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抗日之神鹰天降> 第三百八十四章 络绎不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四章 络绎不绝(1 / 2)

在中华民国的历史上,阅兵式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以前军阀混战时每一次出征的誓师大会,在抗战中最危难时候的教场检阅等,可他们的影响力却远远不能和这一次“神鹰”的卢沟桥阅兵式相比。

因为这是一支胜利之师向世界展示自己战无不胜的信心的仪式;这是一支战功赫赫的军队向世界宣布自己自己未来进军方向的仪式;这是一支强大的武装向世界敞开自己艰难成长历程的仪式;这是一支有着自己明确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等目标的集团向世界宣告自己话语权的仪式。

它选择了一个特别的日子和特别的地点,激起了所有抗战中的中国军民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更激发了所有还在奋战在抗日前线的中国军人高昂士气。

各大报社在7月8日的报纸纷纷加印,而且很多报社加印了报纸无偿运到附近的部队驻地。各部队的军官们也意识到这是一个进行士气教育的绝佳机会,组织有文化的军官,邀请社会上的爱国知识分子在军营里读报纸。

时值国民政府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官兵们尽管还没有领到他们该得的军饷,可是他们仍然被报纸上文字所感动。是啊,抗战六年,无数战友牺牲在日寇的枪炮下,现在,中国军队终于以骄傲的姿态昂首迈过卢沟桥头,挺胸走进宛平城,这是何等的自豪啊!

很多退役的、受伤的和仍然服役的前29军官兵被热情的群众和战友找了出来,重新享受到了那份属于他们的光荣,他们眼含热泪,默默地看着别人在自己的胸前戴上大红花。

阅兵式结束后,吉星文将军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中外记者们纷纷要求对他做专访,以找寻当年29军奋起抗敌的事迹。各大城市的大学生们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纪念那些曾经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英雄。一时间,军人成了整个中国社会年轻人的偶像,各地群众纷纷组织起来到附近部队驻地进行慰问。

当然,这一切的发起者,中国战斗力最强悍的“神鹰”,更加成为舆论瞩目的焦点,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神鹰”辖区内的青年要求参军,加入“神鹰”。收编的伪军中存留一丝血性的官兵咬破手指表示了加入“神鹰”保家卫国的决心。

身兼国民革命军33军军长的吉星文此刻心里正在激烈的矛盾着。因为他被这支部队感染了,他想加入“神鹰”。但是他担心人家会瞧不上,想回去把队伍带过来。33军此刻的驻地就在豫西和陕西交界处的三门峡地区。因为是杂牌,常常受到邻近胡宗南嫡系部队的欺凌,看着嫡系部队崭新的装备和丰厚的军饷,这个军的士气早就散了。官兵们公开说:“你蒋介石给老子发多少钱,老子就给你打多少钱的仗!”

孙蔚如部、庞炳勋部甚至孙殿英部的士兵加入“神鹰”后待遇天壤之别,大大刺激了各战区的杂牌部队。这些部队大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很快得知加入“神鹰”后不但军饷、粮食、军装、武器有保证,而且更令他们心动的是,士兵战死、受伤和致残都有丰厚的抚恤,失去战斗力的还能安排工作。这些政策对杂牌部队的官兵来讲简直就是天堂了!

所以吉星文最后终于痛下决心,他要找陈际帆表明态度,回部队后把整个军带过来。

陈际帆很认真地说:“将军,回去后请您和部队讲清楚,加入‘神鹰’是要打恶仗的,当官是发不了财的。当然,我们会尽可能给士兵军官解决一切后顾之忧,他们会优先分到土地,或者家人会得到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子女会免费接受教育。不过,战场无情,军纪无情,任何人违犯了军纪,都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这一点,请务必对所有想过来的官兵讲清楚!”

“长官放心,”陈际帆军衔是陆军二级上将,吉星文当然不敢摆谱,“并不是任何人都愿意喝兵血、吃空额的,也不是任何部队都愿意揣着军饷去搞投机的。实在是没办法啊,弟兄们的待遇太差,物价天天涨。达官贵人们在后方纸醉金迷,弟兄们在前线却连一双合脚的鞋都置办不起。死了还好,一了百了,受伤的遇到好长官留在部队打点杂混口饭吃,更多的离开部队简直连叫花子都不如啊!我知道‘神鹰’的弟兄们为什么总能打胜仗,要是蒋委员长给我们这样的待遇,不,只要一半就好,我敢保证弟兄们玩命训练,玩命打仗。好了,我这就回去,请长官赏一个番号。”

