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能打!仗都叫你打完了,我这个领袖没什么事做了,以前战事紧急,政府特批在四省成立特区,现在关内局势已定,四分五裂是不行的。你准备何时归属中央啊?”蒋介石不紧不慢。
陈际帆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老蒋竟然选择这个时机来摊牌,这可有点难办了。当场拒绝是绝对不行的,那就意味着事实上的独立,意味着从此和国民政府分道扬镳。陈际帆当然不怕中央军,问题是得罪了老蒋,远征东北的事情就会被拖后腿,不好玩。
陈际帆急中生智解释道:“老师,您就当学生是一匹不喜欢受管束野马。说实话,当初学生拉队伍的时候,首先见到的是新四军。学生当时见到新四军盯着青天白日徽,所以也想过加入,但学生七人实在是不愿过问太多政治,故一直未能接受改编。后军委会亲自过问,许以优厚条件,并且在军事行动上没有过多干预,学生才能率部取得一些战绩。这一切,实是老师之功啊。”
蒋介石见陈际帆说得诚恳,面色稍稍缓和,但是他不是三岁孩子,不可能因为这句话就松了口,接着问道:“你打日本人,为国家分忧,这些我都是知道地。但是你无视中央,私自资助共产党,眼里还有没有政府,还有没有我这个老师啊?”
陈际帆一听老蒋蹬鼻子上脸,心里更加不屑,但是他又不能翻脸,只能不卑不亢地回答:“老师,这些事情咱们就不要再多说了吧。抗战结束,全国民众都希望民主、和平,这些道理学生是懂的,但是学生手下百万部队,政治倾向五花八门。学生以抗日的旗帜才聚拢他们,如果政府逼得太紧,学生担心会给别的势力以可趁之机。老师说我资助共产党,学生那是为了共同抗日。但是有学生在,这支部队至少还是国民政府军,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部队。如果老师非要逼我们表态,那学生实不敢保证这里面会有多少部队投向共产党。”
“你!”蒋介石被陈际帆赤裸裸的威胁气得站了起来。因为还从来没有哪个年轻军官敢对她这么说话。
陈际帆也站了起来,看着蒋介石,一言不发,场面很是紧张。
半天后蒋介石服了软,“你也要背叛我不成?”
“老师此话从何说起?学生什么时候要背叛您了?学生现在全部心思都用在打日本人身上,没有这种闲工夫。而且学生还替老师考虑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蒋介石一听有点好奇,道:“讲!”
“抗战还没有结束,所以学生必须抓住冀鲁豫皖四省军政,目的是为大军出征夯实基础。学生为说服共产党让出江南,答应与他们共同治理东北。也就是说,共产党不但要与我共同出兵东北,而且还要在那里生根。”
蒋介石紧张起来,“你真答应了?”说完开始走来走去。
“是的,但是学生觉得,东北还是需要政府军的,所以斗胆请老师批准,调精锐与学生共同作战!”
陈际帆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我和共产党要去东北吃肉,你去不去?你不去,到时候可别怪我没提醒您。
蒋介石知道这是陈际帆一箭双雕之计,他肯定是看上自己的部队了,打关东军,这小子的兵力不足。军统得到的情报显示,他只能集结七个军30万人的兵力,这点兵力到东北去,根本是不够的。所以蒋介石没说话,把眼睛闭上。
陈际帆道:“学生因为后勤原因,无法集结更多兵力,但是收拾关东军,学生还是有信心的。只是有一条,如果兵力不够,就无法抽调人手经营后方,只能交给学生信得过的人,比如说……”
蒋介石当即打断:“东北是国家的,你没有权利交给谁?”
“我倒是想交给国民政府,可国民政府也要有人啊?”陈际帆一副无辜相。
“打东北,这么大的事,你一直在擅作主张,什么时候把我这个老师放在眼里?你去问问,除了你,我还对谁如此信任?我们第一次见面,我就把最精锐的部队交给你指挥,你说要演戏给英国人看,我就配合你。第二次见面,让你指挥政府中所有精锐,你问问那些战区长官,你问问陈辞修,问问张文白,问问何敬之!还有号称‘小诸葛’的白健生,他们哪个有你这样的荣耀?你打了胜仗了,不把我放在眼里了!出兵东北,你以为你自己就能完成了是不是?”
陈际帆这时候赶紧软下来:“老师,您别生气。学生年少轻狂,但是学生知道,有您的信任,学生才能不断打胜仗。所以学生此次来武汉,本是要当面向您报告出征准备情况的。”
“孙立人、廖耀湘,还有戴安澜,他们在缅甸接受过你的指挥,是我最喜欢的将领。如果你的兵力不够,就让他们去吧!”
陈际帆没有立刻答应,“学生以为不妥,他们和学生私交甚笃,担心有人会说闲话。还是请老师另外再派部队吧。”
“派别的部队,你指挥得动吗?出征东北不是儿戏,政府军去是打仗,不是去添乱地。还有,政府现在百废待兴,财政困难,你要负责这些部队的装备粮饷。史迪威给你留了很多枪,还有坦克,我听说你把它们放在仓库了,把这几个军交给你,我放心!”
陈际帆还是坚持,再派别的部队。
“好了,74军也是和你守过常德的,让王耀武和你去!”
“是!”陈际帆装作很无奈,然后嘴脸一变,“老师的意思,是不是我这个前敌总指挥还可以继续当?”
