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兴龙吟> 第九十二章 开封,开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二章 开封,开封(2 / 2)

大家又问了些情况,有的何青衣知道,有的不知道。总的看来,情况十分不妙,李闯王这次再围开封,不攻破开封决不罢休,至少也要围得开封粮草断绝,自己投降。

金不换现在听了何青衣的话,他完全绝望了,脸色苍白,不住摇头叹气。

何青衣又说道:

“尽量存点粮食,不能光等着一家人饿死啊。”

金不换听了更加忧愁。家里并没有多的银钱,往哪里去买粮食?

何青衣也叹了口气,说:“在劫难逃啊!我认识一个李大嫂,是回城来走亲戚的。听说开封又被围,便赶紧收拾出城,谁知城门已经闭了。她向我哭着说,没想到回来看看爹妈,多住了几天,竟出不去了,家里还有丈夫儿女,不能见面,怎么办?她说得我心里也很难过。可是像这样情况的,在开封城内不知有多少人!”

金不换叹道:“唉!家家户户,看起来这次是在劫难逃了!”

金不换却不知道,他的哥哥金世遇也来到了开封,如今也被困在城里了!

在被围困的开封城中,一交六月,粮食、青菜和柴火一天比一天困难起来。一般小户人家简直没法过生活。有钱人家想尽一切办法囤积粮食。越囤积,粮食越恐慌,粮价越上涨。粮商们因为粮食的来路已断,不愿把全部粮食卖完,往往借口没有粮食而把大门关了起来,哄抬市价。官府起初三令五申,严禁粮食涨价,要粮商一定得按官府规定的价格出售。不但禁止不住,反而促使家家粮店闭门停售。随后官府就严禁粮商闭门停售,价格可以不限。这样一来,粮价就像洪水泛滥,不停地上涨。只有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才能买到粮食,穷家小户望天无路,哭地无门,只好等着饿死。

众多的平民百姓既无钱买粮,又买不到粮,每日仅能一餐,而且一餐也只能吃个半饱。城内原有许多空旷的地方,长着野草。近日有许多人提着篮子去挖野草,但人多草少,没几天就被挖光了。

如果要挖野草野菜,就得到城外去。可是城门封闭,老百姓也出不去。

金记粥铺早就歇业了,不但粥铺没米,家里也快没粮了。

金不换在五月底的时候用各种办法存了点粮食。那时当铺还收东西,他家里能够当的东西都拿去当了,把所有的钱都买了粗细粮食。近来勉强度日,一日只吃两餐,其中有一餐是稀的。每天只是半饱,眼看着全家人一天天都瘦了下来。

有一天何青衣从外面回来,特地又来到后院,忧喜半搀地说:“明日东岳庙施粥,每人一碗。我一个老婆子是要去的,你们家去不去?”

金不换有些犹豫,心想这不跟要饭的叫化差不多了吗?

“现在顾不了那么多,脸皮一厚,拿着碗挤进去,人家施舍一碗,就可以救一天的命。”何青衣摇了摇头,叹道。

惠兰心想,自家孩子小宝确实也饿得够可怜了,如能领到一碗粥,自己少吃一点,回来给孩子和丈夫也吃点,总是好事。她就决定要跟何青衣去。

金不换想了想,决定换件旧衣服也去,不然的话,家里的存粮真不知道还能吃几天的。

第二天,天还不亮,东岳庙东西长街上和附近的街道上已经挤满了人。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干脆躺在地上。那躺在地上和靠墙而坐的都是已经饿得没有力气的饥民。到处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到处都有小孩子在叫着饿,还有抽泣声、啼哭声、呼喊声、吵嚷声。人越来越多,到底有几万人,谁也不清楚。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大黑瓦碗或粗磁碗,等着施粥。

开封官府故意在东岳庙施粥,看似一片善心,其实是欺哄小民,敷衍塞责。如果真心要救百姓,为什么不分散在城里各个路口施粥呢?

领粥的百姓最初都是怀着对官府感恩的心情而来,后来看到人这么多,而且越来越多,大家就开始抱怨起来,都知道像这样情形,有多少人能领到一碗粥啊。

天亮以后,饥民从各个方向像潮水般地汇集到东岳庙来。东岳庙附近本来已经人群拥挤,密密麻麻,不能透风,可是外面的人还在挤进来,已经有老人和小孩被挤伤,挤倒,但是迟迟都没有开始施粥。

一直等到巳时过后,上边烈日当空,人人饥饿干渴,有的人已经奄奄一息,倒了下去,有的人害怕倒下去后再也爬不起来,只得拄着棍子,互相搀扶。终于等到了施粥的时候,大家都拼命向前拥挤,每个人都伸长干枯的手,每个手上都拿着一个大黑瓦碗或粗磁碗,每个人都巴不得把手伸得比别人更长一些。可是许多瘦弱的老人和孩子,不但挤不上去,反而被别人挤往后边,有的被挤倒地上,随即发生了互相践踏的事情。有的地方因为人群拥挤而互相厮打。哭声、骂声、惨叫声、厮打声,混成一片。

“饿!饿!我饿!”

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这几个字。

忽然人群中愤愤地冒出一句:“人家姓李的和姓朱的争天下,把咱们百姓也拖在里头,叫咱们怎么活?”

不少人听了,都纷纷附和。官差听了,愣了一下,然后开始抓人、打人,场面一片大乱。金不换背着孩子,扶着惠兰,面如土色,幸好他们离粥棚还有一段距离,这才逃了开去。

官府在东岳庙施粥,一共三天。第一天,老弱和儿童被践踏死的有几十人,挤伤踏伤的有几百人;很多人等了一整天,领不到一碗粥,倒卧路旁,**哀号。第二天,官府派出一名典史,率领乡约五人、社长一人、吏目三人,带着许多衙役和丁勇,维持秩序。但情况仍然很乱,挤倒挤伤的人还是不少。初九又施了一天粥,以后就停止了。

施粥停止以后,开封百姓更加感到绝望。其实并不是他们能够靠着施粥活命,而是因为这施粥一停止,就意味着开封从此进人了绝粮的可怕时期。

过了一天,官府要搜粮的谣言传遍全城,有些地方确实已经开始搜粮,现在除了个别达官贵人和有钱有势的乡绅之外,一般平民百姓,包括一些殷实人家,人人感到恐慌,担心什么时候会来搜粮,把秘密贮存的救命粮食都搜去,大家就只好饿死。

金不换家中的粗细粮食不到一石,大部分是在义军重新围攻开封后,设法抢购来的。如今要搜粮的风也吹到了他们这里。

当天夜里,趁着更深人静,金不换夫妇将这些救命宝贝装进缸中,埋到地下。夫妇两个都是久饿之人,身子无力。所以等他们在茅厕的墙根下挖好坑,埋下缸,又填上土,天已经亮了。不换累得直喘气,浑身虚汗,回到屋中,跌在一把椅子上,叹口气说:

“唉,这世道真没穷人的活路了。”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