陈际帆没说话,上前敬了个礼:“侵略者是士兵们用生命和鲜血消灭的,我们当然要皆其所能给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提高他们的地位。至于番号,就十四军吧,两个七,编制和别的部队一样。不过,您的33军过来只能编为一个师,如果能再有原来29军的部队加入就好了。”

“有的有的,刘汝明刘子亮将军现在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所部在抗日中也是屡立战功,现在六战区日子也很不好过。因为陈诚一门心思想收编他们,收编不成就百般刁难,日子过得是一年不如一年。日本人走了,没什么太多的仗可打了,军政部居然要裁军,而且首先裁掉的就是第二集团军。这么多士兵裁掉了,叫他们到社会上怎么生活?所以刘汝明经常向我诉苦,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其实,陈际帆或者说“神鹰”还是有一定运气的,也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全中国三股军事力量,共产党那边靠信仰凝聚人心,国民党这边靠金钱激励士兵,而“神鹰”除了靠不定期的爱国主义教育之外,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先进的一点就是建立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军人保障体系。正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体系,造就了“神鹰”这支部队强悍的基础!在安徽,士兵的地位非常高,军人家属不仅在精神上感到光荣,而且在各方面都能得到政府的补助和照顾。这样的机制下,谁不愿当英雄?

比如说吉星文提到的刘汝明,他的部队面临裁军和上前线当炮灰两种选择。部队情绪非常混乱,刘汝明更是心灰意冷,也曾动过投奔“神鹰”的心思,军政部(其实是蒋介石)发现部队情绪不稳,不敢远距离调动部队,干脆让第二集团军调往河南和安徽交界处与五战区换防,实际上就是挑起他们和五战区之间的矛盾。因为李宗仁和白崇禧成天叫嚣着反攻广西,蒋介石不置可否,以国家困难为由拖延拨付军饷和装备,桂系恨得牙痒痒却没有办法!

蒋介石是不愿意让大别山区的桂系回到广西的,但是又不能明说,只好拖着,暗地里调动精锐从缅甸回到云南,准备进攻广西。这一下动了史迪威的逆鳞,要知道这位中国战区参谋长可是一心一意要光复缅甸的。当然,他这个近乎奢望的想法不仅得不到蒋介石的支持而且就连陈际帆都不太赞成。

吉星文离开的时候决定去找刘汝明,召集29军旧部,然后带着各自的部队投奔“神鹰”。

接下来就是史迪威和陈纳德两人的一前一后分别拜访,两个美国人虽然同在中国战场,但是两人之间矛盾不少。当然,在记者们面前两人代表的都是美利坚合众国,确切地说是代表着美利坚合众国对中国的巨大影响,但实际上两人貌合神离。

史迪威觉得中国是他的福地,是他军事生涯的转折点。他历来主张中国军队应该在盟军中有更大的作为,而缅甸战场的优势无疑更增加了他膨胀的信心。而蒋介石已经达到目的,从印度过来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云南,自然没有什么动力去为英国人做嫁衣。

史迪威曾经给总统罗斯福和上司马歇尔写信表达过心中的不满,但是两位上级看到中国战场上的节节胜利,拖住了几十万的日本关东军,便不再支持史迪威。现在正在考虑蒋介石发来的建议:换人!否则拒绝合作!

老蒋现在牛得不行!他把军事委员会签到了武汉,还郑重地召开数次新闻发布会,把国军的战绩一吹再吹。当有人问及“神鹰”的时候,老蒋大言不惭地说“神鹰”正奉他的命令在北方向日寇展开大反攻。(. 好看的)

老蒋的牛自然没人会相信,但是挟胜利之余威要求美国人换掉战区参谋长这件事,美国人却不能不放在心上。所以,史迪威干不长了!

他似乎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命运,索性开开心心地和陈际帆等人聚餐。史迪威在军事上虽然不怎么地,可此人对“神鹰”还是怀有特殊感情的,他自知在任时间不长,而且为了报复蒋介石,决定“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当面承诺把手里积存的十二个步兵师的装备和140余辆坦克、220余辆半履带装甲车,三百多辆汽车(吉普、卡车)和巨额的物资一股脑儿给了陈际帆。

当然了,他有这个权利,也有这个理由这样做。不过,为了述职的需要和对国家利益的忠诚,史迪威还是决定在陈际帆这里掏一点口气。他需要知道,他这个老朋友,这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名将的政治理想,为美国政府今后的决策提供依据。

“老朋友,”陈际帆很真诚地说,“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大恩不言谢’(中文),意思是对于美国政府和您对我们的支持,我已经不想用‘谢谢’这个词来表达了。中国人民会永远记住对自己提供过帮助的朋友的,而您,尊敬的史迪威将军,我保证,您的名字将永远和伟大的中国抗日战争紧紧联系在一起!会被后世的中国人永远铭记!也许您在政治上并不怎么得意,也许您在军事上还有许多遗憾。但是,当中国人民处在战争漩涡的时候,您一直在中国,这就足够了!您会名垂史册的,真的!”

