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红军谣> 第三章 农民协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农民协会(2 / 2)

“梅子,送送你三哥。”姚大婶嘱咐道。

出来的路上,梅子挽着许福生的手,安慰着哥哥:“三哥,你在外面不要挂念我,我在这里好好的,吃得饱穿得暖,姚家人都很喜欢我。可我就是很想家,想三哥你,想咱爹妈。”说着说着可怜的小丫头呜呜地哭了起来。

许福生哽咽着蹲下身子,帮妹妹擦去泪水:“小妹甭哭,三哥会经常来看你的。”说着从怀里一块银圆塞到小妹的手上,“这钱你拿着,三哥过来的急,没给你带什么东西。”

梅子破涕为笑:“三哥,我还不会使钱呢!你自各攒着吧,将来给我娶三嫂的时候用。”

许福生强笑着收回钱:“那好吧,过年前我再来看你,你也回去吧,不要送了。”

许福生转过身朝毛家走去,他不忍再看见小妹那可怜的身影。

下午太阳快落山的时候,秦振邦辞别毛本忠,和许福生牵着马走在了回秦家围子的山路上。山里已经升起了一层薄雾,周围静悄悄的,能听到人和马喘息的声音。

许福生有点紧张,他催促道:“二少爷,我们要快点,这边山区晚上有土匪出没。”

秦振邦笑道:“本忠兄早料到了,他把这玩意借给了我。”说着他从腰里拔出了一支驳壳短枪。

许福生也把汉阳造长枪的子弹上了膛,提在手里。尽管有手里的枪壮胆,两个人还是加快了脚步,匆匆穿过了偏僻的西南山谷,来到西河平原上后,两个人才松了口气,周围的村庄多了起来。

许福生开玩笑道:“今个如果知道你秦家二少爷打西南山路过,九公寨当家的们肯定都会下山来迎接咱俩。”

“为了啥?”

“做你这样富家少爷的活,是土匪们做梦都想干得事。”

“我这么值钱?”秦振邦故作惊讶。

“那是,绑你一票,够他九宫寨几百个弟兄吃上一年。呵呵!”

“哈哈,你说得也对,咱秦家也算是有钱人家,树大招风啊!”

两个人骑马并排走着,两边青青的麦田徐徐的向后退去。

许福生把长枪重新挎在了肩上,在民团多年的历练,他对枪的使用已非常的娴熟。

“二少爷,求你一件事。”

“你说,只要我能做到。”

“我想入毛家三少爷的农民协会,你能不能帮我和毛老三说一声。”

“好啊,我这次回来也是为了办农会的事,以后你就跟着我干吧。”

“真的啊,那太好了!可我想不通,你们这样到底是为了啥啊?这本来是我们穷人们才干的事。”

“为了所有的受苦人有地种有饭吃,为了这个世界不再有剥削有压迫,为了在将来的中国能实现伟大的英特那雄纳尔!”

“什么是英特那雄纳尔?”

“你将来就会知道的!”

秦振邦说着,抖了抖缰绳,马儿撒开四蹄慢跑了起来。这是夜幕已慢慢的降临,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地失去了颜sè,田野上突然间变得寂静而悠远。秦振邦情不自禁的用俄语哼唱起那首每每让他激情澎湃的《国际歌》来。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

几天后,河西地区的十位**员齐聚龙门,在龙门小学堂的教室里召开了第一次碰头会。在这次会上,在**河西地区联络人毛本忠的建议下,**河西地方执委会正式成立,毛本忠被选为执委会书记,其他十位执委会委员依次是胡绍周、丁香犀、李伯炎、陈苏明、周诚之、王克山、卢义夫、江遥,分别负责农协、**、宣传、组织、财务等方面的工作。秦振邦因为不久还要返回上海工作,所以就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这次会议。

开会的时候,毛本忠看着与会的同志不禁笑道:“清一sè的书生秀才、地主羔子,这可不行,我们**人的主体应该是广大的无产者,是工农群众。下一步我们要多发展一些工农党员,培养一批工农干部,这样广大的工农兄弟才不会怀疑我们的革命动机。”其他的同志也笑了起来。这是一批充满理想主义、最具献身jīng神和mín zhǔ意识的知识青年,他们是河西地区工农革命最早的启蒙者、引路人。在后来残酷的革命斗争中,他们全部壮烈牺牲,或死于敌人的屠刀之下,但更多的是在历次“肃反”中被无情的错杀。

会议通过了执委会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具体包括了下面几个方面:

