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伙都这么困难,我看不如将保安部队就地解散算了。”陈际帆故意试探。
“不可不可!”山东省主席牟中珩赶紧阻止,“国土刚刚光复,正是趁胜而击的大好时机,怎能轻易解散部队?再说这些兵油子都是吃惯军粮的,就地解散恐怕会对地方治安有碍。”
“那依牟主席的意思该如何?”陈际帆问道。
“我以为,大战初定,地方治安的稳定是重中之重,我等愿意在后方保境安民,劝课农桑,解除将军出征的后顾之忧。”
陈际帆心想这帮家伙还真是拿我当小孩子哄,谁要相信你们能保境安民就怪了。“保境安民?你们在后方对百姓私征重税、滥用私刑,搞得民不聊生,这也叫保境安民?这也叫劝课农桑?更有甚者和日本人暗通款曲,准备脚踩几只船。这些还要我点名吗?”
吴化文背后有沈鸿烈撑腰,手里又有四万兵力,他的腰杆子自然要硬一些,陈际帆刚刚说的这些摆明了就是将他,此刻他再也坐不住了,站起身来道:“陈总司令的战功世人皆知,可我们这些在后方坚持抗战的部队,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陈总司令一句话就把我们变成十恶不赦的罪人,我们不服!要不是为了打日本人,谁愿意呆在敌后提心吊胆过日子,我们在山东发展部队,现在陈总司令来了,我吴化文要替手下数万弟兄给陈总司令讨口饭吃。”
陈际帆对吴化文没什么好感,就是他的部队在驻地横征暴敛,危害一方,而且历史上还当了汉奸,陈际帆恨不得把他抓起来。
吴化文的话引起了在座大多数保安部队长官的共鸣,其实私下里他们早就商议好了,主旨就是保住手里的枪杆子,决不能让山东变成第二个安徽。
陈际帆一言不发地看着这些地方军阀你一言我一语的表演,他已经知道山东的水很深,这帮地头蛇看来是软硬不吃。他知道,对于军阀,蒋介石都拿起没有办法,他更是困难重重,因为他们的番号都是报重庆批准了的,是合法武装。
会议没有任何进展,最多是互相摸了一个底。以吴化文为代表的保安部队搞的是反客为主那一套,见面先开口要东西,要得到更好,要不到那你陈际帆就不要有什么非分的要求。而山东省主席牟中珩和于学忠则一言不发,牟中珩不担心他这个主席会下课,因为陈际帆没这么大权力,而于学忠则看到了另一棵大树。
“今天的会暂时开到这儿,国土光复,大家回去以后要安抚民众,让民众感受到政府的温暖,我丑话说在前头,谁要是再搞以前那一套对付老百姓,我这个三省行政长官也不是摆设。”
散会后,陈际帆单独把于学忠(时任山东游击总司令)和他的参谋长等留下来吃饭,让宋关虎、韦毓舟等东北人作陪。于学忠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大名鼎鼎的“神鹰”头号主力军长的尊荣,可接下来他更加感慨,他这位看上去比较粗犷的老乡居然是个上士班长出身。就因为跟着“神鹰”,短短五年就升到军长,而且人家指挥的一个军,兵力堪比集团军。
陈际帆见他们唠完磕,便开始进入正题:“将军知道我为什么单单请你留下来吗?”
于学忠当然不知,他总不能说,那是你陈长官要吞并我的队伍吧。
“你想不想打回东北去?”陈际帆问,“我实话对你说,日军华北方面军已是强弩之末,我最终的目标是光复东北!你愿不愿意?”
于学忠“蹭”地站了起来:“报告长官,打回老家去是我每个东北军将士最大的梦想,如若长官有此愿望,学忠替副总司令(张学良)在此道谢了,如有需要,学忠定当率麾下数万之众跟随长官,鞍前马后,任长官驱驰。”
“于将军请坐,光复东北,仅仅靠我这点力量是不够的,华北的胜利主要是因为日军被国共地方部队牵制,日军无法在短期内集中兵力,这才被我各个击破。可是关东军近百万人,在东北经营数年,说实话,我们这点实力根本不是对手。在这里我只想问一句,于将军愿意加入我们吗?”
陈际帆的直率让于学忠有些意外,但是他听出来了,陈际帆不是要吞并他的部队,因为陈际帆说的既简短又直接。而且刚才他得知,韦毓舟等人也是当初流亡到安徽的东北军连长,可现在人家已经是堂堂正正的少将参谋长了,更重要的是人家在“神鹰”中打过无数次硬仗,消灭的鬼子比自己的部队还多。
想到这于学忠有些心动了,他对陈际帆道:“我必须回去和部队的军官们商量,如果我们愿意参加,陈长官将怎样安排我们呢?”
陈际帆道:“于将军不必担心,论资历,你率部参加徐州会战的时候,我们还在安徽村子里打游击,论战功,您于将军和51军在抗日战场上战功赫赫。如果贵部能参与,首先我会给贵部换装,全部日式装备,加上不属于日军同等编制的炮。但是,我要提醒将军和你的部下明白,加入‘神鹰’就意味着以后要和最强大的日寇正面作战,要想获得胜利,就必须学习和训练。我给将军三天时间怎么样?”
“还有一个问题,我51军是军事委员会备案的番号,加入‘神鹰’,那军事委员会那边怎么办?”
陈际帆顿了顿,决定摊牌:“第一,‘神鹰’几个集团军也是军事委员会备案的,第二,要想收复东北,就不能指望蒋委员长,明白吗?”
于学忠当然明白,老蒋所谓抗日的底线就是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的态势,东北好像不关他的事。而且他还听出了陈际帆的弦外之音,那就是陈际帆实际上是不买老蒋账的。
于学忠走后,“神鹰”几个核心人物聚集在一起开始商讨下一步计划,重点有两个,一是山东国民党部队的问题,二是于学忠部的安置。
从宿县赶往临沂的参谋长胡云峰首先通报安徽的部队编成情况,他建议将第三军调回安徽休整,然后任命老钟为第二集团军司令,负责第二集团十几万人的训练,于学忠的部队可以编成第七军,暂时编在第一集团军。
胡云峰还带来一个消息,濮阳境内就是大油田,他已经让资源委员会专家们加紧勘测力度,而且和境外华侨联系,准备购买开采、炼油设备。
陈际帆道:“随着我们光复的国土越来越多,各种矛盾越来越复杂,而且蒋介石那边对我们的防备也越来越重,我们几个毕竟是军人出身,不可能花大量精力到这些地方。而且我们现在还不能和老蒋翻脸,所以对山东,我们不必操之过急。菏泽、济宁、枣庄地区是我们完全占领的地方,在这里要毫不犹豫推广安徽模式。其他地方,要给当地的小军阀留出空间,但是要立规矩,慢慢将这些部队改造过来。至于八路军,我们在政权上采取合作态度,在军队上建立预备役制度。慢慢将基层征兵权握在手里,必要的时候,我还可以和八路军山东领导人坐下来详谈合作事宜。”
钟鼎城道:“菏泽以北的聊城地区盘踞着孙良诚部伪军两万余人,对濮阳、菏泽地区构成威胁,我建议是不是将他灭了!”
“可以!但是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些伪军吃硬不吃软,让附近第一师解决!”
“绝对不行!”钟鼎城表示反对,“第一师防守衡水德县尚且吃力,根本无力出兵。”
“我知道,我们先发出一张敦促伪军投降书,然后命令特种部队来一个擒贼擒王,先把孙良诚的指挥部端了再说,然后命令第一师派出一个团在后面抓俘虏就行!”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三百二十九章 着手整顿)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