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抗日之神鹰天降> 第四百三章 变态战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章 变态战绩(2 / 2)

可惜他明白得有点晚,而且看样子他的部队好像也没什么机会回去报告这一震惊的消息了,570多人,仅仅十分钟不到,就损失了一百多,更重要的士气遭到毁灭性打击。他手下这些高傲的关东军完全被打懵了,不知道如何还击!

是不知道该如何还击,因为敌人不仅居高临下,更重要的是全都在400米以外,而且隐藏得非常巧妙,关东军这些平日里自诩为神枪手的家伙们完全失去了目标,朝着两边胡乱射击。

宫本下令停止撤退,集中兵力向两边冲锋,只有冲上去才能有活路。

“乌鸦队长,”一个队员悄悄报告徐扬,“鬼子开始冲锋了!”

“知道,准备战斗!”徐扬让人打出旗语,向对面高地上下令,准备战斗。

关东军的身体素质很强,几百米的缓坡在他们的脚下好像根本没那回事,一个个跑得跟兔子一样。不过,很快他们就吃了大亏,因为通用机枪重新调整部署,在鬼子冲锋的侧翼找到了最佳射击点。

撕布声重新想起的时候,鬼子的冲锋队列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机枪不间断的射击中,一队队日军成排倒下,而狙击手们现在也已经转移阵地,重新将瞄准镜对准了任何试图向机枪瞄准的日军。

鬼子快疯了!这是打过的最窝囊的仗,他们不明白,自己的敌人凭什么会有这样强大的战斗力,对皇军一切火力、装备,甚至是进攻习惯都了如指掌。更恐怖的是,从头到尾他们除了那几挺该死的机枪外,根本就没有什么射击,难道敌人仅凭机枪和十几个狙击手就准备吃掉自己这几百人吗?

这种高效率的伏击作战是每一个战场指挥官的梦想,可是知易行难。这需要部队不仅要有精良的武器装备,更要具备绝佳的军事素养和一流的心理素质,而最重要的一点是,部队各个单元之间要有良好的默契和配合。总而言之一句话,这样的战斗要像一架精密仪器那样运转,达到最高的效率。比如说“猎鹰”的掷弹筒和迫击炮就是在前方担当观察员的同伴指导下,将一具具鬼子的掷弹筒精确摧毁的。

很不幸,这群狂傲的关东军遇到的正是这样一支部队,这里面每一个人都是战场专家,每一个人都熟悉敌我双方的装备参数,知道如何在多远距离阻击,知道如何利用地形打出精确的子弹。

(日式三八大盖有效射程460米,实际作战中受地形天气和其他因素影响,这个距离大为缩短)

当然,鬼子的人还是很多,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遇到更凶猛的火力。200支“神鹰”突击步枪正严阵以待,等着鬼子冲上来送死。(神鹰突击步枪有效射程320米,所以,必须等鬼子冲近到200米开外才能有杀伤力)

失去了掷弹筒、重机枪和迫击炮等远程火力的日军现在只能靠疯狂的冲锋才能获得一线生机。地面上的士兵看见冲锋队列被对手机枪压制,赶紧组织步枪集中向机枪射击以掩护他们冲锋。

鬼子终于冲到了三百米以内,随着徐扬一声令下,密集的枪声响了,在鬼子的耳边中,这简直就是机关枪在扫射。迎面而来的是弹雨,不,是弹幕!子弹准确地打在这些关东军的身上,发出“噗噗”的声音。鬼子的惨叫声不绝于耳,最前面的一排排士兵每人身上都有几个弹孔,带着无尽的遗憾去见了天照大神。后面的士兵赶紧猫腰还击,但是任何人只要一露头就会遭到疯狂的火力压制。

队员们就这样压着冲锋的鬼子打完了一个弹匣,然后交替换上新弹匣后将枪机变成点射状态,准备精确点射剩余的鬼子。每一边高地上冲锋的有两百人左右,但是先被机枪远程打击,然后又被突击步枪一阵扫射后,各自只剩下一百四五十人。

而且这点人还要遭到对方迫击炮的轰击,局面非常被动。

“猎鹰”在两侧防守的部队平均一个人要面对三四个鬼子,因为武器先进,互相之间的距离拉得也很开,平均十米不到左右埋伏一个人,而且防线错落有致,棱角突出,使日军无法集中兵力在一点突破。

在对方如此密集的火力下,鬼子根本就不敢集中兵力猛冲,只能三三两两匍匐着向坡上爬去。

文川浩向自己的狙击小队打出手势,继续压制山下道路上的鬼子,然后集中掷弹筒和迫击炮开始向日军队列开炸。

炮弹欢快地在坡上爆炸,又有一些鬼子被炸死,而且在侧面,“猎鹰”的恐怖的机枪再一次响起,构成了覆盖两百多米的交叉扇面。

只有冲锋,冒着弹雨冲锋。

但是鬼子跑得没两步,耳边就传来“哒哒哒”,“哒哒哒”的射击声,而且这声音很密,数量众多。很多鬼子在跑动中刚刚开上一枪,准备低头拉枪栓的时候身上就多出三个血洞,倒地立毙。

队员们在掩体后操持着手里这款优良的武器对准日军进行着精确的射击,弹无虚发。想想也是,头顶上没有爆炸声,不担心敌人炮火飞机,而鬼子又是朝正面而来,这和在靶场打靶没什么区别,还不如移动靶跑得快。

200米,是日军的生死界限。到现在为主,还没有一个日军冲到200米距离,这是因为所有队员都知道,鬼子一旦进入200米范围,其射击精确度将大大增加,决不能给他们这个机会。

