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调笑三国> 第二十五章磕巴藏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五章磕巴藏拙(1 / 2)

() 钢都造出来了,别的都不是事,水力锻打机那是必须的,谁让咱这钢材杂质含量高呢,没有现代的各种化学剂,想得到纯钢就得慢慢敲打。

水力冲压机一块搞出来,省得以后麻烦,有了这两样宝贝,锻打、冲压工序能省下不少人,速度也快,唯一不好的就是必须在河边盖作坊。

仅仅半个月,因产业升级暂停生产攒下的那点矿石、生铁被迅速吞噬,增地也拥有了三百余副铁甲,有三百乡兵手里的破烂武器换成了钢制。

淡定,一定要淡定,不就是搭上了青州刺史这条线吗,有什么好激动的,咱骑马慢慢走,别惊扰了百姓。

惊个鬼,工坊方圆十多里地就没有一户百姓。

到了码头附近更不敢纵马了,万一碰伤欢乐的百姓,名声还要不要了,唉,成名有多少烦恼,全赖需爱惜羽毛。

有刺史担保,王灿回到才阔别不久的家乡。

在公孙县令的眼神中,他看到的是鼓励和欣慰。——出自《帝国航海志》

公孙瓒预先的料想正应了克莱尔的半句话:准备永远不会充足。

没等公孙瓒把乡兵们的武器全换成钢制,箭头也还没有换成钢制破甲箭,战事就已发生。

高句丽突袭西安平,西安平遣人四处求援,离西安平最近的番汗、增地最先接到急报,报信的人路上跑死了三匹马,人已累得脱了形。

高句丽就是造反出身,自公元前37年立国到现在,与大汉一直纷争不断,期间多次在大汉境内烧杀掳掠,146年的时候曾袭扰乐浪,带方县令战殁,抢走了太守妻子。

现任君主新大王高伯固,这小子知道自己力量不足,国内不靖,在168年大汉攻击高句丽的时候向大汉请降,两国边境再无大规模冲突,但小摩擦还是不断。

此次冲突早有预兆,公孙瓒在两个月之前就已接到公孙越的汇报,线人深入查探后得知,是高句丽治下的一个边境部族非常缺铁,大汉封锁的严,想用皮毛牲畜换都换不来。

急了眼的部族暗暗查探产铁的西安平,想要搞一票大的,只要搞到了铁,谁爱咋样谁咋样。

换不来就去抢,没说的,这些野蛮人的脑袋就是这么想的,他们不会考虑国家之间的关系,他们简单的头脑装不下那么多东西。

知道这个事的公孙瓒也只能在憋着,没法往上报啊,总不能说是无意中得知的这个消息吧,别人又不是傻子:嚇,乐浪郡增地县令无意中得知邻国一个部落会为了铁侵犯辽东郡西安平县。

这话说起来都绕嘴,别人会想得更饶:消息是真的,能量够大的啊,一个县令把邻国、邻郡的那点事摸索的一清二楚,这是打算干嘛,啊。

立马就会有无数只眼睛盯着你看,偷办的那点事都捂不住了,不出半月,轻则迁往其他地方,重则押解京师问罪,还是乘坐增地大船走海路的。

真要是那样,通关大梦别特么的做了,这辈子反正没机会了,准老丈人也得赶紧划界限撇清干系。

舍得舍得,果然是有舍才能得啊!

想通了此节的公孙瓒当时就把这消息捂得严严实实的,谁也没给说,顶多给李彬漏了点口风,还是只有俩人在场的时候,为的就是否认起来干脆——谁也没证据不是。

公孙瓒不是没做准备,铁甲、钢刀就是掐着时间点干的,甚至连船队的返航时间也都已计算在内,他做这些只是希望死难的百姓能够原谅他,自己心中也能好受些。

“此次出击,一定要把高句丽吓个够呛,让他想起汉人来就打哆嗦。”公孙瓒站在船上暗暗发誓。

随他出发的还有二百名铁甲钢刀的乡兵,其他乡兵由公孙越和公孙范带领留守增地,可不想老窝被人端喽。

公孙瓒心里的计划是在增地出发,沿海路到达马訾水(今鸭绿江)入海口,逆流而上直达西安平,在击破西安平来犯之敌后,再从水路直达高句丽国都国内城(今辽宁集安市)。

马訾水这段水路水流还都算平缓,又是在崇山峻岭之间行走,河两岸居民不多,只要遮掩好,还真有很大几率突然出现在国内城,震撼一下高丽棒子们。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