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陈际帆是有很多感触的。尤其是当发展委员会沈宗翰教授把一窜常常的名单递给他时,他被深深地震撼了!这里面不但有他知道名字一些科学家,而且还有更多的名字他听都没听说过。
比如一个名为王助的飞机设计工程师,光是听这个头衔就来了兴趣,然后一看简历,好家伙,人家是波音公司的首席飞机设计师。不仅参与过多种型号战斗飞机的设计,而且还独立设计过水上飞机,老天!现在这位王助工程师已经申请到军政大学的研究资金,为“神鹰”空降兵设计滑翔翼飞机,据说可以一次承载三十名士兵和装备。(确有其人其事,不是瞎编)
最令陈际帆吃惊的,是现在云集在安徽的核物理、高能物理等方面的人才居然不下十人之多。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这些人中的任何一个都是国宝啊,比如他知道的钱三强教授,在这里面也只是排到中间。
原先他最担心的是研究雷达、导弹和计算机等最前沿学科的人才不够,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有些多余,不缺!特别是他找到了一位专门从事抗生素研究的,这简直是如获至宝了。
“将军不要高兴得太早,”马寅初看到陈际帆一脸得意忘形的样子劝道,“他们这些人固然是国宝,可很多人还真不是冲着您来的。”
“我知道,他们是冲着这个国家来的,我在他们眼中估计也就是个军阀,是地方实力派。”陈际帆自嘲道。
“不不,将军切不可妄自菲薄,这些人怀揣报国梦想,很想找一个地方施展所学,又不想过多过问政治,对将军您缺乏了解。很多人还只是停留在做学问的阶段,还没有真正施展才华做些有用的研究,因为他们担心,这些研究会变成武器屠杀中国人。”
“马老,看起来我还真的要和他们见见面,您说得对,要加强沟通。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不仅仅要求军人的参与,只有科技振兴才是真的振兴。”
马寅初道:“将军在北平光复的时候发表了一番话,我以为对振奋军队士气是很有作用的,但这番话同时也得罪不少人哦。科技界很多人不了解将军的为人,裹足不前,几所大学嚷嚷着要回到当初办学的地方去,人心很散。要不是经费问题,他们说不定早走了。”
陈际帆道:“国土恢复,大学该搬的还是要搬迁,像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这么困难的情况下还在昆明设立西南联合大学,如今他们有理由搬回去,去实现他们救国救民的理想,至于经费,还请马老费心,大学搬迁的经费一分都不能少,就算是军费有亏,也不能亏待他们。”
“几位校长找过我,我的意思呢是不忙,一来东北还未光复,平津一带尚处在前线,去了不太安全。二来经费也很紧张,几乎每一个留学人员都要申请研究资金。不要说兴建、租赁研究场所,就是购买仪器设备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还有图书、印刷,雇佣人员。如果每一个人都申请,我这里恐怕要破产了。”
“马老不必担心,关于科技资金这一块,我有办法,到时候您和几位财政金融专家也要在,这事和钱有关,而且我保证是一个很新鲜的东西。”
陈际帆这话又把马寅初的胃口给钓上来了。他觉得这个年轻人肚子总有很天才的想法,怪不得人家在政治军事领域都能如鱼得水。
为了表示诚意,陈际帆决定请马寅初帮忙印制精美的请柬,自己亲自署名,并且把会面命名为座谈会,在淮南最大的“谢安饭店”举行,这个饭店是供销总公司投资的,“神鹰”在里面拥有股份,这笔钱是当初部队还很小的时候投入的,陈际帆觉得这笔钱该派上用场了。
无论是文化界还是科技界,无论这些精英是否认同陈际帆,都不论否认他和他的战友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也无法否认安徽的局面正是这位青年将军一力促成的结果。
