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2章帝王之术(1 / 2)

小皇帝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

韦鸿卓虽已许多年不曾领兵上阵,可他在军中的威望却丝毫未减,如今军中的大部分将领,都曾是韦鸿卓的部下。

韦家可以倒,韦鸿卓也可以死。

可一旦韦鸿卓一死,谁能保证,军中那些将领不会因此心生怨愤。

倘若不能君臣一心,后果将不堪设想。

可此时的徐勇,满心只想着尽快除去韦家这颗毒瘤,听到小皇帝这么说,他反而不置可否道:“陛下,恕微臣直言,陛下是否多虑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韦鸿卓的党羽固然多,可他们都是陛下的臣子,更何况,一旦韦鸿卓失势,焉知这些人不会弃暗投明?”

徐勇平时考虑事情比谁都周全,此时却反过来说他多虑,看起来,他是真的很想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想再让韦鸿卓有机可乘了。

小皇帝又何尝不想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小皇帝口中不断念着这句话,自嘲苦笑:“那爱卿又是否听过一句话,叫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徐勇怔了一下,神情复杂。

不得不说,小皇帝这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真的敲到他了。

是了,他也曾做过武将,怎会不了解,一个将军对于一只军队的重要性。

他们可都是在战场上生生死死一起扛过来的,这种感情,不是简单的君臣之情可以替代的,底下那些战士们,心里当然更向着韦鸿卓。

这就是最现实的问题。

“朕何尝不希望他们弃暗投明,但朕不能用军心来做赌注,倘若韦鸿卓一死,军心生变,这个责任,不单单是你,便是连朕,都负不起。”小皇帝越说越无奈。

要不说,皇帝难当,皇位难坐,有时候,杀伐决断,也不是刻意随心所欲的。

徐勇饶是再死心眼,这个时候,也会以大局为重,谁叫他是一国丞相呢?

韦家要除,但不能急于一时,这点,他竟是还没有小皇帝想得明白。

想到这里,徐勇颇觉汗颜,终是妥协道:“那陛下,希望微臣怎么做?”

小皇帝放下一口未动的茶杯,抬眼看向他:“留韦鸿卓一命,朕会褫夺他大将军的名号,至于韦家,家财充公,没入国库。”

“那韦家其他的人……”韦鸿卓所犯的事通敌叛国,欺君罔上的大罪,依照律法,是必要诛九族的。

就是不知道,小皇帝是想只留韦鸿卓,还是将韦家其他人的性命也一并留下。

小皇帝自然有自己的算盘:“贺力言此人不能留,至于韦承……他得留着,韦鸿卓下来之后,朕还要靠他帮朕来稳住那些依附于韦家的人。”

可徐勇心中不免顾虑道:“但是,陛下不担心养虎为患吗?”

众人皆知,韦承和贺力言是韦鸿卓最信任重用的两个人,杀贺力言是为了杀鸡儆猴,可倘若留下韦承,难道小皇帝就不怕将来,等有一日,韦承羽翼丰满了,会像他爹那样,变成一个纵横朝野,只手遮天的祸患吗?

这点小皇帝却不怎么担心。

“韦承有多少本事,你我都很清楚,养虎为患,也要他做得成那个虎才行。”

韦承是他的臣子,没人比他更清楚韦承有几斤几两了,论能力,韦承在他这一众臣子里面算得上是出众的,毕竟是韦家大少爷,本事还是有的,可跟他老爹比,差得可远着呢。

更别说,韦鸿卓身经百战,一身本事都是在杀伐流血的战场上练就的,韦承上过战场的次数,用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日后恐怕也不会再有机会了。

官场如战场,韦承能站稳朝堂,却未必能像他老子那样大放异彩。

所以说,留下韦承,稳住韦家那些党羽,是最合适的。

徐勇看着面庞稚嫩,眼神却早已有超越他这个年纪的成熟与城府的小皇帝,终是站起来,拱手深深一揖道:“臣……遵旨。”

徐勇离开后,小皇帝重新靠回躺椅上,他身边的小太监恭敬将手炉递上,同时不无费街道:“陛下,您何以非要留下韦鸿卓的性命?”

他从小皇帝还是太子时便在他身边伺候了,只要小皇帝动动眉头,他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他明明一心盼着能将韦鸿卓除之而后快,再将韦家连根拔起,现在却要徐勇留韦鸿卓一命,难道真的单单只是怕军心生变吗?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