蒋介石没理他,“你不用挤兑我,军事我不行,所以交给你。希望你不要厚此薄彼。”
陈际帆不依不饶,“学生出征东北,与武汉远隔千山万水,前线战事紧急,所以学生要求对74军等部队有指挥全权!如果这一条做不到,学生无法指挥。请委员长另派人选!”
蒋介石心道,你就别扭扭捏捏了,另派人选?我派谁去?四个军十几万部队吃什么?武器弹药怎么补充?
“好了!依你!”蒋介石摆摆手,“你要陪同我去开罗,说说你的想法。”
陈际帆把自己早就在心里盘算过的想法如实说了一遍后,蒋介石摆摆手,“台湾、澎湖要收回,南满铁路、中东铁路、旅顺港也要无条件收回。这些,国民政府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要和英国人谈缅甸和香港,还有西藏的麦克马洪线,你觉得这些帝国主义会同意吗?”
“会!”陈际帆大声答道。
“说说理由,你不要以为英国人陷在欧洲,他们和美国人是穿一条裤子的,英国人还有强大的海、空军。谈判是要有本钱的,难道你让我打完日本人,再和英国人打不成?”
“事在人为!”陈际帆道,“我们不是要缅甸,而是要把缅北牢牢抓在手中,您想想,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兵缅甸?还不是日本人从南边打过来,西南方向,一定要拓宽战略纵深。而且那地方本来就是我们的,这才几十年光景。至于您的担忧,其实没那么严重,海军也好、空军也罢,都是需要强大的经济后盾的。英国人现在全靠美国支撑,打德国还好,美国人给他们垫背,可和咱们开战,美国人还站在他哪边?这样做对美国人有什么好处?”
蒋介石点点头。
“还有,一旦战争结束,东南亚这些殖民地就会掀起独立风暴,到时候英国人顾此失彼,就连印度这样的大本营都会出问题,到时候他那什么打?打不成?就只有乖乖让步。一句话,只要咱们强硬,帝国主义就是纸老虎。”
“纸老虎?”蒋介石微微一笑,“这个比喻很贴切啊。”
陈际帆一阵冷汗,把主席的语录都冒出来了。
蒋介石道:“你和德国人眉来眼去的,不要以为美国人是傻瓜,你总是这样脚踩两只船,会出大问题的,不要把别人都当傻瓜。”
陈际帆听出了蒋介石的一语双关,傻笑道:“他们知道也没办法,其实国际外交就是玩平衡,咱们不能总是在美国人一棵树上吊死。美国人总是以为他们是上帝,动不动就威胁,老师应该最有体会,所以学生大胆,给国家另外找一条出路。”
“你糊涂!”老蒋急了,“我们是签了字的,不能单方面和敌对国有任何来往,你这是……”
“老师别急,所以这是我个人行为。成了,以后对政府有好处,失败,黑锅我来背道观。总之一句话,不能靠一棵树,否则美国人会越来越高傲。”
蒋介石有些感动,他承认陈际帆说的都对,这两年他受够了美国人的鸟气,就连陈纳德这个无赖成天想跟屁虫似的跟在夫人身后,他都装作视而不见。还不是因为他吃的是美国饭?
“德国人势利得很,现在他看见我们强大了,就过来沾光,你要小心!”蒋介石提醒道。
“德国人相同政府恢复中断的钨砂、猪鬃等贸易,不知老师意下如何?”
蒋介石知道德国人肯定又是这一手,便道:“这件事我不插手,让他们用美元结算,我不要他们的武器。交易渠道就在安徽,这件事让宋(子文)部长安排。”
“老师,最后一件事,我必须向您汇报。”
“说!”蒋介石有些诧异。
“如果将来学生率部在东北侥幸得胜,则学生一定要出兵蒙古,将分裂分子消灭,将外国干预势力全部驱逐。所以,学生有时会擅作主张,请老师谅解。”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蒋介石这回真是诧异了,“你要想清楚,苏联不比英国,一旦双方开战,后果不堪设想。”
“学生想过了,一旦苏联开战,他就不占道义,就是侵略者,到时候咱们得道多助,不怕!”
“话虽如此,可是国际上是讲实力的,你要是挡不住苏联人,国家就要遭殃了。”
“老师不要忘了,苏联最大的敌人还在,只要我们不让德国战败,就能够实现意图。老师,您想过没有,在您的领导下,我军民不但成功消灭侵略者,而且还把满清割出去的土地、租界都逐一收回,您就是民族英雄啊。这是要千古流芳的啊!”
蒋介石摆摆手,“我不要做什么英雄,只想国民能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就可以了。年轻人有开疆拓土之心是好的,但是要和政府保持沟通,你今天的表现很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不阻拦你。但是有一条,不要打红了眼,把谁都不放在眼里,打仗,要掂量着办!”
陈际帆一兴奋,把琉球群岛的事给忘了。在开罗差点出外交风波,这是后话。
陈际帆和蒋介石把内外的事情都顺好气后,开始融入了蒋介石的幕僚团,对开罗会议上的外交政策逐一进行分析,直到最后核对无误后,才准备出发。
去开罗的路线是,从武汉登机飞往昆明加油,然后飞往印度。在印度乘坐盟军大型运输机飞往开罗。
望着身后的中国土地,登机前的陈际帆知道,此去就意味着开疆拓土的开始!
第四卷完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四百章 师生斗法)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