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抗战失利后,日军进犯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决定西迁至重庆,随着《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的发表,重庆逐渐成为大后方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中心,而伴随着国民政府各类机构的迁入,重庆市区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人口也由二十余万激增至五十万。而带来的后果便是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物资匮乏和物价飞涨。
肖国忠和董嘉怡是在两天前到达的重庆,本来是要到香港下船,然后换船直达上海,但随着太平洋战事的升级,日军加强了对沿海区域的封锁,两人所乘坐的西班牙客轮停滞在澳门无法前行,肖国忠无奈之下只得带着董嘉怡等人辗转来到重庆,希望从陆路赶赴上海,也顺便想在重庆打探一下关于湖南会战和常德战役的最新消息。
但到达之后,几人才发现,目前的重庆虽然是国民政府的陪都,但由于日军的频繁轰炸和难民的大量涌入,重庆的秩序已经混乱不堪。
肖国忠在与董嘉诚联系之后,通过董嘉诚的关系,才好歹在重庆的金碧山附近找到一处落脚之地,好在肖国忠和董嘉怡在出发的时候携带了不少钱物,所以暂时倒是生活无虞。
日军的频繁轰炸,打乱了重庆市民的日常生活,也耽搁了肖国忠和董嘉怡的上海之行。
今天一大清早,刺耳的防空警报便响彻重庆上空,肖国忠和董嘉怡等人快步从住所中跑出来,跟随避难的人流来到金碧山脚下的一个政府设置的防空洞内,这里是重庆外务部挖掘的一个规格较高的防空洞,相比较公用防空洞来说,来这里的人都是在附近工作的外务部工作人员,人数较少,设施也比较完备,卫生状况也比公用防空洞要好得多。
重庆的人们,无论百姓、军人、商人等,似乎都已经对这种情况很是熟悉,出门的时候,都会带上一些必须的日用品、书籍、报纸等等,以打发在防空洞中百无聊赖的时间。
这所防空洞是按照高规格修建的,就建在金碧山的山脚下,依托山势而筑,洞顶还加装了五尺厚的巨石,据说,就算是有五百磅的炸药落下,洞中人也不会受到丝毫伤害,洞口拾级而下,两边和和上面都有粗大的圆径木桩支撑,洞口也留有两个,防止因轰炸导致一端被泥土覆盖。
隆隆的轰炸声传来,防空洞内隐隐有些颤抖,尘土伴着抖动簌簌而下,肖国忠丝毫不以为意,手中拿着一份刚刚出炉的《新华日报》正看的津津有味,看到精彩处,他不禁呵呵笑了起来。
“嘉怡,最新战报,德山守军击退日军进攻,击溃日军户田联队,夺取日军联队战旗,击毙联队长户田大佐。”
董嘉怡凑了过来,扫了两眼,“肖大哥,还是没有小七的消息吗?”
“根据你大哥传来的消息,小七的手下已经发回了消息,小七就留在常德协助余程万守城,据说是在德山一线防守,小七手下的兄弟大部分已赶去接应,这报纸上的头条消息至少说明,小七应该安然无恙。”
肖国忠将报纸折起来,塞进口袋里,“常德被围,国民政府向英美许诺,常德一定能够坚守,以此来吸引日军南下主力,但现在看来,常德已经是岌岌可危了,从被围之日算起,已经四天了,但各路援军依旧在常德外围徘徊,始终没有什么进展,如此下去,常德危矣!”
董嘉怡扭着衣角,紧咬着嘴唇,“那我们只能在这里干等消息吗?”
正说话间,防空洞钻进一个虎头虎脑的报童,背着一个布包,进洞之后就吆喝道:“号外、号外,最新消息,德山守军勇救美军飞行员,美国人请求国民政府全力营救!”
