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在15日一个整天的战斗中不仅失去了济南南边的重要屏障和北边的黄河大桥,而且一个联队全军覆没,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兵力雪上加霜。更严峻的是,第七军占领千佛山以后将野炮拆卸下来分批运上山顶组装,变成了直接瞄准南门的炮兵阵地。
城东的防御支撑点也在9月16日这一天遭到“神鹰”的强大攻击,日军不明白,为什么对手不采取痛快点的总攻,而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零敲碎打,让自己摸不清对手的真实意图。
日军在陈际帆手上吃的亏实在是太多了,面对中国人这种违反教科书的攻坚战术,从12军司令官到各师团旅团长都被迷惑,没敢轻举妄动。要知道在对手拥有侦察机的情况下大规模的调兵遣将不仅容易造成混乱,而且极易被对手侦察,从而暴露位置。
守卫在城东开阔地上的是27师团第2联队3000余人,这里地势开阔,全凭各种战壕铁丝网和地面上的碉堡群作为防御支撑。这样的防御对付缺乏轻武器的中国军队,绝对称得上固若金汤,但是在强大的“神鹰”空地火力的双重打击下,基本等于送死。
所以独立师在城东外围的攻击非常顺利,防御的第2联队没有多少回旋余地,被炮兵师所有的重榴弹炮集群攻击,短短几个小时就被大量杀伤。其守卫的的阵地在如此密集和强大的炮火面前犹如纸糊一般。
但是日军并不甘心,华北派遣军司令部虽然无法再抽调一兵一卒增援济南,但为了提升守军士气,还是决定派出一个驱逐机中队和一个轰炸机中队的飞机从北平、保定机场飞过来。
很可惜,日军飞机刚一起飞就被雷达锁定目标,美国人很快将日军飞机的所有飞行数据全部报告给前沿的徐州机场,美军第十航空队和“神鹰”年轻的航空兵接到指令后迅速起飞,在河北上空轻而易举地打了鬼子飞机一个漂亮的伏击。
日军飞机气势汹汹飞到河北衡水至德县上空时,忽然被早就埋伏在云层里的中美联合航空队50多架战斗机从后方俯冲下来,猝不及防之下,当场被击落8架轰炸机和5架战斗机。
紧接着双方在空中展开激烈的空中格斗,而“神鹰”航空兵采取的是后世双机编队,大大弥补了飞机性能和飞行员技术的不足。日军航空兵虽然英勇,技术也不赖,无奈寡不敌众,又被击落了11架后悻悻返航。
中美联合航空队终于在空战中凭借自身实力夺得了制空权,意味着以后日军的日子将越来越难过。
其实要不了以后,就在9月16日下午的战斗中,日军济南东门外已经满目疮痍,第2联队还没见到中国攻击部队就已经伤亡惨重。好不容易等到炮火延伸,1000多人的兵力在重机枪等火力点全部被毁的情况下根本挡不住独立师两个团6000多人的汹涌进攻。
下午两点,济南城东外围全部肃清,第2联队残兵败将撤进城内。
国内瞩目的济南攻坚没有想象中这么热闹,陈际帆似乎并不给予投入所有部队给日军致命一击。行家们在猜测,是不是因为陈际帆手里没有称手的部队而不敢发动进攻,或是陈际帆还有什么高招没有祭出来。
陈际帆确实是有些不放心,但是他不能当着部下的面表达出来。所以他用了一天的时间让参与攻坚的两支主力部队在火线亲自感受日军的防御威力,也让他们感受一下有空地火力协同下的防御作战应该如何。
至于攻击济南,陈际帆打算用荣子桓的一个旅绕到北面,咬住守卫北门城外的独立混成第8旅团一个步兵大队,并且负责黄河大桥的防守,以张步云和厉文礼的三个团作为预备队,由他亲自指挥守在西门外以逸待劳。
陈际帆没有四面围城,而是集中最大的兵力攻击济南城南和城东,第七军一旦突破南门,立即组织一个师的兵力抢占城内所有的建筑制高点,和敌人逐街逐巷争夺,再以一个师的兵力沿城墙肃清西门后,将日军压缩在城东予以歼灭。
这个战术是为了避免巷战而做出的,如果四面攻击,日军势必会层层抵抗,并且凭借巷战工事抵抗,这样一来,自己手里这些菜鸟部队势必伤亡惨重,而且对济南城的破坏也相当严重。
果不其然,下午5点总攻发起后,日军很快判明中国军队的进攻方向。马上调集59师团三个步兵大队增援南门,又调集其余五个步兵大队增援东门。把守西门的只有两个步兵大队,而独立混成第8旅团此刻被牢牢拴在北门。
虽然在战前陈际帆放出话,所有部队不得放走日军一兵一卒突围,实际上他知道日军根本不可能放弃坚城突围,因为周边没有日军任何部队接应,即使突出去,最终也难避免被全歼于黄河岸边。
攻破南门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因为在千佛山上就是用肉眼都能将城墙上的日军看得清清楚楚,不要说第七军有榴弹炮野炮,此刻用小钢炮都能准确无误砸中日军的任何一个火力点。
于学忠在千佛山上将日军的增援看得清清楚楚,他轻蔑地笑一声,命令炮兵向城内日军任何一个集结地猛烈射击,封锁日军任何增援通道。