陈际帆的口才真好,只一番话就把史迪威从低落的情绪中拉了出来,能够被中国人永远记住,这可太不容易了。不过他相信的,因为中国人既然能记住那个加拿大医生和印度医生,为什么会把他遗忘呢?

史迪威带着轻松的笑容顿了顿,“亲爱的陈,至少现在,我还是美国政府的公务员,我必须为我的国家服务,正如你要为中国奋斗一样。所以,我想知道,您未来的打算,有没有执掌国家政权的愿望?哦对不起,也许我太冒失了。美国政府和人民希望战后的中国是一个友好的中国,一个美利坚合众国在政治上互相协作,经济上互相贸易,科技上互相交流的中国。总统先生不止在一个场合提及,鉴于中国盟军战场上的优异表现,应该要推动战后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进程,总统和美国政府真诚希望战后中国能够更多地承担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史迪威这番话对陈际帆而言和废话差不多,因为原来的历史进程就是这样的。或者说,中国人打得越好,世界大国的地位就越稳固,基本上是历史的必然。陈际帆更关心的是,如何为自己的祖国谋求更多的利益。

陈际帆微笑道:“将军的坦诚令我很感动。好吧,我回答你提出的问题,首先,我只是个军人,没有谋求国家领导人的想法,当然我会行使一个中国公民的权利,选出自己认为合格的国家领导人。其次,作为中国军人,我希望战后和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平等交往。您也知道,在我这里,任何强权都是行不通的。我郑重请您代我转达对罗斯福总统的问候,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一个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和美国人民为中国抗战所提供的一切帮助,都将被中国人民永远铭记。不过,请您务必转告总统,我希望陪同蒋先生在适当的时候和他见面。到时候我会给他,给美国政府一个满意的答复。”

史迪威饶有兴致地听完陈际帆的话,轻松地摊开两手,“陈,你是一个优秀的外交家。好吧,既然留着悬念,就等着以后揭晓吧。我会转达您的意思,也希望以后我们还能见面。”说完史迪威举起杯,“预祝您和您英勇的部队能够取得更多的胜利。干杯!”

陈际帆举起杯,“干杯!”然后一饮而尽。因为他是一个念旧的人,他永远都记得,那个风尘仆仆来到巢县司令部拜访的中校史迪威,那个戴着眼镜更像是学者的武官史迪威。他知道史迪威迟早是要走的,所以喝完酒,陈际帆站起来,郑重地,举手敬礼!

史迪威很愉快,带着陈际帆赠送的上月良夫的中将指挥刀离开了,准备和下一任参谋长魏德迈中将交接工作去了。

陈纳德等不及了,第二天史迪威前脚刚走,陈纳德就来到保定陈际帆的临时办公室。他不想过问政治,只想从陈际帆这里知道,以后还有没有仗打?

陈纳德对中国的感情与日俱增,尤其是去了一个年轻的中国妻子后更是如此。中国也是他的福地,他由一个籍籍无名的美国航空兵教官一跃成为战争中炙手可热的指挥官,这一切都要感谢中国,是中国人给他提供了这个施展全部才华的舞台!

不过,他是真佩服陈际帆和胡云峰等中国人,这些家伙让他对中国军人的影响大为改观,因为他们在航空兵作战理论上实在是太超前了。和他们合作实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陈际帆没有让他失望,针对陈纳德提出来有没有仗打的问题。陈际帆只问了一个问题,“你是愿意航空兵一辈子作为陆军的支援部队,还是希望他作为一个独立军种存在?”

陈纳德耸耸肩,“独立军种?空军?名字不错,可还不是让陆军呼来喝去的?你们中国小伙子们遇到敌情,要么逃跑,要么选择冲上去同归于尽。可是美国士兵就会没完没了地呼叫支援,仿佛没有飞机他们就不会打仗似的?”

陈际帆道:“您不必悲观。你愿不愿意为美国空军的诞生做出贡献,或者说您愿不愿意成为美国第三个独立军种诞生的见证人?如果是,我有一个主意?”

“那就快说啊!空军!独立的空军,那是我的梦想!”

“还是让胡将军来说吧。他和您打交道更多一些!”

胡云峰看到陈纳德投过来求知的目光,连手里烟斗的火熄灭都不知道,便简单说了几个字:“战略轰炸!”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