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抗日之神鹰天降> 第三百二十四章 根据之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四章 根据之争(1 / 2)

听到32师团全军覆没的消息,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现在的脸色极为难看,他没有在电话里训斥12军司令官喜多诚一中将,因为没有一位皇军高级将领会料到,“神鹰”居然行动如此之快,具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

几个师团之所以被歼,和一年前抽调骨干支援南方军有很大关系,和皇军长期没有仗打更有关系,驻守华北的日军由于和共产党游击队打交道,心中对中国军队的认识早已定格,虽然“神鹰”在南方已经连续重创皇军,可在中下级军官甚至某些师团长眼中,中国人仍然是不堪一击的。

冈村宁次听到喜多诚一报告济宁已经被中国重兵占领后,取消了让59师团一个旅团出兵攻击济宁的计划。很明显,不能再犯孤军深入的错误了,必须仔细研究对策,决不能拿皇军精锐师团添油一样一个个往里填。冈村宁次决定飞往石门协调驻山西第1军和驻山东第12军的行动,同时向大本营请罪并请求大本营能够调关东军部分师团南下增援。

日军自从惹上苏联后,被揍了一顿便停了火,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北进的声音暂时消除,可大本营仍然在满洲(日军习惯)保留了庞大的关东军编制,关东军、中国派遣军和南方军是日军海外三大军事集团,其中关东军由于身处中苏边境,又得到东北粮食、重工业的滋养,在1942年已经扩充为辖两个方面军司令部、一个装甲军司令部、一个关东军防卫司令部和一个航空军司令部在内的31个师团,加上其他地方调来轮值的师团,关东军此刻的总兵力达到近百万人。

德国人在莫斯科城下受挫,但苏联人并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反倒是在1942年春下之交再次被德军重创,眼见有机可乘,关东军上下对苏联的觊觎之心又重新燃起。加上希特勒不断在外交上要求,所以关东军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时机进攻苏联。

然而中国这支名为“神鹰”的部队出手之狠辣震动了大本营,大本营命令陆军部迅速制定对策,以帮助华北方面军剿灭这支令人头疼不已的部队。与此同时,日军情报部门也通过各种渠道得知了出现在山东境内的第一集团军总兵力,他们认为仅凭山东地区的皇军规模,已经不足以完成剿灭第一集团军的目标,通过多方协调,决定调国内休整的第4师团登船,从青岛登陆山东,调轮值关东军的第8师团、第11师团和驻蒙军战车第3师团南下归中国派遣军之华北方面军指挥。

日军下了血本,为了对付“神鹰”,把自己最好的几个师团和四个战车师团中的一个拿出来了。战车第3师团(历史上于42年冬季编成)为两旅团四联队制师团,共有轻型中型坦克278辆,编为战车第五第六旅团,此外还有一个机动步兵第3联队,机动炮兵第3联队、师团直属速射炮中队、维修中队、辎重队、整备队和搜索队。总兵力达14000人。

至于其余增援的几个师团自不必说,都是日军甲等师团,装备好,人员素质优,当然了,由于战争不断扩大,日军的兵员消耗也很大,现在的这些常备师团战斗力已经不能和侵华战争之初同日而语了。

冈村宁次命令12军,以济南为依托,堵住“神鹰”第一集团军北进之路,待部队全部集结完毕,再从临沂方向直取台儿庄,攻击徐州。(. 棉花糖)只要能重新夺回徐州,就可彻底扭转战局,将“神鹰”第一集团军困在山东聚歼。

12军司令官喜多诚一接到命令后迅速调整作战计划,命令增援济宁的35旅团(隶属济南59师团在济宁北的东平一带据河而守,命令驻淄博的独立混成第6、第7旅团火速南下占领泗水、宁阳,卡住津浦铁路济宁至泰安段。原定由青岛调往淄博的独立混成第5旅团四个独立步兵大队和一个战车队改道经日照调往临沂,110师团由石门调往德州后,再次南下,经淄博南下临沂,准备组成一个近三万人的支队,威胁“神鹰”后路。而27师团第1、第2联队和27山炮兵联队和独立混成第8、第9旅团则准备于济南完成集结后与59师团54旅团一道组成强大的正面部队向济宁压过来。(参看山东地图)

当然,这需要时间!