所以他们必须得给面子。先是几位德高望重的大学校长给了面子,接着青年才俊们也放下手中的讲义和研究,穿上自己的西装或长袍按请柬上的时间来到“谢安饭店”。
当然,在他们不知道的地方,有“神鹰”副参谋长李涛全权指挥的安保部队在暗中进行保护。这个李涛最擅长的就是情报工作,而且也深知国宝级专家们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在陈际帆给他的很短时间内就组建了一支安保部队,动用了“鹰眼”中大部分资深特工,而他的副手正是随陈际帆而来的何春香。
陈际帆特意穿了一身便装,是他专门找人定做的中山装,他确实穿不惯长袍。再说自己一脸军人的气质,穿上长袍好像也比较别扭。
由于没有那么多汽车,陈际帆索性让王继才出一笔钱把城内所有黄包车全包了,然后让战士们化装成车夫到各个大学、研究所去把科学家们一个个接来,而他本人则满面春风地站在饭店门口迎接。
当几百辆黄包车云集在“谢安饭店”门口的时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啊。这样的盛况自然是少不了记者的,他们都是经过严格审查才被允许进来采访的。
科学家和教育界前辈们到了以后,先是互相寒暄,还是叶企孙、张伯苓等长者比较懂得人情世故,率领后辈们赶紧上来和陈际帆打招呼。
北大校长蒋梦麟是在河南救灾的时候认识陈际帆的,当时他的身份是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正当他不遗余力募捐赈灾,不顾疲劳奔波于重庆各界的时候,是陈际帆率领他的部队在河南各地毫无怨言地救灾赈灾。那一段时间是他最感动的时光,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因为他看到了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所以回去后他促成西南联大向安徽搬迁。
清华大学梅贻琦本来对军人素无好感,也是听蒋梦麟和张伯苓两位德高望重的校长之劝,才答应过来。不过,当他听到老同学周恩来都对陈际帆赞赏不已的时候,他才下决心过来。
结果是,这里确实好!教授们不在在上课之余上街做小生意贴补家用,学生们更不用像叫花子一般艰难求学。安徽下拨的办学资金相当充裕,基本解决了后顾之忧。而且管理这些资金的,正是他们知识界的人,这下是真的放心了。
搞科研的人大多不善言辞,他们在陈际帆要么拱手,要么拿下帽子将身体微微一欠,年轻的干脆在陈际帆的军礼下鞠了一躬。
会议搞得真的很浓重,陈际帆这位后世穿越者对开会这行可谓是轻车熟路,为了显示隆重,会场拉了很多条幅,什么“科教兴国”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了等等之类的。摆满了很多鲜花和植物。为了表示平等,会场自然没有主席台,只有一个点缀着鲜花的发言台,上面设了一个麦克风。下面每一张椅子靠背上都有一个名字,每八张椅子围成一圈。旁边有经过严格培训的服务员在微笑着招呼。
科学家们哪里受到过这样的待遇,还真有些不习惯,不过他们也知道,这至少说明人家是精心准备过的,是很有诚意的。
见面会终于开始,当所有被邀请人员全部到齐的时候,陈际帆才在马寅初的陪同下快步走进会场,走到属于他的那个座位。这一桌有:教育学会会长郭秉文、南开校长张伯苓、北大校长蒋梦麟、清华校长梅贻琦、中科大校长叶企孙、河南大学校长张仲鲁、齐鲁大学校长舒庆春,加上陈际帆共八人。
这可让陈际帆觉得受宠若惊了,此刻他只能像个小学生一般唯唯诺诺,小心翼翼地给这些前辈们斟酒。而在座的这些前辈无论是否喝酒,都不好意思拒绝陈际帆的好意。
几十桌的酒全部斟满后,陈际帆端起自己的杯子道:“在座的都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我谨代表‘神鹰’将士和特区军民欢迎各位来到这里安家、办学搞研究,请!”