中国军队的第二次城市攻坚战打得虽然激烈,但是非常顺手,第七军炮兵砸完成内后,又将大大小小的炮弹全部送到城墙上。可怜日军连中国军队一次完整的冲锋都没见到就死伤惨重。
前线的官兵看到城墙上此起彼伏的爆炸和漫天纷飞的砖头碎石木屑,一个个既欣喜又不解,在他们印象中攻坚战不是这样的。以前的攻击战特别是攻击涿州,炮火准备后,当官的肯定要组织敢死队,然后将白花花的大洋挑在阵地上来,后面就是督战队,后退一步肯定被打成蜂窝。接下来就是冒死冲锋,侥幸活下来的算是命大,接着冲锋直到倒下为止。就是这样,打了三个月,火力全占优势的东北军愣是没攻下傅作义镇守的涿州城。那一战成全了傅作义,也让东北军丢尽了脸。
不过,现在这些出身东北军的将士们全懵了。长官既没有组织敢死队冲锋,后面更没有督战队,而是让部队慢慢接近观察炮兵兄弟们的表演。更绝的是,总司令在战前还亲自交代,遇到敌人凶狠火力点的时候,各级指挥员应该动用自己可以呼叫的任何火力支援,切记不要拿士兵不顾生死往上冲。
原来仗还可以这么打!这是第七军自师长以下官兵们的共同感受,这种打法并不激烈,可招招都能打在鬼子的要害上。步兵冲锋发起后,担任主攻的23师根本没有遭受什么像样的抵抗就接近护城河,然后从容架桥渡河。此刻的城墙守军那还顾得上收拾攻击部队,他们被炮火炸得找不到北,城墙上被炸断多处,就连增援都不可能。
23师先头部队一个连率先渡河接近城门后用炸药包对城门进行连续爆破,终于将城门炸得稀巴烂,这个连接着以最凶猛的火力掩护着后续部队过河。
随着大批中国军队从南门涌进城内,鬼子的城南防线宣告崩溃。除了滞留在城墙上的鬼子还在居高临下射击外,鬼子的主力被迫在南门附近依托街垒和残垣断壁抵抗。但是23师步兵火力也不弱,他们同样装备有鬼子制造的轻重机枪和掷弹筒,而且和鬼子一样能将这些玩意玩得炉火纯青。从城门涌进的23师士兵成建制向两翼展开,有的冒死登城和城墙、城楼上的鬼子对射,更多占领街道阵地向鬼子发起连续进攻。
21师跟着进城后,迅速沿城墙根向西门攻击前进。而日军知晓陈际帆的攻击习惯,以为南门失陷后陈际帆一定要集中最精锐的兵力向中央突击,这是他一贯的老套路。所以鬼子在中路集中了大量兵力依托每一条街道顽强抵抗。
谁知道中国军队大量进城后并未如他们所愿,而是以一个师的兵力和中路日军周旋,掩护一个师向西门迂回攻击,以另一个师从侧翼突破,和日军争夺济南城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
12军司令官土桥中将心急如焚,59师团被几万支那军队牵制在城南,而东边被中国军队步炮协同火力打得节节败退,东门岌岌可危。
从上方俯瞰济南城,处处是硝烟,处处是不断爆炸产生的火光,枪炮声不绝于耳。地面上双方士兵搅在一起,用手中所有能够射击的兵器向敌人猛烈射击。
南门至西门的墙根下,第七军21师组织三路纵队,以轻机枪手榴弹开路一直杀向西门。西门守军为59师团两个步兵大队,在南门和东门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西门却没有多大动静,可他们兵力不足,根本不敢轻举妄动,甚至连基本的反突击都不敢实施,只能严阵以待。
可他们迎来的却是一万多分成三路攻击的部队,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中国军队,59师团这些士兵们虽不致慌乱,可对手一上来就展开最凶猛的火力,而且利用人多的优势迅速完成两翼包抄。
日军的轻重机枪从城墙上下吐出疯狂的火焰,不过21师的突前部队也没有束手待毙。他们按照训练要求,在前沿迅速调集掷弹筒对日军火力进行覆盖。不仅如此,城墙附近的屋顶也在中国军队潮水般的攻击下纷纷失陷,占据制高点的21师调集了数挺轻机枪居高临下压制墙根的日军。
不过,城墙上的日军火力还是对攻击部队造成严重威胁,21师付出巨大伤亡后终于占领城门,开始强行登城。
自总攻开始后一直打到天黑,然后又打到深夜,济南城内火光冲天,西门完全被占领,日军主力在依托市中心,在其他三个方向上仍然负隅顽抗。中国军队已经从西面和南面两个方向向市中心攻击,其中21师还不忘记派出一个团向北门迂回,割裂北门和市中心的联系。
黑夜降临,陈际帆果断下令突入城内的部队勇猛穿插,将日军尽可能分割成小块,并将其逐渐往东压缩,然后自己亲率西门外的部队进城建立指挥部突前指挥。
虽然部队在重炮协助下首先突入坚城,但形势仍不容乐观,日军兵力应该还有两万多,而且其主力还在凭借城内复杂的地形顽抗,黑夜里巷战变得非常困难。伤亡数字不断攀升,是到了重新组织兵力的时候了。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三百四十四章 破城而入)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