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抗日之神鹰天降> 第三百八十九章 经济对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九章 经济对策(2 / 2)

马寅初的意思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你跑过来,不会仅仅给我提一点建议吧。

“不瞒马老,际帆此次回来,主要是代表‘神鹰’的军人们和文化界、科技界和教育界的学者们进行沟通,如果有时间还要和实业界的企业家们进行座谈。抗战尚未结束,我大军厉兵秣马准备北征,根据地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这让部队很不安心,我这个带头人,自然想回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马老放心,在特区,我依然会遵守基本法,尊重每一个合法公民的言论自由,但是我也有话要讲。”

马寅初当然放心,这位手握重兵的军人,从他还是一个团长开始,从他只有几个县的地盘开始,就有意识地推广法制意识,普及民主观念。这一点已经远远超出了时代,得到了知识分子的广泛赞誉。

马寅初道:“将军既有心,鄙人自持在学界还有几分人脉,不如由我来安排吧。”

“马老不必着急,刚才我讲的主要是拓宽收入渠道,还有一些花钱的建议要对发展委员会诸位先生说,等我们把这些事情处理了以后,再向学者先生们讨教。”

“也好。工事谈完了,老夫站在一个长者的角度说几句,将军等人很年轻,可不能因为公事而忘了终身大事啊。大伙都关心得紧,上门说媒的踏破门槛。没有将军的首肯,我哪敢做主呢?古人云‘成家立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好像就说的将军您啊。您要在不考虑这些事,人家该指我马寅初的脊梁骨了,说我这个老东西家里居然讨了几个老婆。再看看人家陈将军等年轻人,到现在还没着没落的。”

“陈际帆不好意思笑笑,“来之前我的参谋长也是这个意思,不过要先忙完公事。到时候晚辈请马老做媒。”

“这么说将军是有意中人了?哪家千金竟会有此福分,可喜可贺啊。”

“这事以后再说,请马老先安排我和主管财政、工业、农业和科技的官员们见见面,我有话要说。”

胡云峰在陈际帆出发之前,硬是以参谋长的名义命令何春香同行,意思就是给陈际帆创造机会,这小子也有私心。他知道以前苏家小姐对陈际帆有好感,但是他心里一直都喜欢苏家小妹,没敢说出来。既然头喜欢春香,那他就不客气了。

这场名为“经济座谈会”的见面会就在淮南原司令部里进行。大家伙听到总司令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过问经济,骄傲之余也有些压力。不过马老对陈将军赞不绝口,说连他自己都佩服陈将军在经济上的水平,大家伙去听听,交流一下有好处。

而陈际帆也为了这次回来的整顿做了最充分的准备,他抽空读了很多经济学的书,再结合自己过去的所见所闻和现在的状况有了自己的想法。能够担当特种兵老大的人,必然是一个学习能力超强的人,只要他愿意,就能够学到实质性的东西。

现在他必须愿意,因为百万大军远征东北,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由于没有搞土改,在农村执行政策必须小心翼翼,避免激化本来就已经很脆弱的阶级矛盾。在城市,受重庆方面影响,投机风潮日益严重;资金的摊子铺得又宽。军饷是钱,士兵吃穿用是钱,修路要钱,投资工厂矿山要钱,购买原材料和设备仪器要钱,办教育要钱,搞农村普及医疗要钱,修缮水利、投资农业要钱,搞科研更要钱。此外还要预防灾荒、疫情,进行社会福利救济等,还有越来越膨胀的行政体系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幸亏马寅初教授当初极力鼓动自己发行货币,否则这一切简直就是空谈。

陈际帆多次提及削减农业税,但是残酷的事实证明,这只是一个空想,当时的中国社会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农业税是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根本无法削减。

不能削减农业税,则占人口八成以上的农民仍然不能成为消费的主体,换句话说大部分人家常年劳作也只能换个温饱。

当然,在这样的乱世,能混个温饱就已经是天堂了,况且政府还在不断改善道路交通状况,修缮水利工程,而且看病、读书几乎也是免费,所以农民根本没有任何怨言。

而民族工业也得到了大发展,首先是根据地行政效率高,比较廉洁。(没法不廉洁,一来钱很紧张,二来言论自由,监督机制很有效)其次是能得到贷款支持,第三,大量的军事订货成了民族工业最大的生存来源。当然,他们的负担也绝不轻松,除了上缴税费,还要支付不菲的工资。共产党领导的工会虽然已经改变了斗争形式,但是没有一个资本家敢在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福利和劳动保护上掉以轻心。工会里除了宣传好手就是法律专家,资本家为自身的利益,根本不敢招惹他们道观。

尽管如此,民族资本还是趋之若鹜,因为这里资金、劳动力、原材料等能够得到保证,市场稳定,货币更稳定,这样的投资环境简直就是天堂了。

商业贸易的繁荣几乎是必然的,尽管军事需求占据了大量资源,但是用于民用的材料、能源等依然有一定数额的保证。为了保证农民和城市失业者能够换口饭吃,各城市还抽出资金规划了市场,给他们提供临时摊位。

为了促成就业和繁荣,城市里想尽办法能够提供更多的岗位,比如黄包车、渡船,收垃圾、城市保洁、码头车站的搬运、送报纸等。当然,这些远远不够,吃饱饭的农民总想在农闲季节进城打点零工混点散钱贴补家用,所以这点就业岗位杯水车薪。

大家也想从陈际帆这里听到一些建议。

陈际帆自然是有想法的,任何一个现代的穿越者,只要怀着救国救民之心,都会有许多在那个时代看起来非常天才的想法。

“好吧,既然大伙都提到如何更多解决就业的问题,那么我就谈谈想法。”