说完拿杯子向各位校长们致意,一口喝完。
大厅之内觥斛交错,大家也很高兴。
陈际帆道:“诸位不要见怪,际帆冒失把大家请来,是想借此机会交流一下。今日宴会是我个人请客,而我本人也是穷光蛋,钱是给这家饭店的老板王继才先生借的,以后用薪水还好了。”
陈际帆的话让下面的气氛轻松不少。实际上来到宴席上的大多都是年轻人,比陈际帆年轻的大有人在。
酒喝完,大家公推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叶企孙代表科学界讲几句来答谢陈际帆。这位叶企孙可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人物,他是中国物理学界的泰斗,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举一个例子,建国后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9人是他的学生,2人是他学生的学生,在座的物理学巨星中至少有一半是他的学生。就是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看到安徽蒸蒸日上的工业,提议在安徽成立中国科技大学,把科研成果变成工程,变成实际的生产力。而他本人也被推选为当之无愧的首任校长。
年近半百的叶企孙先生很谦逊地站了起来,走到发言台,开始致辞:“尊敬的陈际帆将军,尊敬的各位学界同仁:今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里集中了当今中国的科学精英,大家怀揣报国梦想辗转于各地,终于找到了一片净土,可以安心做学问,可以搞一点对国家有用的研究,这,首先要感谢陈将军,感谢他们这些一直奋战在抗日前线的军人,是他们的牺牲才换来今日之安定局面。如今倭寇还未完全退出我国土,东北九省之地仍然在日寇铁蹄下呻吟,陈将军又要秣马厉兵,准备被征东北,在这里我代表所有学界同仁,预祝将军马到成功,早日凯旋,也预祝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能早日走上富强之路。请各位举杯,共同答谢将军盛情。下面请陈际帆将军给我们讲话。”
下面一片掌声。
陈际帆的确是有话要讲的,他就是征服全世界,也不敢在这些科学泰斗面前有所放肆,所以他的讲话不是训导,完全是一种交流。[. 超多好]
“各位,今天冒昧把大家从讲台上,从实验室和图书馆请来,是想真诚地和大家交流一下的。”
陈际帆的开头平淡无奇,但这样反而引起了大家的好奇。
“我中华民族孱弱太久了,但是我中华仁人志士从未停止过拯救祖国的步伐。民国二十年倭寇占我东北,民国二十六年掀起全面侵华战争。不但占我土地,屠我同胞,更打断了我中华富强振兴之路。而今陈某所率大军,国民政府军,中共领导的军队和北方的抗联仍然在前线与日寇殊死拼杀,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
“别人怎么想的我陈际帆不知道,我和我的战友只知道,在这场席卷世界的战争中,我中华民族战斗时间最长,受的苦难最深,付出的代价最大,所以我们要给祖国在战后打出一片更广阔的空间。但是建设祖国的重任,要寄托在诸位身上,寄托在那些还在课堂上孜孜不倦吸收知识的学子们身上,你们和他们,才是这个民族未来的希望!”
下面又是一片掌声,比刚才长了一些。
陈际帆道:“我是一个军人。但不是粗人,我知道一个民族的科技水平直接决定了这个民族在世界上的发言权。科学技术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才!所以看到诸位,我就看到了这个民族的希望。当然,对于数学、物理等这些尖端知识,陈某是不懂的,术业有专攻,陈某所长乃是在抵抗外侮的战场上。不过,今天既然和大家见了面,少不得又要提一些建议,和诸位展望一下我国科技的未来。”
陈际帆这最后一句话才真是一直激起千层浪,虽然他们都知道陈际帆是一个博学的军事指挥官,但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哪一个军人政客敢在他们面前“展望一下科技未来”。大家鸦雀无声了。坐在另一张桌子上的马寅初也暗自捏了一把汗,知道这是陈际帆最关键的语言,说得好了,以后这些人就会服气,好好进行科学研究,如果尽说些外行话,那这顿饭恐怕连吃下去的必要都没有来。
陈际帆果然拿出指挥千军万马的气势开始讲,实际上这些词是他这几天搜肠刮肚七拼八凑而得的,但是绝对是前瞻性的学科。
“数学是自然科学之母!”陈际帆此言一出所有人均不敢小视了。
“除了传统的数学分析、几何和数论等领域,我建议还要开拓更多的领域、比如计算数学、复变函数论、拓扑学、概率论、线性规划、离散数学等领域,不但要加强数学本身的发展,还要让数学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建立更多的边缘学科。”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