董嘉怡一拍身边的正在打瞌睡的猜霸,猜霸猛一睁眼,一个鲤鱼打挺跳了起来,手中摸出几个铜板,飞快的扔到报童的手中,转眼间就抓过来两份报纸,一份递到肖国忠的手中,另一份则恭恭敬敬的送到董嘉怡的手里,随即躺倒继续呼呼大睡。
秋喜则哆哆嗦嗦的抱着一个小包裹,大眼睛恐惧的看着防空洞的顶部,又往董嘉怡的身边凑了凑,“小姐,这天天轰炸,不如咱们回南洋吧。”
董嘉怡聚精会神的看着手中的号外,好像根本没有听到猜霸的鼾声和秋喜的哀求,蓦然间,她的眼睛一亮,抬起头,“肖大哥,这••••••”。
董嘉怡这才发现,不知何时,肖国忠正一脸笑意的看着自己,手中不住的晃动着那份号外,“没错,机会来了。”
日军的轰炸一停,肖国忠和董嘉怡就在猜霸的保护下,来到了市区内的电报局,通过与董嘉诚联系,迅速取得了董氏家族在重庆掌握的所有新闻媒体资源的联系办法。同时,肖国忠还取得了董嘉诚赋予的董氏家族在重庆方面的全权代表身份,负责统一发动他和董嘉怡筹划的宣传攻势。
肖国忠不愧是浸润多年特工生涯的专业人士,他敏感的从一份号外中捕捉到了不同寻常的消息,这也和身处德山的林笑棠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不同的是,林笑棠是想依靠被困美国人的求援向国军高层施加压力,而肖国忠的想法则是希望发动舆论攻势,以此迫使国民政府向前线各路援军施加压力,不过说到底,这也算是殊途同归。
肖国忠首先详细了解了被救美军飞行员肖恩的情况,这期间,他通过董嘉诚的渠道也了解到肖恩个人的一些情况,以及美国政府全力营救的决心,这令他更是兴奋。
而董嘉怡则充分利用董氏家族在重庆的影响力,以董家大小姐的身份相继拜访重庆各方面势力和社会名流,很隐晦的点出董氏家族对常德保卫战的关注,同时表示如果常德保卫战取得胜利,将有助于海外华侨和各大家族进一步加大对国内抗战事业的捐助和支持力度。在此期间,董嘉怡不可避免受到一些狂蜂浪蝶的追逐,而这些人的结果都是无一例外的被人胖揍一顿,据被害者称,袭击者是一名遮住了本来面目的身材矮小的男子。
肖国忠则蛰伏在公寓,将自己关在房间内,一口气写出几篇报导,然后马上送往重庆的几家与董氏家族有联系的报馆,而报馆方面则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稿件已到,便立刻开始校对、排版、印刷,整整一个下午,除了因躲避日军轰炸而暂停了一个小时,其余时间,几家报馆的印刷机都在一刻不停的加印着号外。
晚饭时分,整个重庆的街头便被铺天盖地的号外淹没了,人们争抢着报童手中的号外,无一例外的被号外上极具爆炸性刊的标题和内容所深深吸引。轰炸间隙的重庆街头,各家茶馆,人们几乎人手一份散发着油墨香气的号外,他们在认真的着、思考着。
《重庆时报》的号外标题是《一个和一万,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美国人为救一名失去了三名兄弟的士兵,不惜派出伞兵部队冒险空降,而同样的区域,却还有我们一万名苦苦等待援军的国军士兵。我们的援军呢,他们在哪里,他们还在常德城外不远的地方继续徘徊吗?一个和一万,面对着不同的选择,他们的命运是一样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生、要么死,而生与死之间,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大公报》的号外标题是《全力救援常德城!》,“常德控引巴蜀、襟带洞庭,位于湘西北,物产丰富,水路发达,战略地位十分显著,日军进攻常德,就是要截断川、鄂、湘三省之间联系,切断国军通往川黔的陆上交通要道,进逼长沙,威胁重庆,借以牵制出战缅甸的中国远征军,并趁机夺取洞庭湖区粮食等资源,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因此,常德一战不容有失!”
而重庆的国泰电影院则不失时机的推出电影——《保卫我们的土地》,并邀请各界群众免费观看,广告词便是出自肖国忠的创意:四万万五千万同胞都应一看!一时间,电影院观影如潮,一票难求。
重庆沸腾了、西南大后方沸腾了,各地将领纷纷致电重庆,要求即刻参战,报效国家;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各大政党、各界群众纷纷走上街头,开展声势浩大的情愿活动。
夜色中,敌机的轰鸣声和防空警报的声音刚刚散去,重庆的大街上便挤满了上街请愿游行的人潮,上到七八十岁的耄耋老翁,下到仍在稚龄的儿童,无论男女老幼,人们挥舞着手中的标语,口中只有一个声音——“救援常德!”已近初冬的季节里,曾经被人戏称为火炉的重庆却感受不到一丝寒意,此时此刻,占据整个城市的是民众沸腾如火的抗战激情。
德山防线大捷的庆祝刚刚告一段落,要求国民政府火速进军以解常德之围的呼声便一浪高过一浪,美国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向外界表明态度,美国将全力支持国民政府支援常德守军的一切军事行动,而美军也将尽全力为常德守军和各路援军提供最大限度的空中支援和物资补给。
肖国忠站在路旁一家茶楼的二楼,用布满血丝的双眼看着街上热情澎湃的人潮,略带疲惫的轻声说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小七,你一定要坚持住啊!”
董嘉怡则不停的摆弄着手中一条洁白的手绢,透过茶楼的窗户默默的看着东面的天空,“我知道,你一定会回来,我不会再让你离开!”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