,有的跑了,唯独一个汉jiān头儿没跑。他躲在大树后边,借着闪电光向娟子爹开了一枪。娟子爹一个踉跄,栽进了大海。

娟子妈哭得死去活来,非要去大海找人不可;无奈,娟子拉着她的手,“妈妈”地哭着阻拦。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