在“猎鹰”的背后,还有四十来个特工,这些精选的特工心理素质超强,人手一支缴获的三八步枪正在瞄准200米处进行精确射击,把任何危险都扼杀的摇篮中。

就在小苇子沟战斗刚刚打响后,走在前面的日军搜索队听见了爆炸,他们立刻快速返回,谁知刚刚走了一里多路就踩响了两枚地雷,被炸得灰头土脸的日军搜索队还没反应过来,路边枯草丛中猛地站起六七个人,端着步枪向他们狂扫。而且还边打便向他们高速运动。鬼子瞬间就被灭掉一大半,剩下四五个人反应较快,一个侧翻就滚到一旁,闪过了对手射来的梭子。

但是他们的对手更快,一边移动,一边向他们射击,打得石头上全是火星。绝望的鬼子眼见对手越来越近,站起身来端枪射击的时候,被披着一堆枯草的士兵抓住了枪杆一带然后就觉得自己的心脏一阵剧痛。

鬼子连拼刺刀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全部干掉,也许在他们生命中的最后一刻看到的,是满脸花里胡哨的恶魔。

战斗还在激烈地进行,“猎鹰”成功地利用了武器优势,在歼灭了鬼子近半的人数后,自己还维持着零伤亡的优异纪录。

日军的冲锋徒劳无功,而且大部分死在冲锋的道路上,这也让宫本大佐知道了一件事,原来伏击自己的敌人并不只有一个排,其兵力有皇军一个加强中队这么多,配备了重机枪、迫击炮、掷弹筒和狙击手,更装备了最先进的步枪,这仗确实打不下去了。

打不下去就得撤!

宫本大佐收拢部队,丢给伤兵一些手雷,带着残存的200多人开始向后拼命冲击。

负责阻挡后路的高焕捷一看鬼子不顾伤亡,不顾机枪扫射拼命往后跑,赶紧向远处打出旗语,让部队组织追击。

文川浩首先反应,他指挥狙击小队一连干掉三十多个日军官兵,但还是无法阻止鬼子的步伐!

还好,火箭筒、迫击炮和掷弹筒等一起向鬼子这边招呼过来,在鬼子前方形成了无法逾越的障碍,鬼子只是稍稍躲了那么一小会,三挺通用机枪就已经得以掉头,形成了死亡地带。

更可怕的是,这几挺机枪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轻机枪到重机枪的转变,副射手们已经给机枪装上了弹链,准备对这伙逃命的鬼子大开杀戒了!

令人恐怖的撕布声开始响起,这一回不再是打打停停,而是在爆炸声中开始了不间断的死亡颂歌。这样凶猛的机枪如果在鬼子集聚地形成交叉火力网,那基本就是地狱了,任你跑的速度再快,也快不过机枪子弹,而且不会形成射击死角。

宫本终于崩溃了,他再也顾不得被狙击的危险,像一个武士般抽出军刀,把自己头顶上防风帽往后一掀,准备指挥部队向前全力冲击。

远处的金锁松了一口气,因为他总算是找到鬼子的最高指挥官了,虽然金锁还没有看见他的军衔,但是凭他的举动,金锁已经猜个八九不离十。金锁离宫本大佐约莫有500米左右的距离,这个距离对于97狙击步枪来说本不算什么,可问题是刮着风。

金锁一直想成为队长说的那种超一流狙击手,而修正风偏就是超一流狙击手的标志,所以他开始实践这几天来在风中的体验。金锁一动不动地盯着自己的目标,在心里默默的计算着,完全顾不上他的手指已经很僵。

二十秒,时间过得很慢,金锁的耳边还在响起不停的爆炸,地面不时传来震动,但是他握枪的手纹丝未动,只有枪口缓慢地跟着目标一点点移动。金锁在用心感受着刺骨的严寒,感受着这些刮在脸上像刀割一般的北风,世界仿佛都不存在,只有他的枪和枪口下的目标。

又过了十几秒,金锁终于稳定地扣动了扳机,他仿佛看见这一颗子弹在风中划过美丽的弧线,刺破空气向着目标飞去。

“砰!”子弹准确命中宫本大佐的脸颊,由于受风力影响,弹道已经变得不是那么稳定,所以碰到目标的时候开始飞速旋转,在宫本的脸上搅出一个大洞,把这张原本歇斯底里的脸打得不成人形。

指挥官的惨状让剩余的不到一百人的部队彻底崩溃了,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射出去哪怕是一颗有效的子弹,他们没有一个人在这次战斗中体验到杀人的快感,反而被敌人并不是十分激烈的枪炮,打得狼狈不堪。

关东军士兵们终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知道了天外有天,原来伏击战还可以这么大,原来一支部队的战斗力还可以这么强,原来打仗也可以像数数字那样精确,精确到每一米的距离都会有不同的武器在招呼他们。

“来啊,支那猪!来啊!”有几个士兵看起来疯了,他们的状态同时也影响了周边的士兵,在眼睁睁看到他们被掷弹筒送到天照大神那儿后,所有的剩余的士兵举起了手中的枪开始盲目射击。

子弹到处乱飞,高焕捷心道:“浪费子弹!”手一指,掷弹筒立刻向这些鬼子继续发射,迫击炮也不示弱,也参与到这最后的屠杀中来。

但是这些都不如通用机枪好使,枪口在冷风中不断射出弹雨,打得日军血肉横飞,直到最后一个关东军士兵倒下为止。

战斗结束!577比0,疯狂的战绩。

“猎鹰”踏入东北境内的第一仗打出了一份足以载入特种部队教科书的经典范例,只是这样的战绩绝对不是一般的部队能取得的。

有队员问道要不要立刻打扫战场,高焕捷道:“不急,先给鬼子的伤兵降降火再说,全体都有,派出哨兵,生火做饭!”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四百三章 变态战绩)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