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抗日之神鹰天降> 第四百十三章 向北出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十三章 向北出击(1 / 2)

徐扬带回来的消息令文川浩很是失望,鬼子在平庄镇驻扎了一个野战大队的兵力,在元宝山煤矿增派了一个中队,兵力达三百多人。再加上这里原有的伪军,数量有一千多。特种部队过去也不是不行,但是日军得到消息后肯定会首先攻占老哈河上的石桥,切断特种部队的退路。

对于此刻的特种部队而言,犯不上冒这个险。

其实文川浩小看了鬼子,鬼子虽然惨败,可对他们这个心腹大患并不是看不见,只是一时还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而已,但是周边公路上的重要据点,鬼子是绝对不会掉以轻心的。

高焕捷得知特种部队没有可趁之机,宽慰道:“现在是鬼子不敢来,咱们也没多大机会。不如报请参谋总部,请他们空运雷达设施和一些弹药、医疗物资等过来,先将雷达装好再说。”

文川浩点点头,“制空权丢失,鬼子必然不肯善罢甘休,为防万一,这事得早办。”

实际上,后方的准备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小高的电报发到的时候,胡云峰已经把赵俊召回要给他布置任务。

赵俊一直在训练自己的空降师,武器装备倒是不缺,关键还是人员的训练,尤其是新成立的滑翔机降团,担任这更重要的使命。赵俊当然知道滑翔机降比伞降更快,而且还能运送更多的作战物资,所以在这方面他没少花功夫。

赵俊听说文川浩他们在东北搞得有声有色,早就按耐不住了,巴不得自己也率部队到敌人后方实施空降作战。但胡云峰不答应,他劝说赵俊好好训练,不出几个月,空降兵定会有大用途。

12月21日夜,由十二架战斗机护着运送雷达设备、人员还有装备弹药、药品、军服等物资的四十多架运输机飞临东北挺进纵队根据地上空,在地面人员火光指示下实施伞降。

这一次伞降,陈际帆可是下足了血本,不仅将美军支援的雷达设备和相关的技术人员一起运过去,而且还给“猎鹰”带来了惊喜。

首先是给“猎鹰”增加了兵力,一百二十名经过严格挑选的各部队尖子被选进来充实力量。

其次是装备的变化,给“猎鹰”增加了新式防寒野战帐篷和新军装,而且“神鹰”的军工得到了特种部队使用突击步枪的反馈情况后立即进行改装,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使用7.62mm短枪弹的新型突击步枪问世,经过严格测试后,首批用来装备“猎鹰”特种兵,空降兵和特种警察部队。运到东北的,是四百二十支崭新的突击步枪,一百二十支勃朗宁手枪和足够使用的弹药。

除了这些,火箭筒、迫击炮及弹药也增加了,特种部队火箭筒总数达到八支,迫击炮达到十六门,而且弹药管够。当然,杀伤力巨大的通用机枪是少不了的,增加了两挺,弹药也给了一百多弹箱。

考虑到武工队的就地招收的部队人数会越来越大,对新增加部队的装备并没有更过的照顾,除了五千套冬季军服和士兵装具外,还有六十挺捷克式轻机枪和子弹,反正这种机枪现在多得是。

药品、医疗器械也有很多,甚至还给他们空降了两名医生。

当然,参谋总部不忘给武工队配备电台、电话、手电、光学仪器、测绘仪器、铁丝、工兵铲等设备,又运来地雷、炸药等物资。(“神鹰”现在已经能自行制造野战电话、能够仿制电台,而且通过进口国外的配件,能够组装测绘仪器和一些医疗仪器等)

按照高焕捷的需要,参谋总部还运来了“神鹰”训练士兵的一系列文件,包括什么作战手册、条例条令、训练大纲等。

有了这些家伙,东北挺进纵队实力大增,尤其是新加入的士兵们领到了崭新又暖和军装,士气大振,原来人家真没吹牛,硬是有东西。

在这么多装备中间,还有一封陈际帆写给高焕捷和文川浩的信,信上先告诉他们,包头钢铁厂准备开工了,工程量很大,包括大青山到包头厂区的铁路和公路,大青山矿区、包头钢厂、坦克厂等等。现在淮南和马鞍山两大钢铁厂正在大规模招收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培养技工,内地四个省三十几家水泥厂正日夜不停地生产,以满足需要。

读到这里,文川浩有些疑问,他说进攻关东军迫在眉睫,这钢厂、坦克厂怕是用不上了,高焕捷说:“关东军不难收拾,头的意思是蒙古,当然就是他们背后的苏联人。”

谈到军队,陈际帆告诉他们,国军那边五个军已经开到,正在换装和整训。其余部队也正在进行紧张的训练和准备。希望他们再接再厉,争取在东北鬼子的肚子里开创更新的局面。

陈际帆指示他们,步子要迈大一些,不要紧局限于山区,还要把手伸向辽西走廊,去破坏日军的铁路运输。陈际帆向他们保证,只要鬼子敢于再次集结联队以上的兵力对付他们,“神鹰”的飞机就会马上飞到。

这还有什么说的?高焕捷收起信对文川浩道:“头给了我们这么多东西,不是让咱们来这休假的,是要咱们做更大的事情,现在武工队虽然组建了一个加强营的部队,但实在没有什么战斗力,我考虑从你那里调出四门迫击炮过来,我要组建根据地的炮兵。”

