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悬案惊天> 第二回回家安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回回家安葬(2 / 2)

王大龟不满意地看了一眼石三郎说:“你可不能乱说,明明你爹是被火烧死的,跟这些案件有什么关系?没有证据的事你不要瞎说!”说完,生气的走了。

石三郎本来打算把自己发现的疑点告诉王大龟,可是一看王大龟不高兴的样子只好把要说得话咽了回去。他又来到后院的墙跟边对这个地方仔细观察起来,他在问自己,为什么脚尖的痕迹到这里就没有了?难道这些脚尖的印记翻过了两丈高的围墙?可是墙上没有攀登的痕迹,再看围墙也没有爬得地方,更没有可利用的树和上墙的梯子。那这个贼是怎么出去的?石三郎举着火把沿着墙壁来回找着,突然他看到靠墙边房上的檩子上挂着一个东西,近前仔细一看发现了问题!原来檩子上挂着一个马鞭。鞭鞘挂在檩子上绕了几圈垂了下来,石三郎抓住鞭子手臂一用力,纵身一跳上了墙头。低头一看果然墙头上有了痕迹,这说明贼就是利用鞭子跳上墙头的!再看墙外就是大街了。石三郎用手抖动鞭子,想松开鞭鞘,拿回鞭子。没想到抖动了几下鞭鞘没有松下来!石三郎施展轻功从墙头上跳到房顶上,把身体倒挂在房上伸下头来一看,原来鞭鞘被一颗钉子卡住了。石三郎解下鞭鞘心里就明白为啥这个贼没有拿走鞭子的原因了。贼就是用这根鞭子看准了房上的檩子,对着檩子抽了过去,等鞭鞘绕到檩子头上,这个贼就借力跳了上来,偷走东西上墙头走的时候有人经过这里,鞭子又收不回来,只好丢下鞭子跳墙跑了。从这些情况看,这个贼武功高强不是一般的小偷,那么这个贼为啥看上这个不值钱的石枕呢?石三郎从墙上跳了下来,他把鞭子绕在鞭杆上,插在后腰里走回了屋里。

王大龟在屋里把现场的笔录和图录做完,交给一个衙役生气地说:“告诉值班的衙役们加强巡逻,如果小偷再进来,看我怎么收拾他!小偷都敢跑到衙门里来偷东西了,这要是传出去让别人笑掉大牙的!天太晚了,就到这里吧!明天再研究这个案子!”

查完案子已经是头更了,二人又往石三郎家走去,刚上大街走不远,一队巡逻兵冲了过来,他们刚要动手抓人,仔细一看是他们的头领,赶紧道歉说:“原来是王大人呀,误会!误会!”行过礼后他们又去巡逻了。

石三郎看着远去的巡逻兵说:“京城里防范这么严,一般的小偷是不敢黑夜里做案的,可是小偷竟然敢跑到县衙门来偷东西,看来丢得石枕是值钱的东西!小偷也不是一般的小偷!”

王大龟看了一眼石三郎不满意地说:“你怎么知道这些东西是在黑夜丢的?一个破石枕有啥值钱的?你看到过这个石枕?”

石三郎解释说:“刚才我问过看门的衙役,他说吃晚饭的时候他还来过,看到这些东西还在。等他吃过晚饭再回来就发现有人进来过了,这才跑去报告的。那个时间城门早就关了,街上也没有行人了。我看呀小偷就在咱们查看大牢的时候进来偷的!这个小偷胆大包天,难道他吃了豹胆?为一个石枕就跑到县衙门来偷东西?如果不是吃了豹子胆,这只能说明石枕非常值钱,他这是在挺而走险!”

王大龟边走边说:“你分析的有道理,明天我让人好好查一查,一定要把这个胆大包天地家伙抓起来!娘的,一个小老鼠敢拔猫的胡须,不想活了!不过那个石枕我见过,不像是值钱的东西,那他偷石枕干啥?”

石三郎把鞭子拿出来让王大龟看,并说:“王叔,我怀疑这个鞭子就是小偷丢下的!我在现场……”

王大龟看也不看鞭子,打断石三郎的话不耐烦地说:“你又来了!你是说小偷是骑着马跑进县衙门的?跑得时候把鞭子丢了?你也不动脑子想一想,一个小偷要鞭子干啥?你呀你!跟你爹一样!也不动动脑筋,就知道钻死牛角,这马鞭子到处都是,有鞭子的地方就有小偷了?”