一、联系国民党在河西地区的同志,抓紧筹建国民党河西党部。

由于国民党在河西地区的联络人是淠西中学的校长田德生,是秦振邦的同学,又都是河口镇人,所

以与田德生的联系及河西党部的筹建任务就交给了秦振邦。

二、农民夜校尽快组织开课。

要在河西的四区一十二乡中物sè一批低层的农民群众,说服他们来农民夜校学习,为河西农民协会的组建做好工农干部的储备工作。毛本忠给与会的每个党员分派了发展培养十个农会干部的任务,他自己承担了夜校创办初期的所有经费。胡绍周、丁香犀、王克山、卢义夫、江遥五位同志住的离龙门交近,自愿做农民夜校的常任讲师。

三、建立河西农民协会,在河西各区乡设立分会

在整个河西乃至整个皖西大别山区掀起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组织工农群众全面开展抗税、抗租、

抗债斗争,以迎接国民革命高cháo的到来。

民国十五年的农历三月,在天高皇帝远的西南山区的龙门,召开的这次**地方小组会议,在平和的气氛中结束了。陪同秦振邦来龙门参加会议的许福生还清晰的记得,与会的十位同志畅谈着时局,畅谈着革命,好象国民革命的胜利已指rì可待,军阀割据、腐朽没落的旧中国很快就会被全新的、mín zhǔ的中华所取代。革命是充满激情、另人向往的,谁也没有意识到革命的进程是如此之漫长,如此之残酷。几年后,留守在鄂豫皖苏区的许福生,带着他的几十名游击队战士艰难得转战在大别山的丛林山谷之中,而引导他走向工农革命道路的这些先驱们都已魂归天国,他才真正的理解什么是革命。革命是血腥的,革命是一种为了zì yóu、生存、信仰而战的你死我活的斗争。

秦振邦和**怡的婚礼如期举行,这是农历四月里一个阳光灿烂的rì子。整个秦家围子喜气洋洋,宾客如云。因为是本地望族秦家和江家的联姻,这个婚礼也就成了河口镇上一次难得的盛宴,连远在陆安州的县长田化斋也派人送来了一份贺仪。

这是河口上有史以来的第一场中西合璧的新式婚礼。为了迎亲的方便,江家在一周前临时搬回了在江家围子的老宅。上午十时,秦家迎亲的马车就来到了江家。美丽的新娘身穿白sè的礼服长裙,头戴五彩的花冠,

在妹妹江英子的陪伴下坐上了用红绸布装饰一新的去秦家的马车。临走前,**怡满脸幸福转过身对站在大门外送她的父母说:“爸,妈我走啦,我会常回来看你们的。”

江夫人笑着对大女儿扬了扬手:“去吧,到那边后要放好好的,要学着做点家务,要听长辈们的话”。说着心又一酸,泪也流了出来。

一旁的江尚chūn安慰道:“大喜的rì子,哭什么,你女儿这是享福去啦!”

江夫人擦去眼泪,叹了口气笑道:“是啊,你看这臭丫头幸福开心的样子,辛辛苦苦把她养大父母算什么啊,就这么走了。”

迎亲的马车在送亲的鞭炮声中缓缓的驶出了江家围子。

秦家围子的浮桥边上,身穿紫sè织锦长袍的新郎秦振邦迎接新娘下了马车。宽大的天井里,从天主教堂请来的约翰牧师,穿着黑sè的教服,为秦振邦和基督徒**怡主持了一场简单而又隆重的西式婚礼。

约翰牧师用不顺畅的汉语叫人们安静,他开始宣召道:“今天,我们众亲戚、朋友聚集在上帝面前,是为了见证秦振邦先生和**怡小姐的神圣婚约,并祈求万能的上帝赐福这一对新人。现在,让我们低头祈祷,天父上帝,你是天地万物的创造主。你创造世人也眷顾世人,我们仰赖你的大能保守。求你赐予我们,洁净的心,正直的灵,不让私yù阻拦我们认识你的旨意,也不让软弱阻拦我们顺从你的旨意。如此,我们才能借着耶稣基督,在你的光中看见光明,在你面前得到真正的zì yóu。求你此时此刻与我们同在,并辞赋赐福于这对新人,从今时起直到永永远远。阿门。”

祈祷完毕,约翰牧师接着进行下一个环节。

“新郎新娘,现在请你们互相握住右手,聆听并回答下面的话。”

“新郎秦振邦先生,请你以爱的名义宣誓,你愿意娶你面前的这位女士做你的妻子吗?”

“我愿意。”

“无论顺境或是逆境,富有或是贫穷,健康或是疾病,你愿意和她终生相伴,永远不离不弃,爱她.珍惜她,直到天长地久吗?”

“我愿意。”秦振邦答道。

“新娘**怡女士,请你以爱的名义宣誓,你愿意嫁给你面前的这位先生做你的丈夫吗?”

“我愿意。”

“无论顺境或是逆境,富有或是贫穷,健康或是疾病,你愿意和她终生相伴,永远不离不弃,爱她.珍惜她,直到天长地久吗?”

“我愿意。”**深情的看着身边的伴侣,幸福的回答道。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