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什么干什么,注意形象,俺好歹也是陆军中将啊?阿浩歼灭了关东军一个独立守备队577人,自己零伤亡。这小子,真狠!”
“胡闹!谁让他逞能了!”陈际帆的表情很奇怪,嘴上很生气,可脸上全是微笑。
“怎的?许你带着部队零伤亡,就不兴人家也爽一把?要是我干这个队长,一样!”
“不是这个意思,阿浩倒是爽了,可关东军能善罢甘休?阿浩他们要吃苦头了。你有没有做什么安排?”
“瞧你说的,阿浩带到是特种部队,不适合搞宣传征兵,再说这样也容易暴露。所以我抽掉了几百名原籍东北的战士和一些特工过去,目的就是要把他们占据的地盘巩固住。至于阿浩,你就放心吧,他说‘猎鹰’特种部队将来还要派上大用场,现在权当练兵了。”
“这小子,他们的弹药够不够?”陈际帆继续问道,看得出他很关心。
“这一段时间天气很糟,东北地区雪下得很大,等我们这边航空兵准备到位,就先给鬼子来一个下马威,然后给他空投。”
“德国人援助的一批军火我带了一般过来,你先给他们挑一部分出来,剩下的我要交给傅作义。”
“干什么?你又想打绥远的主意?”
陈际帆忽然砸吧砸吧眼睛,“我们要在包头建钢厂,规模是现在两个钢厂的两倍还多。”
“包钢?”胡云峰嘴巴张得大大的,“白云鄂博?早该如此!是不是要搞坦克飞机?”
陈际帆笑着使劲点点头。
“耶!”胡云峰兴奋得直叫。末了又说道:“时间很紧,光靠咱们自己恐怕是不行的,是不是找美国人贷点款,购买他们的钢铁设备?”
“这是我还没想过,等我先去找傅作义以后,再让马老他们出面,这地方贷款是可以的,但是绝对不能让外资进入!”
“头,你现在越来越像个政客了,哈哈。”
陈际帆在北平只待了一天,待胡云峰和傅作义取得联系后,他便带着一个营的卫队从张家口驱车直往五原第二战区北路军司令长官部)。
傅作义一听说是陈际帆要到五原拜访他,又喜又忧。他已经从报纸上得知了这位活跃的抗日名将在开罗的表现,可如今他应该在自己的指挥位置,可为什么马不停蹄往自己这儿跑呢?
鬼子退走后,傅作义率先精简部队,开发边疆,先后举办干部轮训班,兴修水利、兴办军垦农场,并且还整顿金融财政。他一直很羡慕安徽模式,闲下来的时候总是摇头叹息说自己无缘与陈将军见面,不然非得派人去安徽取经不可。
傅作义哪敢让陈际帆驱车打大漠中来,他回电胡云峰,说自己将亲自在归绥迎接陈长官大驾。
陈际帆望着地图长舒了一口气,这归绥到五原六七百公里,一路风雪交加,等自己到那儿,恐怕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这个傅作义想得还算周到。
1941年12月3日,陈际帆终于在呼和浩特(归绥)见到了这位敬仰已久的将军。在解放战争中傅作义将军放下了武器,使北平免遭战火,居功至伟。
“宜生兄好,”陈际帆一下车就拿下手套对着已经举手敬礼的傅作义还礼,他的军衔比傅作义高,这样的称呼并不为过。
“陈司令长官大驾光临,卑职迎接来迟,乞望恕罪!”傅作义身着标准的忠将军府又是一个敬礼。
“宜生兄在这塞外搞得有声有色,实为民众之福啊!”
“哪里,陈长官过奖了,陈长官在冀鲁豫皖四省的建设成就有目共睹,卑职钦佩之至,请!”傅作义将陈际帆迎进了归绥的官邸。
呼和浩特市并不大,城市周边到处都是冒着炊烟的蒙古包,因为陈际帆的到来,这里已经戒严。
傅作义只在重庆的战区长官高级军事会议上见过陈际帆一面,他坐在后排根本没有发言的机会,只听到这个委员长新认的学生在侃侃而谈,当时他和老上司阎锡山一样认为要集结国军江南各战区部队对日军进行战略反攻,理论上虽然可行,但是军内派系林立,就算是蒋委员长肯下放指挥权,也没有一个人能指挥得动这些部队。所以他对江南战役计划不置可否,回来后就没怎么关注。
可是战役竟然胜利了!一举奠定了关内抗战的局面,加上“神鹰”独立进行的华北会战,硬是将日本人从华北干干净净地赶回了东北,这不得不让他这个民国宿将刮目相看。
傅作义常常对部下说,要是能有机会与“神鹰”一道杀鬼子,那将是何等快意,没想到这个机会真的来了。
因为陈际帆一坐下就开门见山,说是邀请傅将军打鬼子来了。
“这个,将军您也知道,我的部队隶属二战区,部队长期驻扎塞外,武器装备,军饷粮食等都不足。卑职想,现如今鬼子退回东北,正好利用这段时间休养生息,给百姓造点福祉。有战绩彪炳的‘神鹰’在,我晋绥军这几杆破枪,怎堪大用?”