可“神鹰”第一集团军也同样需要时间!虽然“神鹰”仅用两天多的时间就取得这么大的战绩,可兵力实在太少,越往前就意味着越危险,毕竟鬼子在山东还有庞大的兵力和飞机。

日军调兵的情报没有泄露,因为“神鹰”并没有截获日军高层的密电,再说日军两次遭到重创已经怀疑自己的密码是否被破译,正在试图更换密码。不过,日军在山东的大规模调动还是不能瞒过八路军,现在八路军已经完成紧急动员,除了无在不在的情报网紧盯日军动向,各地的武装正在酝酿一些局部进攻。

八路军将情报迅速转到“神鹰”第一集团军司令部,陈际帆首先命令第二军撤至菏泽进行休整,接受从徐州运过来的燃油弹药等物资,而第二军则就地休整,等待后方补充兵员、粮食和弹药物资。

日军只给“神鹰”两天的时间,因为他们在这两天内不仅派出了自己的特工搜集情报,而且酝酿新一轮的进攻!

这两天内菏泽地区的八路军游击队瞬间活跃起来,纷纷从自己隐蔽的驻地跳出来,有组织地攻占各据点、县城。等“神鹰”派出的工作队与7月9日到达菏泽、济宁地区时,这里已经是八路军的天下了。

工作队队长李祥韬虽然对共产党八路军印象不错,可陈际帆交给他的任务无法完成让他心急火燎。李祥韬将这一地区形势汇集成报告叫到陈际帆手上时,陈际帆陷入了两难。

在他内心,是不想和八路军有什么不愉快的,毕竟自己率部队到苏北山东,八路军的的确确给了他很多帮助,不说别的,光是情报就提供不少,更不用说他们无处不在的游击队,给鬼子调兵造成很大麻烦。可是他必须在商丘、菏泽和济宁一带建立根据,说白了就是要把这里的地盘变成第二个安徽。否则,他的部队了不起能打到山东,以后想都不用想,脆弱的后勤将成为他的软肋,而且今后“神鹰”也不可能只从安徽补充兵员上前线。

陈际帆看着电报,再看看还在地图上辛苦作业的粟裕将军,他决定摊牌。

“粟将军,我想和您谈谈。”陈际帆知道这么大的事粟裕根本做不了主,可他毕竟是共产党的高级将领,又和自己相处了好几天,他觉得有必要把话说明白。

粟裕还不知道陈际帆的心事,但是他已经敏锐地发现,“神鹰”第一集团军经过这两仗后,必然引来日军重兵报复,现在再向前进攻,不仅不能到达歼敌的目的,而且还有可能陷入危机。他以为陈际帆正在为此事烦心,便放下手中的铅笔,随陈际帆来到他的办公室。

“您对我们此次进攻有什么看法?哦,我说的是将来。”陈际帆开门见山地问道。

“陈将军,”粟裕想了一下用浓重的带湖南味的官话回答道,“此次进攻有三种可能,一是部队能稳住现在的防线,挤压日军在山东的空间,为将来再次反攻做准备,很显然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鬼子决不会甘心就这样失败,再说鬼子也没到无力反攻的时候;第二是部队继续向邹城、曲阜、泗水、宁阳等地进攻,继续寻机歼敌,但这样很冒险,因为日军主力正在南下,并且日军还在威胁我军后路,一旦被日军从台儿庄突破,那徐州将无险可守,到那时十几万部队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这是下策;第三是就此回师守住徐州商丘一线,则后勤、兵员可以得到保障,日军要想倾力来攻,必然要冒后方丢失的危险,况且还不一定有胜算。陈将军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吗?”

陈际帆长叹一声,“继续进攻已经不现实,我军虽谈不上强弩之末,可日军的兵力正在源源不断调来,华北是日军最重要的基地,绝不会这样拱手让出,如果有可能,日军甚至会从国内或关东军调兵,到时候不要说进攻,能守住徐州就不错了。”

粟裕不解:“那陈将军应该果断命令部队撤回,以徐州商丘为中心建立巩固的根据,像安徽那样建立巩固的政权,获得兵源粮食物资的补充,积蓄力量再打。”

陈际帆苦笑道:“将军有所不知,我们没多少时间了。”

“嗯?此话怎讲?”粟裕更迷惑了。

“毛主席的《论持久战》的确是好书,可书里面的观点对我和我的战友们却不一定适合。首先,鬼子现在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我们应该趁机多收复国土以加剧其危机,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不知道在您面前当不当讲?”

粟裕笑道:“我们是朋友,共产党人也是‘神鹰’的朋友,有话但讲无妨。”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