石三郎着急地说:“王叔,你听我说呀!这鞭子……”

“别说啦!你有没有完啊?”王大龟打断石三郎的话生气地又说,“你才当了几天差呀?我走得桥比你过得路都多,你就别指手画脚了!唉!你爹走了,衙门的事都摊在我的头上,明天又要破案还要忙你爹的后事,从昨天到现在我忙得还没有吃饭呢!”

石三郎一听,也是呀,王叔辛苦一天了,确实饿坏了,这件事明天再说吧!抬头一看家到了。

王氏和二娘听到动静,知道他们回来了,急忙迎上来问:“还没吃饭吧?快洗过手吃饭吧!”

二娘把饭端上桌子,二人顾不上洗手,大口吃了起来。二娘在一旁说:“三郎哥,你们刚走就来了不少人给你爹吊唁,他们都是禁卫军和守城的将士,听口音都是咱们老乡呢!听他们说明天来得人更多呢,这些叔叔伯伯生气地问,三郎不守灵干啥去了?他们说明天过来要教训你呢!”

石三郎知道这些人都是跟皇上一起在晋阳起兵的那些亲兵jīng骑们,这些老乡都是过去皇上当秦王时手下的“天策兵”,李世民当了皇上后,把这些亲兵都安排到了禁卫军和守京城的大小头领的位置上。所以这些“天策兵”很有实力,一般的将军和高官们对他们都客客气气,敬而远之。石三郎听完后急忙点着头说:“明天我一定老老实实地守灵,哪里也不去了!”

王大龟在一旁不高兴地说:“我说啥来着?不让你去,你非要去,你这个孩子就是不知道个轻重缓急,现在你的头等大事就是给你爹守好灵!别得事你就别管了!从现在起你得听我的,你爹走了,我这个岳丈就是你的爹!今天我们全家人住在这里了也不走了。明天我通过驿站给你娘和你两个哥哥报个丧,让他们在家把坟墓修好,等灵柩回去也好安葬。唉!我的老哥哥,你死得惨呀!”说到这里他哭了起来。

石三郎听完王大龟的一翻话,又想起了爹,也跟着掉下了眼泪。石三郎跟王大龟去大牢和衙门看过后,更加坚定了爹爹不是让火烧死的,爹爹的死一定和狗崽子、石枕有关系!想到这里他更加悲痛了,擦干眼泪,决心把这个案件查个水落石出,为爹爹报仇!

吃过饭,石三郎来到前院的灵堂,对守在灵堂前的张阳和李奎说:“你们辛苦了,我的房间给你们收拾好了,快到后面睡觉去吧!”二人也困了,一听让他们睡觉,张着嘴打着哈气跑到后面睡觉去了。

石三郎这才跪在爹的灵堂前,看着爹的灵柩小声说:“爹呀,您放心的去吧,我一定给你报仇,把这个案子查个水落石出!给您老人家一个交待!”说完,他又给爹点上了三柱香,磕了三个响头,爬起身来坐在长明灯下为爹爹守灵。坐了一会儿,石三郎突然想起爹爹临终前给他的四颗珍珠,说这是证据,这四颗珍珠和这件案子有啥关系?想到这里石三郎从怀里掏出四颗珍珠就着灯光仔细看了起来。这四颗珍珠好像比别得珍珠要亮一些,跟鸽子蛋一样大小,都是白青sè,外表光滑,沉甸甸的。三郎正在仔细看着,突然刮来一股yīn风,把长明灯吹灭了!石三郎吓了一跳,长明灯可是为爹招魂用的,在没盖棺材板之前是不能熄灭的!他急忙站起身来准备点亮长明灯,就在这个时候,他的手里出现了奇迹,四颗珍珠发出了耀眼地光芒!

石三郎吃惊地看着手里的珍珠发起楞来,原来这四颗珍珠不是一般的普通珍珠,而是四颗上等好的夜明珠!刚才长明灯亮着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现在长明灯灭了,夜明珠耀眼的蓝光是那么的光亮迷人!正在这时候二娘走了过来,在石三郎背后吃惊地叫道:“三郎哥,长明灯灭了,你怎么不点着呀!哎呀!你手里是什么东西在发光?”

石三郎转过身伸出手对二娘说:“我爹的长明灯是永远不会灭的!你看,这就是长明灯!”

二娘上前一步,看着石三郎手里的四颗夜明珠吃惊地问道:“三郎哥,这些夜明珠是从哪里来的?我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说过呀!”

