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西游之无间道> 第九章 谁是老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谁是老大?(2 / 2)

所以他们总像墙头草般今天信佛、明天信道,甚至有的干脆拥有三张身份证。

如此说来,西游也就不足为奇了。它的三教之争和历史中三教合流时期文人雅士、王侯贵族的态度基本一致。

西游中,你见不到儒家的格物致知,也见不到佛家的四大皆空,更见不到道家的清净无为,因为他们是沾了世俗味的宗教,或者说是一个世俗的权利集团,这和现实中的宗教根本不是一回事。

这样说大家应该能明白谁是老大了吧?

要论打,谁死谁活这不好说。因为原著里根本没提,我们也不能妄加猜测,因为那样就跑题只能算个所谓的解密了。

要论谁的能量大?大家说习总和一个武术大师谁更牛?呵呵!不说了,再说就好被和谐了,大家领会jīng神吧!

所以,他们都很牛逼,但老大只有一个,那就是拥有实权的玉皇大帝。

那玉帝为什么会在这一群牛逼堆里脱颖而出,并成为老大呢?

原著中提到了两个原因,一是因他经历无数次劫难积德修来的,当然这个和现实中的传说是一致的。二是人家有本钱,那就是他老婆王母娘娘的蟠桃园。

大家别小看了蟠桃在书中的作用。孙悟空的出场,后来的大闹天宫,以及佛道的争斗,都源于这个小小的蟠桃。这个接下来的正文我们会详写的。

说到老大,还有一个老大级的人物我们不得不提。那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猴子的师傅须菩提祖师。

这是一个很神奇很神秘的人物,仅在书中第一、二回猴子拜师学艺的时候打酱油般出现过一次。后来不但他消失了,就连他的徒弟也不见踪迹,所有和他有关联的事物,就剩了孙悟空自己,你说怪不怪?

我们都知道写一部成功的必备的一个要素,那便是开篇就设下伏笔,牢牢的把观众的眼球抓住。

从各种文献看,古人写的方法和我们也是一样的。吴承恩当然知道这个秘诀,但他为什么在前两回这么重要的章节设下这样一个再无下文的伏笔呢?

难道他傻了吗?或者说他后来忘了解开这个伏笔了?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菩提祖师的出场,正是吴承恩立意的根本,他在西游中的观点和主张也在前两回表达的淋漓尽致。

菩提祖师正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一个虚幻人物,他和后文出现的佛道势力毫无半毛钱的关系。你可以把菩提祖师当成吴承恩本人,也可以把他看成明代《心学》的鼻祖——大儒王阳明。

从石猴出世和石猴拜师两件事开始,西游的格调已基本建立。此两回如不用心的揣摩研读,估计接下来就会被书中的迷局弄大脑袋。这些迷局就是那些伪大师们所说的bug,他们就是借这些bug进行所谓解密的。

诚然,每个人读西游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正是我们读书的乐趣所在。或许一本书真正的写作意图只有作者本人知道。

但我们却不能无知的进行所谓的解密,并借此夺人眼球,这是对名著的亵渎,对文化的破坏。我们看似不经意的一次无厘头或许就误导了我们的后人,这是天大的罪过。如果非要无厘头,请注明这是自己的观点,与原著的立意不同。

西游的原著中是有很多的bug,但那正是作者的立意所在。那不过是一些隐晦的笔法。

写过书的朋友都知道有时会碰到一些违禁的词汇不让写,也许你会很愤怒,但你知道这些违禁的词汇确实会误导别人。你是痛快了,或许你的这个痛快会引起一次事件,并波及到很多人。当然这是政治家该考虑的事情。

那吴承恩所在的古代呢?那可是有**的。现在顶多不让你胡说,但那个时代可是要砍头的,甚至把你祖宗八辈头都给砍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死人也得扒出来砍了!

……怕怕!不说了,大家对今rì的社会就知足吧!至少我们很安定,哪有那么多的公平可言呀!再插一笔,虽然我们很愤怒!

如此说来,吴承恩能明写一些内容吗?除非他活腻味了!

再一方面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又没有电脑打字,又没有度娘粘贴资料。那时可都是用毛笔写在宣纸上的,八十万字的稿纸数量是很惊人的,写久了会把故事写出小漏洞,这也不是什么大毛病。所以书中还是有一定bug的,但都是一些史料xìng的失误。

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吴承恩似乎并没很在意故事的关联xìng和联系xìng,他只是借佛道之争来表达自己的立意和观点,其它的都不是他考虑的重点。这也是古时文人一贯的作风。所以那些皮里阳秋、怀抱琵琶半犹月的情节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对于《西游记》是不是吴承恩写的,这个是有争议的。因为西游从古至今的版本里并没署作者的名字,也无史料记载。

多数人赞成胡适和鲁迅的考证,在没找到更确切的说法时,认可吴承恩写的事实。但据我查看一些资料,没有发现吴承恩有对儒释道三家深入研究的经历,我不太赞成他是原作者的说法。

淮安的朋友可不要拍我板砖。其实谁写的并不重要,因为它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

文学——是不分国界的,是外国人写的又能怎样?

到这里,我们《西游之无间道》的番外篇就结束了,准备工作已做好,接下来就是本书惊心动魄的正文故事。为了故事的连续xìng,故事中引用史料和一些内容推测时都不再赘述原因。

像原著中的时间,其实提到的季节变化只有八年多,并不是十四年。正文中会根据原著上下文的承接关系,直接改为十四年,这样读起来连贯xìng较强。

番外篇,我们分九个章节来描述了宗教和西游的关系,当然葛曷的这点知识,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中还显得很无知,一点小小理解,希望能为您接下来读《西游之无间道》的故事提供小小帮助。

再啰嗦一次,大家一定要区分开,书中的儒释道并不是历史上的儒释道,书中的人物也不是三教中的人物,一切的解释只能限于《西游记》原著这部书,否则你可能会找出很多的漏洞,那样只好去看各种所谓的解密了。

最后声明,您接下来看到的《西游之无间道》,为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再创仙侠题材。内容90%尊重原著,保留原著所有的场景描写和语言对白。8%为原著的推测内容,2%为臆造猜测。

本书非学术xìng论著,一切观点皆为个人体会和理解,书写的角度和原著有所不同,请你读时注意。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