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会议室外民突然响起陈志高的声音。
“进来。”赵明说道,开会期间,陈志高有事要报,难道是出了什么大事,其他几人都转眼盯着推门进来的陈志高,他手中拿着一个信封和几本厚书。
“报告团长,军情六处八百里加急的密信,我不敢耽搁。”陈志高急忙说道。
赵明拿过信件,撕开信封,对照着书本翻译起来。
同盟团内部的加急密信都要处长级别的人亲自在场才能打开,如今能打开信封的都在这里开会,难怪陈志高急忙跑过来。
赵明一边翻动着书本查找,一边在纸上一字一字的誊写下来。
片刻之后,赵明平静的看完这份翻译出来的信,转手交给你胡若菡。
这份信比较长,胡若菡慢慢往下看,脸上的表情越来越震惊,但是震惊当中的那股激动和喜悦抑制不住的露了出来。片刻之后,江放也看完了信,粗犷的脸上激动不已,放在桌子上的手都有点轻轻大摆,恨不得站起来欢呼。
“没有想到,任轩、郑云、谢昌勇竟然搞出了这么大的声势,这次五二二*刮起的思想之风对于我们同盟团来说影响深远,必须要组织好后续行动,今天正好一并讨论。”赵明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惊喜,激昂的说道。
“公子,帝都各大书院武院的寒门士子上书为民伸冤,要求严惩高大上,现在不过三天时间,朝廷的决定还没有下来,我们怎么组织后续活动。”胡若菡问道。
四月二十日先皇崩殂,三日后祭天太子赵顺登基,也是那天,赵明、赵利、赵进三兄弟丧家之犬一般逃出帝都,这一举动也让已为天子的赵顺大怒,危机感之下在帝都中疯狂铲除异己,更是在《大青报》上登了一篇文采斐然的“讨逆檄文”。
从檄文登报的那一天开始,任轩三人就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一次掀起风潮的机会,开始组织已经发展成为同盟团员的寒门士子,在《大青报》上面高声符合赵顺,准备捧杀。
一时之间,百姓也大肆在坊间谈论皇家私事,有天子金笔写的“讨逆檄文”在报纸上登着,百姓谈论也无人敢管,此事愈演愈烈。在报纸面世之后,百姓谈论时政的热情比起以前热烈许多,虽然百姓愚昧,大多只会跟着风向标谈谈看法,但是世上的万事总是逃不出一个道德礼法,手足相残总归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也许赵顺只是一时怒火攻心,登了“讨逆檄文”后也想掩盖,但是经过任轩他们这么一高声符合,将赵顺推到了两难的境地。如果以妄议朝政的罪名逮捕任轩等人,刚登基的赵顺难免会被人说成是一个优柔寡断,没有容人之量的人,而这恰恰就是他的性格,也是赵明这位大哥最最忌讳的事情。
无奈之下,赵顺在朝堂之上召见了任轩,打算封他个一官半职。虽然在赵顺看来,任轩在报上登的那几篇文章毫无文采可言又太过谄媚,但是怎么说也是在逢迎圣意。而此时任轩心中早已有所打算,他趁机像赵顺进言,他不要任何官职和犒赏,只求赵顺能多给天下寒门士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在帝都各大学院中组织一次科考,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
任轩的这一番话在朝堂上也引发热议,各个朝代都少不了豪门寒门的争执,放在皇权社会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这就有点像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豪门寒门就像是两个兵营一样总是存在着,但是里面的人或许三代之前还是寒门中人,如今却是步入豪门。
这种分歧说都知道,也都知道该怎么解决,无非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次科举多提拔一些寒门子弟自然能压下他们心中的怨气,而赵顺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五月十日帝都所有学院的学子都参加了这次科考,至于时间为何如此紧迫,想必是赵顺清楚即便是准备半年时间,中都的赵利和上都的赵进不会放自己城中任何一名士子来参加帝都的科考。
这次科举一时之间也让天下寒门士子心中充满的期待,都是发文为赵顺歌功颂德,写的最肉麻的无疑就是同盟团之人了,他们本就有所企图,自然什么恶心话都可以写的出来。
而这次科举总的来说确实算的上公平公正公开,而且有意为之,寒门录取的人数明显多了许多,而那些上榜的豪门士子也大多是有真才实学,凭自己本事考上的。但是,任何时候,总是有些手眼通天之人,而这次科举自然也出现了这样的人,也就是这次联名上书中提的高大上了。
高家在帝都中算不得什么名门,家里是做生意的,做的是青楼买卖,高家三世都是吃的这碗饭,也确实都有能耐,到了高大上父亲这一代,虽说算不上帝都最有钱的,但也是其中之一了。
商人有了钱就想更有权,为了能够拿下这次科举,高家也是费尽心机四处跑弄,但是这一次是赵顺金口说的必须公平竞争,帝都中的大小官员还没有从赵顺登基的杀气中缓过来,那里敢接这个活。高家在碰了几次壁之后,也知道找那些不入流的官吏是办不了这个事的,如此之下他们将目光对准了岳重,也就是宰相岳流源的长孙,赵顺的表弟。
为了加大成功率,高家不惜重本找了好几位如花似玉的黄花闺女,也不知许诺了多少好处,反正最后岳重是拦下了这个活。
岳流源知不知道这件事情都不重要,如今岳重自己就有这个分量,自从赵顺登基之后,岳家在帝都之中俨然是第一世家,相信过不来多长时间,帝都百姓只知帝都岳家而不知道四大世家。
五月二十日放榜之时,高大上的名字赫然榜上有名,当然对于这次科举来说这只是个小瑕疵,帝都上榜的寒门士子也对这次科考满意非常,而对于帝都的同盟团人来说,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抓住高大上的事情不放,让这次科举彻底成为一个笑谈。虽然也对于上榜的寒门士子极不公平,但是任轩他们没有一丝心理负担,对于寒门豪门他们也已经看透,无非就是此时寒门彼时豪门罢了,对于普天之下的士子而言又有什么区别。
任何一次科举考试,考不上的总比考上的人多,如果人人都能考上就不叫科考叫统考,统统考上嘛。
所以高大上的事情暴漏之后,加上同盟团众人的有意引导,在任轩这个内定寒门士子的号召之下,落榜学子的大力支持之下,一场浩浩荡荡的上书运动在皇城中开展了起来。
赵明明白任轩的意思,就是想让同盟团的情报部门将这个事件无限扩大化,最少在各大都城中组织起相应活动,宫中的批文虽然没有下来,但是对于同盟团而言,要的是过程,至于结果,不管是问斩高大上,还是重罚岳重,只要不是丧心病狂的屠杀士子,对于同盟团而言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宫中的意见并不重要,我们要借着这次帝都*,在整个帝国吹起一场关于寒门豪门的思想风潮,只要谈论的人多了,总归有一些聪明人会认识到所谓豪门寒门只不过是皇权之下的必然产物,而这也将给我们同盟团传播思想的土壤。
如今帝都凶险万分,还要让李朝元组织力量保护好我们的人,尽最大的能力保护好帝都士子。”赵明一拍桌子,重重说道。
昨天还在为同盟团无文职而烦心,没想到今天竟然得到这么好的消息,能发动一场*,任轩等人定然在帝都中发展了不少团员,虽然不能马上来龙山,但是他们做的事情却比在龙山中重要百倍不止。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