石三郎就把父亲临终时交给他这四颗夜明珠的经过告诉了二娘。他让二娘点着长明灯,从怀里拿出了一顶黑sè软帽和一支鞭子递给二娘看,又把发现这两样东西的经过也讲给了二娘。最后他问二娘:“你说,有这么巧合的事吗?从我爹爹的死到狗崽子自杀再到石枕的丢失,也就是一天多的时间,现在人证、物证和我爹爹全没有了,难道这里不是一个yīn谋?”

二娘听完吃惊地问:“这些事你都跟我爹讲了吗?他是怎么说的?”

石三郎看了一眼二娘无奈地说:“我跟你爹说过了,他不相信。他说走过的桥比我走得路都长,说我跟爹一样爱钻死牛角,说一支鞭子不能代表啥,说我才当了几天差,就指手画脚的。他根本就不听我把话说完!”

二娘听后,半天没有出声。她想,爹也是老衙门了,办得案件也不少,也许爹说得对?无巧不成书嘛!也许是这些事赶到一起了?想到这里,她拍了拍石三郎的臂膀说:“也许是巧合,我爹干了半辈子公差,他有这方面的经验,你不要想那么多了。看,三更都过了,你去后面躺一会儿,我在这里守着。”

石三郎急忙说:“这可不行,你还没过门呢,再说你守在这里就不害怕吗?”

二娘看了看灵柩发自内心地说:“从小到大,我都是你爹爹看着长大的,他的好我都记着呢,他早就把我当亲姑娘了。我守在这里也是尽孝道,我这个没过门的儿媳难道不应该为他老人家尽孝吗?”说到这里,二娘又伤心地轻声哭了起来。

石三郎上前搂着二娘也哭了起来。是呀,爹活着的时候早就把二娘当做自家的亲姑娘了,家里有好吃的,好玩的,哪一样能少了二娘的?小时候,自己不懂事和二娘打架,不管有理没理,每一次都是爹爹先教训自己。记得有一次爹给他们俩人买了麻糖,二娘吃完了又来抢自己的,他不给二娘,二娘就耍赖大哭起来,是爹爹过来二话不说打了自己一巴掌,硬是把自己的麻糖拿过去给了二娘!爹爹又教会了二娘武功,像袖箭和轻功这些绝活爹不教自己全都教会了二娘!二娘的剑术连他爹王大龟都不是对手,有一次他爹想看一看二娘的功夫,让二娘和他对打,没想到二娘的剑法快如闪电,他跟本就进不了二娘的身旁!王大龟不满意地对爹说:“石晋山呀,石大哥,我姑娘的功夫比我都强了,我以后还敢管教她吗?你这不是在成心气我吗?”

想到这里,石三郎把二娘搂得更紧了。二娘也把石三郎抱住,两个人一言不发地相依在一起动也不动。他们都在怀念着石晋山,就这样二人相依的睡着了,等他们醒来时天已经大亮了。

吃过早饭,前来吊唁的人愈来愈多,这些人都是禁卫军和守城的将士,最小的官员都是六品以上,不是骑马就是坐轿子来的。把立政坊里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连人都过不去了。

早有诏狱的知事把这件事密报给了皇帝。李世民一听吃惊不小,守皇宫和京城的武官怎么都跑到立政坊去了?他急忙派人去打听,没过半个时辰派出去的人就把情况报了上来。李世民一听石晋山死了,当时就愣住了!说句老实话,石晋山还是李世民的救命功臣,自从李世民当上皇帝,为了自己的尊严,李世民一直守口如瓶,他不想让人知道自己落荒而逃的经历!说起来还是在收复河东夏县时,李世民攻打宋金刚时发生的事情。那年他带领三万大军东渡黄河,与占领唐军大后方的宋金刚的大军战在一起。为了早rì取胜,李世民亲自带领二十余jīng骑来到敌人城下侦查敌情时被宋金刚发现,宋金刚一看李世民带着二十几个人前来侦查,立即带一千多骑兵从城里冲了出来,把李世民等人团团围住。李世民一看跑不掉了,只好带着二十多个jīng骑和敌人激战起来,经过一场血战,二十几个亲兵全部战死,最后一名没有战死的就是石晋山。这时候的石晋山浑身上下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战袍,在前面杀开一条血路,冒死把李世民救了出去!那场血战李世民终身难忘!想到这里,李世民再也坐不住了,跟随自己造反起事的亲兵死了,自己不能不闻不问,应该做出一件让所有亲兵不能忘怀还要感恩的事情来!这样才能笼络人心,才能让这些将士们死心塌地的为他守城护院!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