“就业,说小点,关系到千家万户改善生活水平,关系到社会稳定,社会治安。说大一点也是我们整个经济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就业不畅,生产就会受到限制,就会影响上游产业的供给,使得社会萧条,物资更加匮乏。所以,有几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政府要千方百计开发岗位,比如公共工程,比如城市管理。但这些还不够,还要鼓励民间资金投向商业、餐饮等这些能够吸引大量就业的领域。鼓励他们兴办澡堂、修鞋、理发、修理钟表、配镜、裁缝等这些服务行业,也要鼓励民间投资酿酒、榨油、酱油、醋等小作坊。同时出台管理办法,规范他们的商业行为。

第二、千方百计延长产业链条,哦,这个的意思就是,比如说面粉,可以制成馒头包子,也可以做成面包、蛋糕。再比如说,煤炭,可以利用粉末制成煤球,这样无形中又增加了就业。

第三、要加大就业的培训,很多劳动力都是进城的农民,他们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只能做那些粗笨的活,不但挣钱少,而且也很苦,很受人欺负。现在我们的建设正在蓬勃发展,各方面都需要技术工种。所以政府要加大这方面的力度,当然,为了促成此事的积极性,可以和用工企业签订合同,收取培训费。时间长了,这项事情也可以交给民间去完成。

陈际帆说的这些其实很简单,但是超越时代就是不一样,每一条想法都是天才的。

“说完城市,再来说农村。诸位千万不能忘记,没有农村、农业和农民,就没有这个社会的稳定,所以行政管理的重点要放在农村。我们都希望在农村实施民主,目的就是保障农民权益,缓和阶级对立,而且把千千万万的农村更有效的组织起来,才能保证军队的兵员、粮食和军饷。关于这一点,我们前面有成功的例子,我不想多说。我要说的是,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无法避免土地兼并这一存在了几千年的趋势,所以我们要对农村的地租征税,要对多余的土地征收土地超额经营税,这样不但能增加地方政府收入,而且能大大缓解资本向土地流动,引导这些资本投入到城市,解决更多的就业。”

“太好了!”马寅初带头鼓掌,“无论此事是否成功,但是将军忧国忧民之心可昭日月,将军提出的办法不但新颖,而且可操作性极强。您放心,我们去做就是!”

“马老过奖了,我们这些上位者必须记得,关注民生!只有人民安居乐业,我们才能集中精力做更大的事,否则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一切都是空谈。我们七个人回国拉队伍抗日,有三个目标,一是杀鬼子,赶走侵略者,二是尽其所能让百姓的日子好一点,让国家少折腾一点,第三也是长远目标,我们的百姓绝对不能总是这么穷,他们有权利享受更好的生活,国家也不会总是这么弱,总有一天,中国将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等成为世界强国,到那时,世界将不敢忽略中国的声音!”

下面鼓掌,除了鼓掌还能说什么呢?陈际帆这一番话,国民政府任何人都说不出来,因为他们从没有好好想过民生乃是国之根本。

“最后一项就是关于政府花钱的问题,这点最难。这么大一个摊子,钱再多也不够花,我对此事比较外行,就提一个顺序,首先是军费,但是军费要核算,军队再大,再强也不可能像无底洞,这一点你们可以和邓方顺主任协调,要有法律,我们不能苦了士兵,但是也不能影响建设。”

“其次是投资,像马鞍山钢铁厂的扩建,各工厂、矿山、铁路的建设,农村道路、水利设施的建设,农业科技的投入,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像水、电交通等的投入,这些有些是有收益的,有些没有,这就需要统筹规划。”

“第三是教育,一定要想办法做到五年制的免费义务教育,要加大扫盲的力度。吸引社会资金兴办中学、职业学校等。大家必须明白,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是注定要挨打的民族。”

“第四是科技,这一点想必大家深有体会,这一块的投入可能超出了政府的预算,甚至数目不小,但是,咬紧牙关都要上!我们和日本人打为什么这么辛苦,因为我们连一辆汽车、一门大炮都不能造,而人家什么都可以,这就是科技的巨大差距。在座所有的人都要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最后才能轮到政府行政经费,包括在座诸位和千千万万同事的薪水。你们的薪水不高,办公环境简陋。但是这一切都是暂时的,只要大家怀着一颗服务人民的心,时常提醒自己,只要不贪污腐败,不搞权力寻租。我陈际帆就能想尽各种办法,让大家的生活好起来,我们会尽量节省军费,给大家改善生活。但是请务必保持为民服务的本质,拜托了!”

陈际帆站起来深深地鞠了一躬。

在场一百多人见陈际帆这样,赶紧站起来,“将军不必这样,国破如此,上有将军率军保家卫国,下有黎民百姓拥护,我们只求为多难的国家多做一点事情,不敢有所奢求!”

“但是诸位请注意,任何人都不要以身试法,贪污腐败、以权谋私对我本人而言视同叛国,你们对汪兆铭口诛笔伐的时候,请记住,一个人不论过去为国家为民众做了多少好事,只要他贪污,也是晚节不保,身败名裂! 陈际帆一番话虽然简短,但是句句实在。提出的建议不但解决了政府人员的难题,也增加了他在这些人心目中的威望。大伙都觉得,这个陈将军什么都懂,什么都瞒不过他,还是跟着踏踏实实做事好!

但是知识界就不一定了,所以陈际帆决定先从比较单纯的科技界着手,把自己的理念讲出来,争取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人拥护与支持,未出兵东北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三百八十九章 经济对策)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