陈际帆道:“将军不必太谦,百灵庙大捷,长城抗战、太原保卫战等事迹,别人能忘,我和麾下百万大军铭记在心,只要有功于国家和人民的,我陈际帆都会记得。今天际帆来,不是和将军虚与委蛇的,确是带着一片诚心来和将军商讨国家民族未来之大计,希望能得到将军的理解和帮助,至于将军所言之困难,际帆已经想到,际帆此来准备了一点礼物,请将军笑纳。”
有道是伸手不打送礼的,陈际帆在傅作义狐疑的眼神中递过了一份用大红封皮套上的清单。
傅作义接过来不看不要紧,一看顿时站了起来,搞得下属们神情紧张,“陈长官,这怎么使得?这些都是德国进口的厉害家伙啊!卑职虽远在塞外,可也知道将军抗战殊为不易,没有那军委会一分钱军饷,一应粮食武器均靠自己,这些武器足以装备我晋绥军一个集团军啊,还有粮食、棉花,卑职无功不受禄,不敢受此大礼!”
傅作义的亲信像郭景云等人一听陈际帆送来的是德国进口武器,还能装备一个集团军,心里又欢喜又有戒心,心想这陈长官没事送这么多军火,想必是要来吃掉自己的。
陈际帆笑了,“将军有所不知,委员长把新1军,第5军,新6军和74军都调给我指挥,目的就是出兵东北,光复我大好河山。我给第5军调拨了120辆美式中型坦克,比起给宜生将军的多多了,所以这点东西连我都很惭愧。”
这下真是震惊了!在傅作义看来,老蒋调自己的嫡系部队给陈际帆并不奇怪,东北那块肥肉,要交给别人他还不放心呢。令他真正惊讶的,是陈际帆明明知道老蒋不怀好意,居然还要给人家补充装备,第5军得了120辆坦克,想来其他三个军也不会少。
“卑职有一事不明,”傅作义问道,“将军既然有这么多军火,为什么不自己扩军,反而要交给我们呢?要知道,我们并不是您的‘神鹰’。还有,以‘神鹰’的战斗力,随便训练几个军就不会比委员长那几个军差,为何要…….”
陈际帆停止微笑,“将军真想知道原因?”
“正是!这是卑职最不解的地方,以将军下辖四省之人力物力,征召几十万部队是非常轻松的事,可据卑职所知,将军好像没有大规模征兵啊,难道将军仅仅靠这点兵力就想进军东北不成?”
陈际帆道:“正如将军所说,如果我想要兵,根本不必抓丁,一个月之内就会增加五十万,可是大战刚刚结束,老百姓正准备返回家园过日子,我又要他们上战场?这么多年来,难道他们受的苦还不够?我把他们找来,可国内闲着这么多部队干什么?为了将来打内战?中国人杀中国人?所以,只要愿意到东北去打日本人的部队,我不管他是中央军还是杂牌军,统统一视同仁,补充装备军饷,一样按照‘神鹰’的军人福利对待。说一句将军不爱听的话,将军这种世外桃源的日子是过不长的。”
傅作义听完前面很是佩服,这个陈际帆所说非虚,人家装备多得都可以送人,而且自己又有军工厂和粮食,要想变成几百万部队确实不难。可最后一句话让他很是费解,怎么就呆不长了?难道你“神鹰”要吃了我不成?
傅作义道:“长官此话怎讲?”
“这是明摆着的,日本人打跑了,如果国共能和谈,势必整编军队,傅将军这点兵力,估计除了35军外,都是整编对象。如果国共和谈不成,傅将军的部队固然有望扩编,可马上就要将枪口对准八路军。能不能打赢先不说,将军经历过军阀大战,又是抗日名将,是打内战过瘾还是保家卫国光荣?”
傅作义不说话了。
陈际帆显然还没说够,“将军不要误会,际帆此来并非一定要让将军随我北上,但有一点我需要给将军说明白。”
“长官请讲!”
“我军进军东北是其一,但绝不仅仅限于此。您长期在这塞外,想必也知道,不仅蒙古现在处于事实独立状态,就连察哈尔和绥远,也差点在日本人的支持下独立。事到如今,我不瞒将军,我军将来是一定要去蒙古的!日本人占我土地,该杀!但是有人胆敢分裂我中华国土,我陈际帆和身后百万‘神鹰’,灭了他没商量!而绥远正处在蒙古正南,将来若是开战,我少不得要向将军借道。一句话,若将军愿意一道去杀鬼子,那这点装备权做壮行,以后还有更多更好的装备;若将军不愿,权当借道的买路费了!”陈际帆说到后面虽然看起来很豪迈,但心里着实没底。
“容我想想!”傅作义手一挥,示意下面人退下。
“抗战杀敌,保家卫国,大丈夫生当如此!傅某愿意,只是……”
“只是您担心绥远的百姓,您担心走了以后,这里继续受穷,是吗?”陈际帆逼问道。
“还不止,即使是抗日,我也不可能全部出动,将军知道,我背后就是宁夏的马家,这些土皇帝早对绥远有觊觎之心,如果知道我大军出征,势必趁机过来挤占地盘,所以,我只能将35军带出来,其余的部队要留下看家,请长官谅解。”
“将军多虑了,有35军这样的虎贲之师出马,则光复东北又多了一层胜算。将军在绥远经营多年,安定民生,兴修水利,确实给绥远造福了。但是际帆带来了一个更能造福绥远,造福中国的计划,不知将军有无兴趣?”
“还有这等事?”傅作义喜道,“早知将军对经济、民生非常在行,如今能得将军相助,绥远百姓有福了!不只是何计划?”
(晚了点,抱歉)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四百八章 如虎添翼)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