文川浩道:“我不用这么多迫击炮,给你十二门,咱们也确实需要炮兵人才,还有测绘人才也需要。”

“好,就这么定了!”高焕捷道,“雷达站要放在四道营子大山,那里离敖汉旗太近,为了保险起见,‘猎鹰’要在那个方向实施警戒。”

文川浩点点头。

高焕捷道:“那边是鬼子另一条运输线,当初热河战役,鬼子就是从通辽经奈曼旗进攻赤峰的。这也是未来我军的进攻方向,所以要加以重视。”

特种部队增加了人手和装备,信心自然也很旺,得知来了新的任务,一个个摩拳擦掌的。

倒是雷达兵们,被一路护送着进了大山深处,又是风又是雪,每个人都在想此去怕是要吃大苦了,谁料到山上竟然是另外一番景象。不仅有房屋、指挥部,周边还有各种防御设施,可谓是固若金汤。

这下放心了,大伙也不休息,刚到的第二天就开始干活。

文川浩给他们打招呼,为了雷达站的安全,不能等到敌人过来,他必须率领部队向周边出击。

12月28日,离1944年元旦还有几天,天气越发寒冷,日军的铁路运输也没有闲着,毕竟,驻扎在热河前线的近十万部队每天需要的吃喝并不是小数目。实际上,即将到来的战争考验的不是敌对双方主帅的智谋,而是双方的后勤。

关东军的后勤能力很强,一方面因为东北物产丰富,无论是粮食、棉花还是工矿产品都不缺,另一方面,日本人在东北修建了大量的铁路,其中在江南会战失败后,又启动新的铁路计划,连通了长春到通辽,再到赤峰的铁路。(历史上这段铁路没有)目的就是守住热河与东北地区,与中国军队相抗衡。

现在这一条铁路承担了关东军第1方面军主要的后勤供给任务,而敖汉旗以北的四道湾子就是日军在这条铁路上最重要的物资仓库。

而这里,正是“猎鹰”新的目标。

正当队员们跃跃欲试之时,队长文川浩却说出了让大家意想不到的话:“我们不是去作战,只要能侦察清楚就行。”

换句话说,就是去看看,不是去打仗。这让那些想尝试一下新枪威力的队员们有些失望。

“放心,铁路线上都是鬼子,要想侦察得清楚,就必须和鬼子玩一些游戏。”

文川浩把徐扬、金锁还有几个小队长全部召集起来,开始布置作战任务,首先是骚扰敖汉旗周边,将鬼子守军调出后分割歼灭,然后趁鬼子增兵敖汉旗的机会,跳出这个圈圈,直扑北边的四道湾子,将那里的情况搞清楚后呼叫轰炸机炸掉这个镇子。

“然后呢?”徐扬问道。

“然后,”文川浩笑道,“然后顺着铁路拐向南,一举拿下元宝山煤矿,解救那里的矿工!”

任务布置完毕,特种部队现在有380人的兵力,相当于三个连,但是其战斗力远在日军一个守备大队之上,除了每人一支手枪外,全队装备320支新式突击步枪,8支火箭筒、四门迫击炮和五挺通用机枪。这样的装备,对于日军来说绝对是噩梦!

敖汉旗虽然不在日军铁路线上,但这个地方却是几条公路的交叉点,特种部队分成三个小组,由金锁率一个连到达公路后攻击丰收镇上的日伪军,由文川浩和徐扬率分率两个连在路上打援。

战斗与12月29日上午开始!或者说,“猎鹰”新一轮的行动与此刻正式开始。

丰收镇上只有日军一个小队和伪军一个连的兵力。这个镇子和其他很多镇子一样,没有围墙,只在镇子两头的公路上设立了哨卡,旁边各有几挺机枪而已。

这样的兵力布置自然不是精锐的特种部队的对手,金锁将部队分成两队,分别从镇子东西两头同时发起进攻。

“猎鹰”的进攻绝对是震撼的,因为守在镇子两边的哨卡首先听到的是迫击炮弹在空中的呼啸声,紧接着就是剧烈的爆炸,哨兵和机枪哨位上的鬼子一枪都没开就被送上了天。

同时干掉了两头的鬼子和伪军后,意味着这个小镇的大门洞开,镇子里的日伪军听到爆炸急急忙忙就冲出来,结果首先遭到狙击手的冷枪,然后被机枪死死地封住去路。更要命的是镇子里的鬼子发现,他们被两面包围了,连突围的机会都没有。

这种战斗根本没什么悬念,日伪军一百八十多人虽然人数不少,可打了半天效果却不大,自己反倒是损失了三十多人个,而且情况正在恶化,小队长慌忙打电话向二十公里外的敖汉旗求助。

驻扎敖汉旗的一个守备大队有600余人和伪军一个团,分散在周边的几个镇子,大队长听到丰收镇被“猎鹰”袭击,根本不敢多想,就下令先派出一个骑兵中队,然后亲自集结一个步兵中队和一个机枪中队,再调集伪军一个连跟着大路过来。

鬼子可能认为凭着近两百人的兵力,守上几个小时应该不成问题,可他们没考虑攻击部队的实力(迄今为止,日军只知道是特种部队,但对特种部队的兵力、装备一无所知)。这是装备有火箭筒、迫击炮和通用机枪的部队,如果面对面硬打,不要说一个日军小队,就算是两个中队过来,也不见得占便宜。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